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TheevolutionprocessofAgUFPAgUFPareproducedbysputteringtechnique,andthespecificprocess[1,2]canbedescribedasbelow.Firstly,theAgparticles(atomsorfragments)sputteringfromtheAgtargetdepositontheamorphouscarbonfilmafterthequickdiffusion.Andthenthesedime…  相似文献   

2.
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沉积法,制备了ZnO超微粒子(ZnOUFP)。讨论了影响ZnO UFP的形成因素;研究了三束(离子束、电子束、激光束)表面改性及等离子体、退火处理对ZnO UFP的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nOUFP有长大趋势,局部变成致密连续;且在激光束作用下ZnOUFP出现析晶,同时原有的晶面择优生长趋势受到抑制,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制纳米铁粉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制取金属纳米粉末的等离子体制粉法原理,设计研制长时连续工业化生产设备,制得铁粉平均粒径小于50nm,纯度达99.9%Fe。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包覆油酸的TiO_2超微粒.结果表明,表面包覆油酸的TiO_2超微粒的表观光学带隙(E_s)随着超微粒粒径减小变小;相同粒径表面包覆油酸的TiO_2超微粒的表观光学带隙与表面包覆硬脂酸的TiO_2超微粒几乎相同,但比表面包覆十二烷基苯磺酸的TiO_2超微粒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导了表面包覆硬脂酸(ST)分子的TiO_2超微粒甲苯溶胶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光致发光谱。观察到的吸收带边红移现象与通常关于半导体超微粒的光学特性结论相反,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CW CO_2激光热解制备Fe及Fe/C超微粉体,探讨原料体系及光敏剂对粉体组成的影响,对粉体所含有机物质作了初步分析,对粉体作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了粉体的微观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制备超微粒的方法制得α—Fe_2O_3,并用该材料制作成α-Fe_2O_3系气敏元件。由该材料及添加微量元素后所制作的元件对乙醇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文中同时也讨论了不同加热功率、不同的电极材料对元件气敏性能的影响。并对α-Fe_2O_3的气敏机理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气相法制备出了Fe/N,Fe/N/C超微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样品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中华花龟的染色体组型与Ag-NO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中华花龟的核型和NORs,其目的:为花龟属的分类,进行及探索其细胞遗传特性提供资料。方法:以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以蒸气固定-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常规方法分析核型。用一步染色法显示NORs。结果:2n=52,NF=76,核型模式为9+5+12,花龟的一对NORs位于A组No.7长臂。结论:中华花龟的核型和NORs均具有Bataguinae亚科龟类的保守性特点,就NORs分析,与鼻龟属  相似文献   

