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东煤矿814工作面为该矿81采区首采面,该面位于采区中部.东、西均为81采区边界,下部为采区大巷与工广煤柱相邻。工作面标高-484—569m,走向长平均218m,倾斜长平均89m:煤层均厚2.7m,赋存不稳定,局部煤岩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平均18°,局部高达27°,煤岩层倾向为30°-40°;工作面揭露I、Ⅱ两处不可采区,煤厚为0.2—0.7m。  相似文献   

2.
正青东煤矿814工作面为该矿81采区首采面,该面位于采区中部,东、西均为81采区边界,下部为采区大巷与工广煤柱相邻。工作面标高-484~-569m,走向长平均218m,倾斜长平均89m;煤层均厚2.7m,赋存不稳定,局部煤岩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平均18°,局部高达27°,煤岩层倾向为30°~40°;工作面揭露Ⅰ、Ⅱ两处不可采区,煤厚为0.2~0.7m。814综采工作面伪顶为均厚0.3m的炭质泥岩,直接顶为均厚1.0m的泥岩,老顶为均厚15m的细砂岩;直接底为均厚  相似文献   

3.
桃园矿三采区1036工作面位于南三采区北翼,上为1034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巷道)标高为-405~475m。煤层厚度较稳定.平均煤厚3.3m,煤层倾角变化不大,平均220。煤层直接顶为泥岩,厚度约为6.56m。老顶为细砂岩,厚度约为8.5m。煤层直接底为泥岩,厚度约为5.27m。  相似文献   

4.
尤建明  第军  杨明 《甘肃科技》2014,(14):64-68
窑街煤电集团公司三矿七采区开采的5721工作面和5722工作面,受煤层赋存条件影响,走向长度短,预留煤柱大,造成资源浪费和安全管理困难,若将两个工作面合并布置成旋转开采的工作面,则能不留边角煤和煤柱,提高采区回采率。本文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刮板输送机下滑现象的研究,总结出了刮板输送机下滑量的计算公式,得出调斜比例和工作面下滑量的关系,并引入极坐标的概念,对工作面的调斜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合并后的5721-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得到了实践验证,使5721-3旋转工作面顺利通过转角,确保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5.
徐涛 《科技信息》2010,(31):373-373
0概况 1105煤柱工作面位于五矿一水平北翼11采区和22采区范围内,切眼西北侧为ⅠF05∠68°H=10m的正断层,其紧邻三、五矿界大断层(F20、F20-1)∠60°H=40-100)东部以1105煤柱(改造)下顺槽为界,南部以工业广场保安煤柱边界停采线为界。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4271B10工作面南起IV线以南133 m,北至Ⅲ-Ⅳ线以南10 m,上限标高-601 m,下限标高-654 m.该工作面走向长330 m,倾斜长110~200m,平均长150 m;煤厚0.7~1.8 m,平均厚1.3 m;煤层倾角7°~28°,平均21°.该工作面上段B10煤层为薄煤区未回采,其上覆B11b煤层Ⅲ-Ⅳ线以北已回采,Ⅲ-Ⅳ线以南未回采.  相似文献   

7.
程峰 《安徽科技》2004,(10):43-44
5611B11b工作面位于新庄孜矿五六采区Ⅲ线和李Ⅷ线之间,工作面上限标高为-495 m,下限标高为-592m,工作面走向长990 m,倾斜长160~180 m.煤层平均厚度3.5 m,总厚度2.5~4.8 m,局部有夹矸插入体,造成煤层变薄,煤厚不稳定;煤层倾角28°~32°.该煤层直接顶为灰色泥岩,厚2.0~4.0 m,易冒落;局部含伪顶,为碳质泥岩,厚0.3 m;老顶为细砂岩,厚2.0~4.0 m.直接底为灰色泥岩,厚0.8~2.0 m.煤层硬度f≤1.5,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9.0 m3/min,煤的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赵杨 《安徽科技》2014,(3):47-47
正一、背景概述E3211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东一采区西部,为该采区首采工作面。根据实测资料,工作面机巷长2207.7m,底板标高-235.728~-629.156m;风巷长2252.0m,底板标高-233.123~-647.533m,底板最大落差约414.41m,机巷最大倾角18°,两巷方位角206°;开切眼长280m。工作面内32煤层平均倾角约12°,煤层走向WE,倾向SN。工作面内煤厚在1.70~4.8m之间,平均煤厚3.14m,煤厚变异系数γ=20%,属于稳定煤层,煤层可采性指数K=1。采用综合机械化俯采方式回采。由于工作面落差较大,工作面供水系统是确保工作面正常回采最大问题。该矿  相似文献   

9.
正钱营孜煤矿3212(W)为首采工作面,位于矿井-650水平西一采区北翼,工作面机巷长2196m,标高在-650~-610m;风巷长2252m,标高在-630~-570m;两巷方位角339°;开切眼斜长200m,平距194m。工作面煤层平均倾角16°,煤层走向为NW。  相似文献   

