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尼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北非地中海国家。远在三、四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柏柏尔人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从公元前十二世纪起,突尼斯历经腓尼基时期、罗马时期、汪达尔时期、拜占庭时期和七世纪的阿拉伯帝国时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来自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艺术交相融合,创造出了绚丽  相似文献   

2.
突尼斯     
最近,在突尼斯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反殖民主义战斗。突尼斯人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要求法国侵略军撤出比塞大基地的正当行动中,同法国殖民主义者的野蛮侵略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这是最近一个时期来在北非发生的璧大事件,它标志着突尼斯人民争取收回比塞大军事基地的斗争的新发展。文明古国的沦落突尼斯是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之一。它位于地中海南岸,西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南部和利比亚为邻,  相似文献   

3.
法国在北非的重要海军基地——米尔斯克比尔(Mers-elkobir,阿拉伯语,意思是:“大港”)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距离奥兰城西北仅仅数公里。这个港口有着天然的优良地形:高陡的山岩,深邃而安全的淀泊场和巨大的水下凹地,这些,都给这个法国在地中海的枢纽带来了特殊的意义。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同比塞大(突尼斯)和土伦(法国)在  相似文献   

4.
突尼斯     
斗爭的历程突尼斯位于地中海中部,扼突尼斯海峽;海岸线长达一千二百公里,沿海有許多优良港口,如突尼斯、比塞大、斯法克斯和苏斯等。全国面积有十二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万。突尼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現在它还保存有旧石器时代末期(公元前一万至五千年)的文物。公元前十二世紀腓尼基人来到了突尼斯,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国家流通的货币多种多样,但其名称都是外来语。第纳尔(Dinar)是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林、南也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的货币单位。原文是拉丁文Denarius-AU-reuss。这个词又取自拉丁文Deni, 原意是“十”。第一枚第纳尔是公元前268年发行的罗马第纳尔, 银质,一面是神像,一面是“X”,即罗马数码“十”,意思是一个第纳尔值十个铜币——“埃赛”。伊斯兰时代之前,罗马第纳尔和拜占庭第纳尔传入阿拉伯,并在阿拉伯流通。公元696年伍麦叶王朝的阿卜杜勒·麦立克哈里发铸造了第一枚阿拉伯第纳尔。从此,阿拉伯的各种第纳尔才传播开来。迪拉姆(Dirham)是摩洛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流通的货币。最初阿拉伯人使用波斯迪拉姆(Diram),是银质的。也有人认为迪拉姆的字源是希腊宇Drachma(德拉克马,古代雅典货币名称,今希腊货币仍用此名)。里亚尔(Riyal,或 Rial)现在通行于沙特阿拉伯、北也门、卡塔尔和阿曼。它本来是西班牙银币。原词是 Royal(“皇家的”),银币单位是 Peso(比索),也就是“皇家  相似文献   

6.
亚历山大是埃及的历史名城,位于尼罗河河口以西,北临地中海,现在人口约250万。它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和仅次于首都开罗的第二大城市。从海路抵达亚历山大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东港湾那座黄灰色的石头堡垒。熟悉埃及历史的人还会想起许多世纪以前,这里曾耸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法罗斯灯塔。还在远古的时候,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在地中海沿岸的这一地区建造过一些信号塔,因为这里的港湾是当时从突尼斯到亚历山大唯一能够停泊的地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征服埃及之后,在尼罗河三角洲兴建了亚历山大城。后来,亚历山大城曾一度成为埃及的首都和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罗马共和国基本统一意大利半岛后 ,力图称霸地中海世界 ,因此 ,罗马和地中海世界另一强大霸国迦太基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公元前 2 6 4年布匿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对当时的地中海世界格局及未来欧洲历史的走向都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罗马和迦太基两方面论述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从而加深对布匿战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世纪,这里就建立了柏伯尔人的王国。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北非,阿拉伯的语言、文化和伊斯兰教逐渐传播。从八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逐渐成为阿尔及利亚居民中的主要部分,阿拉伯文化也成为北非的文化。从1830年起,在长达一百三十二年的殖民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文化遭到极其严重的摧残,法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把富饶  相似文献   

9.
重庆读者陶殊生来信说,读了《世界知识》1983年第7期《阿摩走向和解》一文后,希望对文中的“马格里布事业”一词予以解答。现简复如下:“马格里布”是阿拉伯语“阿拉伯西方”的音译,指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三  相似文献   

10.
罗马共和国基本统一意大利半岛后 ,力图称霸地中海世界 ,因此 ,罗马和地中海另一强大霸国迦太基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公元前 2 6 4年布匿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对当时的地中海世界格局及未来欧洲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关注北非地区的国际政治问题时,有时会涉及与“柏柏尔人”有关的概念。例如,2002年阿尔及利亚修订宪法,把柏柏尔语正式定为与阿拉伯语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国语,这在阿拉伯世界还是独一无二的。在北非地区,怎么会冒出如此具有影响力的柏柏尔语?操这种语的柏柏尔人又是一种什么人,他们在北非有着何种影响?柏柏尔人的历史太悠久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太丰富了。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就居住在北非。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北非的历史;没有他们,甚至欧洲的历史也会失色不少,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与欧洲发生着密…  相似文献   

