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到玳瑁,一些戴眼镜的人就会想到玳瑁眼镜架,尤其是年纪比较大一点的人,因为早年的眼镜架大多是玳瑁的。不过,如果问一下玳瑁具体是什么东西?能正确回答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其实,玳瑁是一种海龟类动物。我国共有5种海龟类动物,包括隶属于海龟科的绿海龟、玳瑁、龟、太平洋丽龟和隶属于棱皮龟科的棱皮龟,它们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均被列为Ⅱ级保护动物。背甲美丽的海洋精灵与人们比较熟悉的绿海龟相比,玳瑁的体形略小一些,体长为60-170厘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17,(5)
正玳瑁是目前已知7种海龟中最美丽的一种,是有2亿多年演化历史的珍稀动物。但是近年来全球玳瑁的数量急剧下降,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子孙还能见到这种古老而美丽的海洋生物吗?海龟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2亿多年,它们从险象环生的陆地走向漂泊不定的海洋。除了极地海域,其他各大洋都有它们的身影。目前世界上已知有7种海龟,分别是棱皮龟、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e)、绿海龟、平背龟、红海龟、大西洋丽龟和太平洋丽龟。其中最负盛  相似文献   

3.
绿海龟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童年时在童话书中见到的海龟.其实,海龟是海洋中龟鳖类的总称,包括2科7种,分布十分广泛,除了地球的两极外,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均有分布.我国常见的有棱皮龟、红头龟、玳瑁和绿海龟,主要分布在山东、福建、台湾、海南、浙江和广东沿海.我国群体数量最多的是绿海龟,因脂肪为绿色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龟鳖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已在地球上存在了两亿多年。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和两栖类的历史可与它们相比。后两类动物都是水中生活或从水到陆地生活的过渡类型,而龟鳖类则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起源较鳄类还要早。虽说龟鳖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但确有一些龟鳖终生都生活在水中。如某些淡水龟类、鳖类和海产龟类。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都是陆生祖先的后裔,它们身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都留下陆生祖先的烙印。比如,它们体表都有角质化的盾甲(鳖类和棱皮龟除外);有四肢;以肺呼吸;特别是它们必须到陆地上产卵,连海产龟类也不…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有个问题请教一下,今年二月份湖北省《楚天都市报》刊登了一篇配有照片的短文“大海龟两吨重”。据我所知最大的海龟是棱皮龟,最大者也只有700多公斤。从图片上看像是棱皮龟,看龟和人的比例也不像有两吨重。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湾鳄也没有这样重。请问有两吨重的海龟吗?还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赵肯堂先生曾著文恢复斑鼋为有效种,请问斑鼋是否为中国特产?斑鼋和鼋有什么区别以及分布在什么地方?此致敬礼!读者程剑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脊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记述,并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对棱皮龟脊椎骨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讨论。棱皮龟脊柱除第8枚以后的尾椎外,其余椎骨的椎体和髓弓大都以缝合方式连接,骨缝明显,并未愈合。躯干部相邻椎骨的前、后关节突形成不可动关节。颈椎无横突孔。  相似文献   

7.
神秘的地龟     
地龟(Geoemyda spengleri)俗称泥龟、金龟、灵芝龟,是龟鳖目、淡水龟科、地龟属的动物。在我国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国外见于日本、越南等国家。我们说地龟神秘,主要是指它的外形很有特点,生活习性也有许多独特的地方,而且地龟数量稀少,不容易被人找到。地龟是一种小型龟类,在我国30余种龟中,它的体形最小,成年个体壳长只有10厘米左右,很少超过12厘米,壳宽不足8厘米。地龟背甲低平,上有3条明显的嵴棱,背甲前后缘均呈强锯齿状并略向上翘起。尤其是后缘,锯齿尖锐而突  相似文献   

8.
乌龟又叫金龟、金头龟,是龟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乌龟的背腹甲固定,不能活动,腹面略带黄色或棕黄色,有暗褐色斑纹,雌龟背甲上有3条隆起的纵棱,雄龟背甲上的纵棱不明显。乌龟头顶前部皮肤平滑,后部呈细粒鳞状,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乌龟四肢强壮有力,外形略扁,指趾间具全蹼,适宜于游泳,除后肢第5趾外,其它指趾末端都有爪,虽说它在陆上显得有些笨拙,爬行速度很慢,不过到了水中却十分灵活、沉浮自如。乌龟的防御本领很差,遇到危险时,只能将头、四肢和尾巴缩入连成一体的背  相似文献   