10.
1018工作面为南一采区右翼第三个区段,上部F6断层保护煤柱,下部为1016工作面,已经回采结束,左翼为1017工作面,已经回采完毕,其左侧以大巷保护煤柱为界,右侧至-340m回采上限。改造后1018机巷650m,风巷580m,切眼178m,共计1408m。本工作面煤层全部可采,煤层赋存情况较为复杂。10煤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一、巷道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工作面概况 Ⅱ1023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西部Ⅱ102采区东冀二阶段,工作面标高为-630—668m,走向长约410m,倾斜宽约150m,煤层厚度0.4—3.4m,平均为2.86m,局部有伪顶,煤层倾角4°~17°,平均9°。回采方向上机巷整体为上坡,坡度4.9°,起伏变化小;风巷整体为上坡,坡度3.6°,起伏变化较机巷略大。  相似文献   

12.
一、工作面概况 4251B8工作面上限标高-487.5 m,下限标高-536.5m,走向长170 m,倾斜长60~133 m、平均93 m,煤层倾角24°,煤层总厚3.3~4.5 m、平均4.0 m,赋存稳定.  相似文献   

13.
张庭志 《安徽科技》2013,(12):52-52
一、概况 W3227工作面位于钱营孜煤矿西二采区南翼四阶段,为西二采区首采面。工作面机巷设计长度3172m.标高-580~-560m;风巷设计长度3095m.标高-480~-540m;两巷方位角187°:开切眼长305m。工作面内褶曲和断层构造发育,整体构造形态呈两个宽缓的向斜夹一宽缓的背斜,褶皱构造造成煤层产状变化较大,倾向在95~115°之间,倾角在5~15°。面内小构造较多,但没有落差大于lOm的断层,机巷与切眼交叉附近构造复杂。  相似文献   

14.
一、工作面概况 1271(3)工作面位于西一采区突出危险区域,13—1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两巷支护方式为锚索网。标高-745-660m,东西走向长度1350m.南北倾向长度160m。工作面内煤层倾角平均为4°,原始煤层瓦斯含量为8.5m^3/t.煤层总厚3.0~4.5m,平均煤厚3.6m。  相似文献   

15.
探明待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及地质异常体以保证采煤的顺利进行,是矿井地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实施无线电坑透的采区煤柱工作面为煤层大倾角俯采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大,煤体破碎成很细的粉末,原生层理完全被破坏,采区两翼已回采结束工作面有多条老巷穿过采区煤柱工作面。此次无线电坑透勘探在煤体破碎、煤厚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利用井下无线电坑透勘探技术查明了采区煤柱工作面内的老巷及工作面内煤厚变化情况,圈定工作面中老巷的位置与范围,为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工作面概况 4251B8工作面上限标高-487.5 m,下限标高-536.5m,走向长170 m,倾斜长60~133 m、平均93 m,煤层倾角24°,煤层总厚3.3~4.5 m、平均4.0 m,赋存稳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薄煤层顺层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祁东煤矿6135工作面风巷下向顺层抽采钻孔施工过程的全程跟踪及实践,对钻孔施工倾角定位技术提高顺层抽采钻孔施工成孔率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工作面概况6135工作面位于井田东翼一水平三采区,东以6135工作面切眼为界,西至63轨道石门大巷保护煤柱线,南北分别以风、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五阳煤矿深部长大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宽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分析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覆岩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煤柱支承应力影响,提出考虑外部支承应力和内部承载能力的煤柱稳定性评估和宽度确定方法。研究表明,深部长大工作面采空区以触矸线、覆岩移动线为界,可划分得到不同的覆岩空间结构分布;煤柱两侧暂时稳定的“空间结构”是形成煤柱支承应力主要载荷来源;不同煤柱宽度决定了相邻采空区岩层“隔离-接触-贯通”状态及其演化特征;煤柱整体失稳“p-R”判据是平均支承应力p大于平均极限承载强度R。应用成果对该矿深部采区煤柱宽度分析,45m大区段煤柱能够控制覆岩空间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一、地质概况 1.煤层赋存条件 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66213工作面位于矿区六水平六采区,风巷工程标高-662m,顺槽工程标高-730m.其中,C13煤层为结构简单的厚煤层,平均煤厚为6.5m,顶区回采后,底区剩余煤厚4.5m,煤层局部靠底部含一层厚0.1~0.6m的夹矸,局部块段有夹矸插入体及底鼓变薄带,煤层倾角平均25°,煤种为1/3JM,密度为1.37t/m3.  相似文献   

20.
于平涛 《科技信息》2012,(22):382-382
四老沟矿14-3#层303盘区的8311工作面为近距离煤层下层开采。其走向长度1010米,面长150米,平均煤厚2.6米,开采储量50.3万吨。该工作面上覆14-2#层为小窑破坏区,存在大量的不规则煤柱。受其影响该工作面在准备前5311巷540米—670米巷段发生顶板下沉、巷道严重片帮、地鼓等冲击地压现象,冲击地压的发生使该巷段严重变形,巷高最低处不足1米(原净高2.5米),最窄巷宽最窄处不足1.5米(原净宽3.2米),巷遭几近报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