12.
正马耳他共和国是一个人口约50万、面积316平方千米的地中海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马耳他地处欧洲、北非和西亚地区之间,是欧盟面积最小的成员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中国与马耳他自1972年1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高层互访频繁,两国保持友好合作,建立了牢固而稳定的关系。特别的地中海岛国早在公元前5000年,马耳他就  相似文献   

13.
芜湖市读者黄金豹问,锡兰的现称是什么?答:锡兰人称锡兰为 Simhala,意思是“狮子国”。自古以来,外国文献中对锡兰的称呼很多,阿拉伯人称锡兰为“塞兰提布”;欧洲人称之为“西兰”(Zeilan)。1795年以后,英国统治时期,称为“锡兰”(Ceylon)。  相似文献   

14.
漫话撒哈拉     
“无物”与宝地一提起撒哈拉,人們的头脑中馬上就浮現出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海的印象:黄沙漫天,人迹罕見……。因而从古老的时候起,人們就把这块地方叫做“撒哈拉”。这个字在阿拉伯文中是“空虚”和“无物”的意思。但是現在看来,这个名称却并不符合实  相似文献   

15.
1985年2月5日,在距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二十多公里的迦太基古城狄亚法宫里,迦太基市市长卡利比和意大利罗马市市长韦德尔将各自的姓名庄重地签署在迦太基——罗马和平协定的文本上。自此,在迦太基和罗马互相残杀过去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迦太基和罗马的子孙们终于通过一个象征性的和平协定,握手言和,泯灭了往昔的恩仇,开始书写迦太基和罗马和平合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非洲北部的苏丹,东有努比亚沙漠,西有利比亚沙漠,由于沙漠性气候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每年五六月之間,这里經常刮大风暴,当地人把它叫做“哈布卜”。在阿拉伯语里,“哈布”是风暴的意思,而“哈布卜”是特大风暴的意思。这种特大的风暴在北非其他地区和乍得有时也能見到。  相似文献   

17.
正当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受到苏联关于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的建议的鼓舞,进一步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努力的时候,法国帝国主义者却在北非加紧制造紧张局势。今年1月间法国挑起的突、阿边境冲突未息,2月8日又在突尼斯制造了新的血腥暴行。这一天,法国驻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空军野蛮地轰炸了突尼斯的萨基埃特—西廸—优素福村,炸死炸伤和平居民一百八十多人,整个村庄大部分被毁。2月9日,法国驻阿尔及利亚的陆军又非法侵入突尼斯,杀害和平居民。这一系列的事件就使得北非的局势紧张起来。法国在北非的挣扎法国对突尼斯的这种疯狂挑衅行动并不是偶然的。只要回顾一下最近一年多来北非的形势就可以知道,这是法国殖民主义在北非遭到严重打击后对突尼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钥匙”和“沙漠之门”有人说,突尼斯象是南欧的延伸。从地理上看,突尼斯东北端的阿达尔角和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隔仅140海里,宛若相咬的链条,紧锁着地中海的窄腰。突尼斯因而有“欧洲的钥匙”之称。然而,突尼斯却是典型的北非国家,它16万4千多平方公里的国土具有非洲大陆的雄伟特征:南端楔入广漠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南方小城多兹镇就是“沙漠之门”;千岩万壑的阿特拉斯山脉又从阿尔及利亚绵延而至,分  相似文献   

19.
一阿尔及利亞是法帝国主义在北非的最老的殖民地。法帝国主义于1830年用武力征服了阿尔及利亞王国后,即以此为基地相繼征服了突尼斯和摩洛哥。从1830年到1871年,法帝国主义在阿尔及利亞实施着残酷的軍事統治。在1844年和1846年,殖民当局分別公布了兩項法令,从而沒收了阿尔及利亞各部落的“公地”,并把曾武裝抵抗过法国的阿拉伯人的財产一律充公。从1871年超大批法国人(主要是阿尔薩斯和洛林的难民)到了阿尔及利亚,即从那时起設立了总督府,一切軍政大权掌握于总督之手。同时随着总督府的設立,法国公司在阿尔及利亞扩大它們的势力。  相似文献   

20.
拥有九十多万人口的突尼斯市,是突尼斯共和国的首都,也是阿拉伯联盟的新址。它因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温和宜人,几乎四季如春。突尼斯市中心的主要街道是布尔吉巴大街,大街的东头为共和国广场,这里竖立着布尔吉巴总统的铜像;西头为独立广场,有突尼斯古代历史学家卡尔敦的铜像。市中心为商业区。从市中心出发,往东不远便是火车站和海港;往西和往南都是旧城,亦称阿拉伯区;往北,可至市内风景区贝尔维黛公园。整个公园是一片佳木葱茏的丘陵,即使在十二月份,仍是芳草鲜花,蝶飞鸟鸣。据说,凡是地中海一带的树木花草,这里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