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江并流区是当前世界的一个热点地区,众多的国际国内组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该地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地形高低起伏大,因而造成该地区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时间规律明显,灾害的分布广,空间特点显著等特点,我们以迪庆州为例对自然灾害的时空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时空规律并提出防治的合理化建议,为区域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各种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目的与方式的改变,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三江并流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该区覆被发生变化的因子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文因子的作用。地质基础与岩性、地形与地貌及气候等自然条件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原因,而森林采伐、毁林毁草开荒、森林火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则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李菊雯 《科技信息》2009,(15):335-337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江并流区植物多样性和各片区特点,通过参加三江并流区部分县"二类调查"及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深入三江并流区调查并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得出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全世界单位面积内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是欧亚大陆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植物模式标本产地和生物基因库。这个区域特别适合旅游、科考和教学实习。  相似文献   

4.
三江并流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北部最为重要,也是景观最为奇特的组成部分。对其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9世纪有少量中外学者作了一些零星工作。20世纪开始有较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建国以来多学科、多专业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增多,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上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具有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区域性的全球变化响应研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三江并流区的包括旅游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等在内的资源利用,多条大江上游的生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空间分析模型,作者对“三江并流”区土壤保持服务物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估算,揭示该服务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分布特征,明晰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结果显示本区年均土壤保持总量达5.10×109 t·a-1,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767.66 t·hm-2·a-1.土壤保持服务高值地区集中在泸水县中南部怒江沿岸、云龙县中部澜沧江沿岸、玉龙县东北部金沙江沿岸及宾川县东部;主要分布于2 000~3 500 m的有林地中.各类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干热河谷硬叶常绿栎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最低.气候、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及其综合作用是影响“三江并流”区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最近20多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增加3倍多,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增长30多倍,仅是美国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数千亿美元。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日前发表的长篇报告说,1998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14.57℃,比上年升高0.17℃;创纪录的高温导致水份蒸发加快,降雨量增加,酿成更多更具破坏性的暴风雨,使3亿多人被迫逃离家园,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市川、水地区主栽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占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正常年份总产40万吨左右.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45%.是我市粮食生产总量的“半壁江山”。因此玉米生产的丰、欠对于我市粮食总产和安全生产粮食有着举足轻重的怍用,近年来由于玉米大斑病发生危害,使玉米生产的发展和产量受到极大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育成功与否与秧床是否发生立枯病有直接关系,水稻立枯病号称水稻旱育秧的“绝症”,所以防治水稻立枯病是我市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环节,本文就旱育秧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袁虹  孙小霞  郭生祥  王善举  杨正国  汪有奎 《甘肃科技》2011,27(20):183-185,168
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发生危害情况,表明火灾是森林资源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严重、损失巨大,气象灾害对森林生长和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地质灾害对局部地域森林或林业生产破坏性较大。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系统管理总体目标及防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红蜘蛛是为害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本文在观察研究其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策略、适期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规律扩展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太原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年来太原市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和森林防火工作基本形势的分析,提出影响林火的5大气象要素,揭示森林火灾发生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明确指出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火源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加大防火科技含量,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棉蚜是我团棉田的主要害虫,由于近年来棉花面积不断扩大,给棉蚜的越冬、种群繁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是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的地区.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对该地区防治自然灾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科技为依托,建立减灾系统。  相似文献   

19.
小菜蛾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也是迄今研究认为抗药性发展快、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1996-2003年作者对湖北省咸宁市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该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珂  吴迪  王堃  刘文佳 《科技信息》2010,(24):370-371
本文根据河南省小麦全蚀病近几年发生发展情况,全面介绍了全蚀病的发生规律,重点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河南省的小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