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凤霞 《科技信息》2010,(15):139-139,181
张悦然的小说集《十爱》表达了对爱、对生命、对人性的理解。她用梦幻的叙事,超凡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虚幻迷离又让人深感切肤之痛的爱的故事。张悦然在小说中从叙述方式、语言运用,到情感表达,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是一篇逾越死亡让爱飞翔的梦幻之作。  相似文献   

2.
儒家素有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武王伐纣平话》虽为讲史平话,但对怪力乱神的因素却情有独钟。该书具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在整体艺术构思上呈现出由正史向野史传说偏离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主要角色的替换、神怪因素的激增、战争场景的铺陈等方面。这既是其集以往民间叙事中武王伐纣故事之大成的结果,也与其诞生时的文化语境和审美风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狂欢化”是巴赫金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文化及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释的一种文化与文学理论。在中周小说界经历多种“现代性”探索与实验后却仍然迷茫于“不知路在何方”之时,狂欢化理论为小说创作指点了“后现代”之路。韩寒的《光荣日》是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狂欢化叙事特征的小说,主要表现为空间戏仿化、人物边缘化、情节双声化和语言粗鄙化。  相似文献   

4.
何其芳是一个具有深厚“三峡情结”的京派散文作家.面对30年代散文日益趋向“叙事化”和“说理化”,离新文学初期倡导的美文距离越来越远的现实,他试图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改变这种状况,并对京派文艺理论形成一种契合.  相似文献   

5.
华裔女作家闵安琪的文革叙事作品,以主题独特、风格突出而备受瞩目。其中《狂热者》表现了文革对女性正常情感造成的压抑和人性欲望在纠结中的迷惑、沉沦和丧失。借助于故事本身及其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作家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是"自我"与"他者"观照下的形象展示。  相似文献   

6.
对《圣经·创世记》的游历叙事进行了考察,发现移动因素在《圣经》叙事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在卷首的《创世记》中,人物的移位是叙事者展示空间场景的一种重要手段,多样化的游历叙事增添了《创世记》的叙事艺术品质。这种游历叙事模式是一种类似线性的“永不回头”的运动,游历者在游历过程中会产生文化失落、文化固守等心理表征,希伯来精神内核正是在游历过程中造就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的小说《廊桥遗梦》(The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一经问世就风靡全球,且经久不衰,鲜明的文体特征是其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叙事方法及叙事手段、巧妙的语言运用等都十分耐人寻味。仔细分析该部作品的文体特色,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领会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以“文坛外高手”所表现出来的智慧震动了文坛。他作品中那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模式都构成了鲜明的王小波风格。以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为例,主要是从作品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叙事结构上对上述两方面做出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的痴与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玉是古今第一大情人,也是天地间第一大痴人。他的痴是一种对美对生命的追求和眷恋,更多地表现在对大观园内女儿们的关怀上——即他看重的是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他经过了情惑、情悟的体验,最终是上了”情绝”——“悬崖撒手”、“归彼大荒”之路。贾宝玉从痴到悟,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那个时代的黑暗与腐朽。贾宝玉的悲剧结局是时代的必然,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我的名字叫红》是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该作品在叙事上的突出特点在于独特叙事视角的运用。叙事视角是现代叙事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笔者结合现代叙事学理论,从外显的多角色视角和内在的双文化视角两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旨在阐释此种独特视角的运用所带来的特殊叙事效果和阅读体验,以及其在揭示作品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寻找——找到——失去”的叙事结构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叙事结构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工业与文化转型期的世界观,也透视出反讽与传奇两种不同文学体裁在小说中既相融又相斥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傅恒杰新散文《天堂鸟》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细品味,傅恒杰新散文的语言不仅缘情言志、意蕴深邃,而且凝练含蓄、朦胧蕴藉;其叙事语言则更是别具一格,具体表现是写景记事、简洁生动,绘物细致、形象传神。  相似文献   

13.
李建军《直议莫言与诺奖》一文认为,莫言在叙述中以自我感觉代替人物说话,作品缺乏思想。郭玉斌、孟祥中等予以了反驳。维诺格拉多夫认为,作者形象是文学作品“思想和修辞的焦点”,作品形象中包含作者对全民语和艺术现实的态度。通过分析《红高粱家族》中的作者形象,发现小说通过鲜活的民间语言,不同叙述语层的交织和多样的评价视角,将余占鳌这样一个本属于历史边缘的人推向历史中心,成功塑造了“我奶奶”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批判了不肖子孙“我”的“种”的退化,凸显了作者对历史及当下的深刻思考。概言之,莫言小说的思想隐藏在其独特的作者形象中。  相似文献   

14.
论卡夫卡《变形记》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人变成甲虫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表现了现代人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承受了超负荷的身心压力,终被异化了的现实。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叙述风格、叙事结构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牛郎织女传说》作为一种口头叙事行为,遵循着叙事的一般规律,其隐含的多种叙事信息在同类传说中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传说的人物有行动元和角色的交叉互构,情节有紧凑的矛盾冲突,场景有跳跃性的画面设置,表层结构呈波浪式起伏,深层结构含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以“文坛外高手”所表现出来的智慧震动了文坛。他作品中那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模式都构成了鲜明的王小波风格。以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为例,主要是从作品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叙事结构上对上述两方面做出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体悟《论语》的文学价值,有必要在参考史家"实录"意识的基础上,辨析并诠释原书的叙述质素、叙述特质,以及由此而致的叙事性和故事意味。事实是,《论语》的叙述质素根源于史传文化,其叙述特质紧密关联着人物与语录,其叙事性鲜明而且独特。从整体上看,《论语》一方面融前代王官叙事于哲学思辨之中,另一方面迥异于其它诸子叙事,从而构成了个性化的叙述品格。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18(1):15-18
李洱的《花腔》是一部异于新生代作家远离政治生活中心的文化边缘定位和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的新作,他一反过去对消融于世俗生活场景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描写,出人意料地回视历史,展示自己独特的历史观,以奇异的结构方式对文学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对历史的重新构画中,以新的视点试图寻找出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因而凸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质,被评论界认为对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一部将在文学史和读者心中留下持久回声的杰作。”  相似文献   

19.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的处女作,他以冷峻、客观、真实的电影镜头刻画出中国“当下”的人情风物。影片对小武的友情、爱情、亲情分别进行了描述,反映了底层社会小人物的怨恨心理,折射出第六代导演对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结构、超现实人物、历史语言式叙事的颠覆精神。在这部后现代味十足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贾樟柯那反叛传统电影的眼神,听到了边缘小人物内心的怨恨诉说。  相似文献   

20.
胥少先 《科技信息》2010,(20):I0153-I0153
《人与鼠》采用两层叙事:叙述者叙事和小说人物叙事,叙述者叙事客观,人物叙事使叙述者叙事丰满完善;时间、场景和事件高度统一,有古典戏剧三统一之韵味.小说的五中叙事运动巧妙结合,集中运用省略、等述和减速,结合了戏剧和小说的优势.这些叙事艺术成就了《人与鼠》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