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球视野     
《科技潮》2010,(12):8-8
欧洲强子对撞机“开撞”制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 当地时间11月8日,科学家开始利用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小型“宇宙大爆炸”,模拟近140亿年前宇宙形成的瞬间过程。“迷你大爆炸”是通过令铅离子高速撞击产生的,撞击产生的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重现了大爆炸后宇宙的瞬间状况。  相似文献   

2.
<正>11月8日,科学家们开始利用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小型"宇宙大爆炸",模拟近140亿年前宇宙形成的瞬间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4,(7):76-77
<正>科学家首次直接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美国科学家近日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这是迄今为止证明宇宙膨胀理论最有力的证据。这一发现是由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们宣布的。他们通过位于南极的BICEP2望远镜探测到了引力波相关的信号。这一望远镜能够探测到宇宙中最为古老的光。NASA表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证实宇宙瞬间膨胀,还能够为理论学家提供关于  相似文献   

4.
宗河 《科技潮》1998,(8):9-10
1998年6月2日是令人激动的一天,因为人们盼望已久的"阿尔法磁谱仪"(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被送上九重天,从而使人类可以首次对字宙空间的带电粒子进行直接观测,圆了科学家们几十年的梦。奇妙的宇宙世界根据目前公认的大爆炸学说,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原来空间只有混浊的气体,没有天体,更无星系),宇宙间的所有物质都是在大爆炸后产生的,大量的天文学观察和天体物理实验结果均支持了这一理论。当代粒子理论物理认为,大爆炸产生了多少物质,就应同时产生多少反物质,而且它们  相似文献   

5.
由于幼年时期宇宙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宇宙被认为产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紧接着“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极高,物质粒子全部以离子化形式存在。这种情况下,恒星星系这种致密的物质结构无法轻易形成。随着宇宙的膨胀、冷却和去离子化,很多原子核和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氢和氦这种中性的、原子量小的原子。虽然恒星随后开始形成,但由于宇宙处于去离子化状态,光很…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11,(1):58-58
英国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发现了我们所在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被其他平行宇宙“推挤”的证据。在对大爆炸后效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图案进行研究之后,他们得出了“存在其他宇宙”这一令人不可思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们早就发现,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发明都无法和人体相媲美,没错,从DNA到原子,你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奇迹!你的身体是由40多种元素构成的。它们很多都有亿万年的历史!氢,早在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中就产生了;碳和氧,是于70亿年前到120亿年前在恒星内部产生的……当地球产生时,许多元素就已经存在了,这真是奇迹啊,你的身体里藏着一部宇宙史!  相似文献   

8.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并不是现在这幅模样,那时宇宙物质部聚集在一个“原始火球”内,处在异常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直到大约137亿年前,这个“火球”终于耐不住剧烈的高温,发生了大爆炸——传说中的“宇宙大爆炸”。  相似文献   

9.
1923年哈勃通过对星云距离的测量最终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后来又发现了普遍的星系红移,推测宇宙在膨胀,自然宇宙的过去比现在小,最小为零,这样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渐渐地形成了.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物质是宇宙的全部还是部分?可以发现当年宇宙学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宇宙大爆炸一定产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质,这仅仅是个假设,标准宇宙模型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本文尝试从另一个思路,重新对宇宙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正早期宇宙(Early Universe)一般指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宇宙,距今约137亿年前,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后大约38万年的时间里,宇宙不断膨胀和冷却,直至等离子体复合为中性原子,光子退耦,此后宇宙进入黑暗时期。有些文献进一步划分了甚早期宇宙(Very Early Universe),主要指宇宙能量标度在电弱相互作用标度(100 GeV)以上的时期,该时期宇宙可能发生了暴胀、重子合成等重要过程,其所涉及的物理超出了我们现在已知的粒子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关于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的新闻层出不穷。其中有两条新闻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首先是11月8日,旨在探究宇宙起源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功完成了创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的实验。也许,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就能回答"宇宙如何产生、宇宙之前是什么、宇宙之外又是什么"这些疑问。据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建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建造费用高达37.6亿欧元。而中国也有20余名科学家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  相似文献   