9.
大鳄龟(Marcrochelys temminckii)又名鳄鱼咬龟、鳄甲龟,产于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鳄龟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稀有的淡水肉用龟。大鳄龟长相奇特,形体巨大,肉质鲜美,营养极为丰富,是名宴上的佳肴之一。在世界野生生物联盟报告公布的濒于绝种的世界珍稀生物排名中,大鳄龟名列第6位(前10位排名依次是:1、黑犀牛,2、大熊猫,3、东南亚虎,4、大鲟鱼,5、金玺草,6、大鳄龟,7、玳瑁海龟,8、大叶桃花心木,9、绿颊鹦鹉,10、马可鲨),早已成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种类之一,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大鳄龟体形巨大,成年龟的背甲长度为40~70厘米,体重45~75公斤,大的可超过100公斤,有的竟达2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对2种稚海龟的胃进行形态学观察显示:胃均呈J型,由贲门、胃体和幽门组成;胃体囊状,幽门管状;绿海龟稚龟胃体、幽门均较玳瑁稚龟的长;2种稚龟胃皱褶形态及分布不同。胃壁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桨膜组成,它们占2种稚龟胃壁的比例亦存在差异。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和微绒毛。绿海龟稚龟胃上皮细胞呈正六边形,其粘原颗粒呈扁椭圆形;玳瑁稚龟胃上皮细胞则呈不规则指突状,是绿海龟稚龟的2.3倍,其粘原颗粒呈球形且较绿海龟稚龟胃的大0.6倍。胃腺均呈直管状,可分为贲门腺、胃体腺和幽门腺,腺组成腺细胞皆无主细胞和壁细胞之分。绿海龟稚龟胃的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较玳瑁稚龟的发达。2种稚海龟胃的组织形态及结构的差异应与其食性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有的闭壳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壳龟类是淡水栖龟类家族中一群特殊的动物,隶属淡水龟科(Bataguridae),闭壳龟属(Cuora)。一些淡水栖龟的龟壳由背甲与腹甲间借具柔韧性的韧带相连接;腹甲上的胸盾和腹盾间也  相似文献   

12.
说到“龟”的最大特征。显然就是"龟甲"了,龟是现在地球上唯一的拥有封闭甲克的脊椎动物。龟甲是什么你?启示,龟类的甲背主要由脊椎和肋骨组成。  相似文献   

13.
辽西是世界上罕见的化石宝库,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大量古鸟类、带“毛”的恐龙、两栖类、早期哺乳动物及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而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不过早期有几种脊椎动物化石是日本人发现和命名的,包括细小矢部龙、楔齿满洲鳄和满洲龟。满洲龟属直到1986年才有第二个种——发现于黑龙江鸡西市的东海满洲龟。1995年又有报道在辽西发现了辽西满洲龟。大家知道龟以其体质的特殊性和躯干包藏于骨质甲壳内而迥异于其它动物。龟鳖类甲壳分为背腹两部分,背面的叫背甲,腹面的叫腹甲。甲壳除次生退化外,一般分内外两层:外层是角质的,由许多盾片组成;内层是骨质的,由许多骨板组成。龟鳖类不仅脊柱与壳愈合,背甲也由骨板与肋骨愈合而成。与其它所有的脊椎动物不同,龟鳖类的肋骨位于肩带和腰带之  相似文献   

