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拯救威尼斯     
2001年1月1日清晨,警报声响彻威尼斯城,提醒人们洪水即将到来。威尼斯人又将面临一场与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已经处于下风——洪水正在吞噬威尼斯,也许在这个世纪末,威尼斯就会沉入水底。  相似文献   

2.
隔离检疫史     
《大自然探索》2005,(2):68-69
隔离(即将有病的人和健康人群分隔开来)已经被人们应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世界上最早的官方隔离检疫系统,是14世纪威尼斯政府为防止黑死病的扩散而建立的。当时在威尼斯有这样的规定:任何船只在靠岸之前必须先停泊40天(英语中“隔离”这个词便是从拉丁语的“40”演变而来)。这种“威尼斯模式”为后来的各国卫生部门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效仿对象。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进京。截至2015年2月,已有近500万北方居民喝上了南方调来的水。值此之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以下简称:“知力”)联系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南水北调办),对南水北调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采访。“知力”:为什么要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办:中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总人口4.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  相似文献   

4.
“水市初繁窥影乱,重楼深处有舟行”,这是对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威内托大区的亚得里亚海滨的举世闻名小城——威尼斯的贴切写照。此市人踪到处,波光粼粼,许多建筑也仿佛浮在水上。威尼斯城四周为海洋所环绕,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故有“水上城市”之称。  相似文献   

5.
游轮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时候,芬兰时间已是10:30,而当地时间却还是9:30,有一个小时的时差——顺便说一句,在北欧五国之间走动,会一直在这种“混乱”的时差中跳跃。距离港口很近有一条峡弯街,这是观赏整个斯德哥尔摩最好的一处“观景台”,对岸那倚水而建的各色建筑尽收眼底,宛若画中。斯德哥尔摩横跨在一座半岛和14座岛屿上面,大大小小70多座桥梁把这些分散的陆地连成一体,因此斯德哥尔摩一直有“北方威尼斯”之称。不知道是对水的喜爱还是恐惧,抑或只是一种幽默的小游戏——在一座桥边,从水中伸出一只巨手直指天空;而在它的旁边,则是…  相似文献   

6.
<正>在北美地区,生活着两种分属不同科属的小动物,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性:与水非常亲近。筑坝能手——海狸海狸是非凡的"水坝"建筑师,它们在建造健康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9,(7):11-11
最近,在挖掘自意大利威尼斯附近一座岛上的许多具中世纪大瘟疫受害者遗骸中,法医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了疑为“吸血鬼”的骸骨。这是一名女性死者的骸骨,其部分躯体和头骨显示,她的颚被用砖头强行张开,这是中世纪使用于“吸血鬼”身上的一种典型的“驱魔术”。  相似文献   

8.
白迪 《科学之友》2009,(10):90-91
在连灾难也装饰着华丽姿势和惊叹号的意大利,没有哪个地方的危机比威尼斯的更美。这座非陆菲永眄丽是亚得里亚海前端一块泻湖中升起的海市蜃楼。数百年来,威尼斯不断被叫嚣着要消失在无情的洪水中,但这却是它最次要的问题。 只需问问市长马西莫&#183;卡恰里——若有所思、雄辩机智的哲学教授,精通德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安提戈涅》的译者,几乎把政治智慧提升到最高境界的人。问他潮水和威尼斯要沉没的事,他会说:“那就穿靴子吧!”  相似文献   

9.
郑友消 《科学之友》2006,(11):55-55
世界上水的总储量约有13亿km^3,平铺在地球表面上约3km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水球”。 比较权威的地质学家对地球水的来源是这样认识的:刚刚形成的地球表面可能含有少量彗核带来的水,即彗核中的固态水。它们在闯进地球上方1000km高空时瓦解,并且很快蒸发成空气中的水汽云。但是空气中水的含量太少,不足以形成这么多的地球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网最近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即威尼斯著名的佩姬·古根汉美术馆收藏的一幅油画日前被发现原来是一幅假画,而令这幅画“现出原形”的竟然是意大利一批核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八十年代计划修建四十九座大型水坝,由于逐渐认识到修建水坝对环境及人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以及出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有些国家已经改变了既定方针,取消或缩减兴建水坝的计划了。例如,苏联停止在四条流向北方河流上筑坝,以便引水灌溉南方辽阔平原的计划。巴西停止了在亚马孙河修坝的计划。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搁置了本国的筑坝工程。  相似文献   

12.
解剖鲨鱼     
毛斐 《大自然探索》2003,(10):43-43,45
说起来,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3亿年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了,至今已超过4亿年,在近1亿年来它们几乎没有改变。它们那流线形的身体,配上一副大尾鳍作为“动力推进器”,游起水来,背鳍划开水哗啦啦作响,哪个动物见了不胆战心惊?到现在鲨鱼还没有灭绝,证明它们的这个体形还蛮不错的。让我们来看看鲨鱼的身体各个部件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0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国际减灾日”发表讲话,指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与水有关的洪水、干旱和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不仅夺走大量生命,而且造成全球每年高达100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一半。他呼吁“各国加强防...  相似文献   

14.
据央视国际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模拟太阳产生能量。这是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EAST(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建设项目,制造一个装置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可以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就相当于人类为自己制造一个或数个小太阳,源源不断地从核聚变中得到能量。报道说,EAST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工程,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已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调试,低温调试和磁体通电测试获得通过,预计今年7、8月份正式运行,进行放电试验。  相似文献   

15.
每当提到意大利,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有着“文艺复兴摇篮”之美誉的佛罗伦萨,沉醉于流连忘返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令人垂涎欲滴的比萨饼,以及堪称世界足球王冠明珠的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现实中,浪漫的意大利人同样赋予了汽车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在意大利,与久负盛名的比萨斜塔和悠久的罗马古迹齐名的还有著名的菲亚特汽车和世界第三大汽车城都灵。  相似文献   

16.
威尼斯,世界浪漫之都,卡萨诺瓦风流之城,它曾经一度极端富有、极具繁华。富丽掌皇、华美绝伦……所有这些言词都不足以描述威尼斯,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没有一个国家敢贸然轰炸它。但是今天威尼斯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大海为何不干涸一对恋人在举行婚礼时会对天发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由此可见,浩瀚无垠的海洋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海水为什么不会干涸?大海里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呢?有人估计过,全世界海洋的总水量有13.7fa立方公里,如果把所有的水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的直径可达140(y里。茫茫大海中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一般的说法是,大海中的水归根究底就是从它“自身”来的。每年从海洋的表面有1亿多吨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去,这些水蒸气的绝大部分仍然在大海的上空变成云再化为南,最后又降回到大海中。而水蒸气中的一小部…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2,(7):8-8
历史学家新发现的一张银行贷款单显示,由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授权寻找“新土地”的威尼斯商人约翰·卡波特从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出航,于1497年到达北美洲。他当时进行了两次航程,一次在1496年夏天,另一次在1497年。在第二次航程中,他到达了纽芬兰(加拿大东部岛,  相似文献   

19.
从给我们带来深刻印象的尤里·加加宁于1961年4月12日作为人类第一个使者进入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的黑暗世界旅行到现在,仅仅经过了30年。“地球是绿色的。”当时,几乎还没有任何人预料到我们长  相似文献   

20.
古罗马人对混凝土进行了改良,他们的这一遗产至今仍保留在万神殿的宏伟屋顶上.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非钢筋混凝土穹顶,约建成于公元125年哈德良大帝统治时期.自那以后,每年都有大量的混凝土(目前约为300亿吨)被用于浇筑建筑物、道路、桥梁、水坝和其他结构.如今,混凝土已经成为地球上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而且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