12.
宇宙从何而来?时间如何开始?能够解答以上难题的人恐怕不多,而其中一位则是现今科学界的巨人——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他以“相对论”推算出,宇宙以及时间均是由一次大爆炸而起,推翻了以往不少科学家关于宇宙和时间来源的理论。这个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及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自20岁开始,饱受到病魔缠扰,最后丧失说话及活动能力,但仍能在科学上有此伟大创见,实在十分难得。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00多亿年以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在大爆炸后1秒钟内的宇宙极早期,宇宙的温度高达100亿度以上,当时宇宙中除了氢元素(以质子形态存在)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化学元素。在这个宇宙极早期阶段,宇宙是由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构成的。在大爆炸后1秒钟到3分钟内,是为宇宙的早期阶段。在宇宙  相似文献   

14.
爱斯基摩人有一句谚语:“地狱是寒冷而非炙热的。”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欧洲的天文学家们已经得到了爱斯基摩人所谓地狱般的图片——哈勃望远镜发现了迄今为止宇宙中最冷的地方。这个地方位于人马座,距离地球5000光年,名叫“回飞棒星云”,是一团由正在死亡的恒星排出的气体。人类迄今为止所了解的宇宙中,绝大多数星云的温度都高过其背景温度,即宇宙大爆炸以来的零下270摄氏度;而这一星云的温度则低至零下272摄氏度,只比理论上的最低温度——连原子也会停止活动的绝对零度——高1摄氏度。  相似文献   

15.
探索宇宙是人类科学的永恒主题,哈勃天文望远镜使科学家通过测量宇宙膨胀的比率,得到宇宙的年龄大概是130亿年。1989年为了对宇宙大爆炸结构进行测量,美国发射了“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COBE使用仪器测量早期宇宙的发散红外和微波背景辐射。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05,(9):59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斯皮策”望远镜观测到宇宙第一代恒星产生的微弱光芒。宇宙中第一代恒星形成于“大爆炸”后2亿年左右。天文学家一直对这类恒星很感兴趣,因为它们在宇宙形成的漫长道路上发挥了最初始的作用,使银河系充满了促使生命产生的重元素。  相似文献   

17.
宇宙中大约有1000亿个星系。这众多的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宇宙今天这种复杂的“大尺度结构”。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这个宇宙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质数量实在太少了。靠这样少的物质,在宇宙诞生以来的一百几十亿年间根本来不及形成这样的大尺度结构,更来不及诞生出一个个的星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假设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暗物质”。近年来,天文学家使用当今世界上顶尖级的望远镜正在一步步地勘查这种看不见的暗物质的分布。本文就来介绍科学家千方百计寻找这种尽管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暗物质所获得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10,(14):70-70
欧洲航天局7月5日宣布,该机构的宇宙探测卫星“普朗克”根据此前收集的数据,绘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这幅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员而言,  相似文献   

19.
英国一研究小组日前通过高压实验发现,氢存在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固体金属氢原子,并将其称为氢的物质形态第五阶段. 氢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种元素,一般以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存在.这种元素在地球上分布极广,水、土壤、空气、石油、动植物体内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宇宙中,氢元素的占比则更为巨大,有科学家猜测,宇宙中氢原子的数量比其他所有元素原子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空     
XMM 牛顿天文站艾萨克·牛顿爵士(插图)俯瞰沿轨道运行着的被命名为“XMM 牛顿天文站”的欧洲太空实验室,它正在通过 X射线探测宇宙,以便研究黑洞和解开其它的宇宙奥妙。该太空天文站是阿丽亚娜504火箭发射的,它将沿地球轨道运行2~10年。它的第一批资料于2000年2月开始发回,这些资料将在莱斯特大学进行处理。在那里新建了一个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是为欧洲的科学家们利用该项任务的成果而特别建造的。英国的战略科学投资机构 PPARC 已向 XMM 牛顿天文站项目投入了7600万英镑,主要是在6年的建造时期投入的。若把欧洲航天局和欧洲诸国的费用计算在内,XMM 到任务结束时,预算约为5亿英镑。(英国驻华使馆供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