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家往往容易在阐释的同时犯过度阐释的毛病.<新感觉派与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一文在深入分析电影对新感觉派影响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他因素对新感觉派创作的影响,应该也属一种过度阐释.但该文的价值也正好在于其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批评的特点:文学批评是独立的创作活动,批评家可以只说自己所看到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依据西方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理论资源,对中国新感觉派小说进行细读与阐释,透过具体小说文本的空间环境描写,探溯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与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的本质联系,从而对作家创作本旨作出一种现象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新感觉派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现代主义创作倾向的团体——新感觉派,在当时的中国文坛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长时间存在的简单化、粗暴化的趋势使得对这一流派的正确、全面认识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对新感觉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日本新感觉派的关系研究及影响并把它归结为心理小说,文章通过对新感觉派主要作家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新感觉派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出现并借助于现代主义的文学技巧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生产与文学的消费是互为依存的,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民读者群的文化品位对新感觉派的都市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迎合并提升市民读者群的阅读品位,新感觉派在从事现代主义创作的同时非常注重作品的可读性,创造出了崭新的都市文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的同时,世纪末思潮也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中国,并对当时及其后的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便留有世纪末思潮影响的痕迹。新感觉派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都市的“梦游者”形象,“战栗和肉的沉醉”,以及“中国式的世纪末苦闷”,都能从西方19世纪末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感觉派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创作特征是用象征手法和拟人手法,打破语言的日常习惯,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跳跃感,从而使人们产生"新感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真正意义的都市文学作品.邱华栋小说继承了新感觉派的都市主题,书写机械化、速度化、信息化时代的物欲都市,极尽铺陈当代都市的繁华表征及表现为物所挤压的失落、彷徨、焦灼、困惑、虚无的都市灵魂,把握都市脉搏.但又不同于新感觉派作家绝望、颓废、及时行乐的世界末情绪,而是如同启蒙时期的鲁迅一样叫喊于当代都市的精神荒漠中,执著地进行精神追求,体现出理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陈曦 《科技咨询导报》2010,(13):249-249
日本文坛于1924年正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感觉派,此派别成立之初主要是以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中河与一、今东光等作家为典型代表,其文学特点以"新感觉派"为主。但由于这种派别的产生没有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并非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造成新感觉派经历了短短三年时间就退出文学舞台,反映出了大正末期昭和初期日本文坛的复杂状态。  相似文献   

9.
施蛰存、穆时英在二、三十年代,对社会阴暗角落的探索以及对人性深层的心理挖掘,使他们的创作具有了一种超现代性。他们徘徊在乡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的两极以寻求一种永恒的人类精神家园,由此带来的焦虑、困惑、浮躁反映了都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精神状态。而两者在共同的追求中也呈现出了相异的趋势,在创作路径上,前者遵循的是心理分析的方法,而后者将日本的新感觉派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人印象里,新感觉派特指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三人,其实它应该是一个作家群落,这个作家群落指的是用新感觉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一批作家。本文通过比较黑婴、叶灵民、杜衡、徐霞村与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创作的异与同,挖掘出这个流派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新感觉派的进一步研究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的青年作家穆时英深刻地领悟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精神困境,并以其娴熟的新感觉化技巧,对上海这一"建在地狱上的天堂"进行了彻底地批判和揭露,创造了迥异于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都市文学,体现了现代派文学关注个体生命精神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现代气息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作家们的现代意识 ,对现代人的人本主义关怀及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对小说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上海自从开启现代性进程以来,真正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来想象上海空间、建构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特质的无疑是新感觉派小说家。他们所建构的上海都市空间既是想象的,又是现实的;不是完全真实的,又不是完全不真实的,是想象与现实的混合体。从新感觉派作家对上海的想象开始,上海逐渐成为中国人理解现代性的一个文化符号和永久的文化记忆。新感觉派作...  相似文献   

14.
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坛有着一个由接近到偏离的关系发展过程.这一缘起缘落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对我们研究那段文学的历史,把握20世纪30年代文坛格局,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思考有关文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商业文化与海派氛围,加上现代中国激烈的社会矛盾催生了新感觉派小说的发生与发展。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小说《梅雨之夕》很好地把握住了现代人的现代心理。  相似文献   

16.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新感觉派”作家,他的创作谬深地植根于日本传统化中,同时,又不断地吸取西方学的营养,写出了《伊豆舞女》、《雪国》、《千只鹤》、《名人》、《古都》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张烈 《广东科技》2011,20(8):17-18
横光利一(1898~1947),不仅是日本文学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而且对中国的施蛰存、刘呐鸥等作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上海》以中国的"五卅"运动为背景,以一个外国人、特别是以一个当时与中国有着巨大民族矛盾的日本国的国民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中国社会,因而一直倍受关注,可以说在世界文学史中也有着一席之地。而且,在日本战前出版的该作中,还罕见地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国民党人的形象,时至今日这对于我们了解日本人心目中的的中国人形象及日本人的中国观、亚洲观仍有很大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旧市民电影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主流的唯一代表,其文化传统性、道德教化性、低端娱乐性以及社会批判立场的保守性等方面的特征和体现,使得它在成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电子影像版的同时,又是后来一切新电影形态生发和各自前行的基础。前两年才向民众公映的《银幕艳史》再一次证明,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出品的这部无声片是旧市民电影行列中的又一个新证据。  相似文献   

19.
数字电影并非只是技术堆砌的“奇观”,同时也是电影艺术创造不可缺少的支柱,是电影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无论是从电影影像还是电影创作方面探讨,还是从电影受众角度观察,数字技术总能满足电影影像的虚拟真实、电影创作的无限可能。其次,数字电影可以满足电影受众的审美期待,由于这种可视的影像或意象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一致,所以会使他们产生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作为“崛起”派批评家的首要代表,谢冕的批评以贯穿强烈的历史意识为特征,这种历史意识每每在缺乏充分的话语表达空间的情况下,以诗化人格和诗性体验为支撑获得个人化的表达,成为当时知识生产的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