14.
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俗称鹰嘴龟、鹰嘴龙尾电、鹦鹉龟、大头龟、三不像等,属于爬行纲、龟鳖目、平胸龟科,该科也只有这一物种。中胸电长相奇特,是我国淡水龟类中最有特点的一种,往往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在亚洲也没有其它龟与之体形相似,仅有产于美洲的鳄电与其有些类似。平胸龟身体扁平,头大,近三角形,头背部覆有大块的角质硬壳,上颌钩曲里鹰嘴状。眼大圆睁。背甲长卵圆形且中央较平滑,前后边缘也不是锯齿状,棕色或棕橄榄色,腹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黄喉拟水龟稚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研究黄喉拟水龟稚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温度与龟的生长关系,为龟类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组龟分别在恒温与室内常温条件下饲养165d,每隔5d测量其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和体厚,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束时,恒温越冬的稚龟平均背甲长为53.420mm,背甲宽为44.761mm,体厚为23.307mm,体质量为29.768g,日增质量为0.193g,存活率为100%.常温越冬的稚龟平均背甲长为47.185mm,背甲宽为39.868mm,体厚为20.023mm,体质量17.304g,日增质量为0.025g,存活率为90%.两组稚龟的体质量与背甲长、体质量与背甲宽、体质量与体厚、背甲长与背甲宽、背甲长与体厚以及背甲宽与体厚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常温下体质量的生长模式为:m=18.4822—0.0642D+0.004D^2;恒温下体质量的生长模式为:m=17.273337e^0.005982D.在同等条件下,稚龟个体间的生长也有差异.结论:温度与龟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加温可以促进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鳄龟是世界上众多龟类品种的佼佼者,原产美洲,因其繁殖率高、成活率高、生命力强而闻名于世。也因其肉质细嫩、香酥且无野牲味,属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括龟产肉率高达85%以上,而为肉用龟之上品。近年上市试销,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1996年中国海洋水产所下属渔场从国外引进试验养殖,每年进行数批强化试养育成商品龟。当年5月~8月孵出的鳄龟稚龟经强化饲养9月~10月,体重即可达到1kg左右。现将其强化速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龟和鳖是爬行纲动物中极为古老的特化类群,最原始的三叠龟(又称原颌龟 Proganochelys)化石出土于德国和泰国的晚三叠纪地层,距今已有2亿多年,要比恐龙和鳄类的问世早得多。它们默默地背负着用作护身的沉重铠甲,迈着艰难而坚定的步伐,经历了在演变进化道路上的急流险滩,以及动物界的种间斗争,一直顽强地走到今日。龟鳖类的家族目前并不兴盛,总共只有200多种,但分布却比较广,除了极地之外,全球各大洲、海洋和岛屿几乎都有它们的踪迹。古人把龟视作避危解难、消灾降福、息事宁人的吉祥物和福寿的象征,顶礼膜拜而世代相传。据《辞海》介绍,中外各国古代都曾一度用龟甲作为流通货币,名为“龟贝”或“龟币”。尽管使用龟币已是遥远的往事,可是在有些国家现行的流通钱币上,还铸刻着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的龟、鳖形象。这些钱币上  相似文献   

18.
辽西热河生物群的龟类化石大多属于泛隐颈龟类的原始类群,近20年来,相关化石发现较多,为研究这些远古生命的演化分异和生态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介绍满洲满洲龟、辽西鄂尔多斯龟和建昌辽龟这三大家族. 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动物,它们一般身裹坚硬的甲壳,头和四肢可以缩入壳内.其实,龟类是一个古老而特殊的爬行动物类群,化石最早发现于距今约2.2亿年的上三叠统地层中.现生龟类包括侧颈龟类和隐颈龟类两大类群.其中,隐颈龟类种类最丰富,且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包括所有的海龟和陆龟,以及大部分的淡水龟等生态类群.鳖也是隐颈龟类的一员:角质壳和“裙边”(即缘板)的缺失,使得它们独特于其他龟类;故而,我们也将龟类称为龟鳖类.  相似文献   

19.
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是1825年发现的一种淡水龟,因其背甲上有三条明显的黑色条纹而得名。也有称其为金钱龟、红边龟、红肚龟、金头龟的。三线闭壳龟隶属爬行纲、龟鳖目、淡水龟科、闭壳龟属,是我国7种闭壳龟中最漂亮的一种。它的头大小适中,头背部皮肤光滑,色泽蜡黄;喉部、颈部呈浅橘红色,头侧眼后有近菱形的褐斑块;背甲红棕色,有三条黑色纵纹,似“川”字;腹甲黑色,边缘部分黄色;腋窝、四肢、尾部的皮肤橘红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黄缘盒龟体重、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可量性状和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体重/体高平方等可量性状比值研究了A、B两种体型黄缘盒龟的群体差异.结果显示:A、B体型黄缘盒龟的腹甲长和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可量性状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