10.
Composite solders were prepared by mechanically dispersing different volumes of nano-sized Ag particles into the Sn-0.7Cu eutectic solder. The effects of Ag particle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Sn-0.7Cu solder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Besides, the effects of isothermal aging on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n the interfac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layer of the Sn-0.7Cu solder and the composite solder reinforced with 1vol% Ag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the interfacial IMC layer in the Ag particles reinforced composite solder joint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n-0.7Cu solder joint during isothermal aging. The Ag particles reinforced composite solder joint exhibits much lower layer-growth coefficient for the growth of the IMC lay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solder joint.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TEM技术、电镜细胞化学、胶体金标记和银染技术结合研究了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现有架。超薄切片结合RNP优先染色法在染色体原位显示RNP,同时又结合银染电镜扭亏为盈主RNase-胶体金定位显示RNA,结果显示金颗粒与银颗粒在染色体中分布的位置与RNP所在部位恰好一致。说明RNP中的蛋白质含有角染的酸性蛋白,即所观察到的染色体骨架非组蛋白、RNP中的蛋白部分,银染蛋白三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微乳液法制备单分散的Cr2O3超微粒子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和硬脂酸(ST)表面修饰的Cr2O3超微粒子。讨论了影响超微粒子粒度和萃取率的因素,并用TEM,IR,TG,DTA,XRD,XPS及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氩气中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最初为内部是Ag、表层是Ag_2O的Ag/Ag_2O超微粒。对存放于自然环境中的样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21天时物相结构未变,微粒仅出现团聚生长。在40天时,一部份微粒的Ag_2O表层被还原,形成了纯金属Ag超微粒,一部份微粒仍为Ag/Ag_2O超微粒。这两种微粒出现分离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以MnCl_2和NaOH为原料,采用胶溶法,制备了超微粒MnO_2制得的MnO_2超微粒为非晶态,直径6.0~10.0 nm,呈球状,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透明性,考察了影响氧化锰溶胶调制的因素,获得了最佳制胶条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用量与Mn迁移率的关系;通过X-光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及差热分析,研究了产品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银超微粒为例提出了一个描述超微粒自发演化的“扩散提获.反应.凝聚”的模型,建立了它的演化动力学方程,同时求得了演化动力学方程的孤立破解,并对解作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激光引发化学气相热解反应,在连续流动体系中,由原料硅烷(SiH4)制备了超细硅粉.不同焰温制备出的粉体可以由非晶态到晶态变化.采用非接触测温技术,研究了反应参数的变化对反应焰温的影响.粉体TEM测定结果表明为单分散球形颗粒.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以超细[111]晶向银纳米杆为研究对象,基于Finnis-Sinclair型多体势,模拟研究了纳米杆在不同温度弛豫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变化过程,分析研究了弛豫后银纳米杆的稳态结构变化、平均势能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时刻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对[111]晶向银纳米杆结构稳定性将产生重大影响,[111]晶向银纳米杆存在一临界失稳温度,当温度小于临界失稳温度时,体系保持完好线状晶态,当温度大于临界失稳温度小于熔点时,体系坍塌熔化后发生重结晶,截面面积增大,长度明显缩短,随温度增加此特征更加显著,接近熔点时,体系形成由(111)和(100)面围成的多面体且势能最低;当温度大于熔点时,体系变成高度无序的球状团簇。  相似文献   

18.
永梅坳陷带铜银矿床区域控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梅坳陷带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带.本文探讨了该成矿带中铜(伴生)银矿床的区域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重点研究了沉积环境、岩相建造、不同类型构造、火山活动及热水活动对铜银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铜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各大地构造演化时期的裂陷拉张阶段,空间上分布于相应时期形成的坳陷盆地及其有关的沉积建造中,矿床定位于同沉积断层控制的次级洼地、层间破碎带及火山构造中,成矿作用与热水活动和火山活动具有密切关系,并显示出多阶段叠加和改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表面修饰的Mn2O3,超微粒子(UFP)有机溶胶,并采用简并的四波混频(DFWM)手段研究了Mn2O3有机溶胶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得到了较大的非线性极化率X3.最后讨论了Mn2O3超微粒子的三阶非线性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玻璃纤维膜为基底制备了具有三元结构的新型MoS2/Ag/TiO2光催化膜. 该复合催化剂膜具有多层结构,能够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下进行产氢反应. 该光催化膜可以用于新型的双室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同步产氢与有机物降解. 在光催化过程中,氢气在反应器的阴极室产生,而有机物在阳极室进行降解. 当Ag负载量为1wt%, TiO2负载量为160wt%时,MoS2/Ag/TiO2复合催化膜的比产氢速率达到了最大值,在模拟太阳光下为产氢速率为85 mmol·h-1·m-2(产二氧化碳速率为88 mmol·h-1·m-2),能量转化较率最高可达0.85%,是纯TiO2 的2.3倍;在紫外光下产氢速率为68 mmol·h-1·m-2,是纯TiO2的1.2倍. 在光照下TiO2 和 MoS2同时受光的激发产生光生电子与空穴,由于Ag功函数比TiO2 的功函数低,电子从TiO2导带上转移至Ag再转移到MoS2价带上形成TiO2→Ag→MoS2 的电子传递模式.因此,能更有效的实现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提高产氢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