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铝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石黑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铝含量的条件和方法。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回收率在92~110%,相对标准偏差的1.8%~2.6%。定用于饮用水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水中硒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林瑛邵素萍施东文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硒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过量的硒会造成人及动物中毒。对微量硒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荧光法、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等。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用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食品中铝的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本文试验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该法提高了分析速度,有满意的准确度、灵敏度,可替代比色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应用YAE-2原子吸收解吸仪自动萃取食品中的镉.结果表明,镉在pH8~9的氨缓冲溶液存在的条件下被EDTA富集柱富集,用Imol/L硝酸溶液作洗脱载液,食品镉含量在100~200μg/kg之间时,含量与最大吸光度成线性关系.测定镉含量为0.5mg/kg的食品,标准差为0.0042mg/kg;均值为0.217mg/kg,变异系数1.93%.检出限为5μg/L(以被测液中的镉计).本方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镉的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是一种在线高速解吸的分离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提出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酸铅中的微量元素铜、锰、钴、镍和铬,并探索了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元素及溶剂介质酸度对测定的影响。找出了原子吸收法测定硅酸铅中微量元素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在消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一次消化样品连续测定五个元素的分析方法,精确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GFAAS测定汞铅砷硒样品处理和基体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各种无机和有机基体改进剂对消解与测定易挥发元素汞铅砷硒的稳定机理,讨论了氯化钯、硝酸钯、硝酸镍、镍(Ⅱ)盐或硝酸钯/硝酸镁等对汞铅砷硒的稳定效果。消解样品时加入的稳定剂可作为GFAAS法测定的基本改进剂。 相似文献
13.
非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及小米中镁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氯酸 -硝酸 ( 1 + 3)混合酸作消解溶剂 ,用非完全消化处理样品 ,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成功地测定了大米、小米中的镁、锌 .用Sr2 +作镁的释放剂以消除共存元素的化学干扰 .对样品处理条件、背景吸收干扰、试液与其空白溶液粘度的一致性、检出限及特征浓度进行了考察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2 .1 % ,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 ,相对误差小于± 2 .1 % .在火焰原子吸收法中 ,用非完全消化法取代灰化法对大米、小米样品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 . 相似文献
14.
邓晓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7,(3)
本文报道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磷酸盐催化剂中助剂铜,不必经过萃取、分离等其它过程,而用酸溶处理后,在空气一乙炔燃焰中,直接测定微量铜的方法。结果表明:无论采用标准曲线法还是标准加入法测得的铜含量基本相同。在本工作确定的实验条件下,磷酸稀土背景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均在0.1~1.8%、0.0~1.2%之间。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七个啤酒花品种中十一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强、精密度高,选择性好,试剂消耗量小,快速、经济等优点。本方法测定钾、钠、钙、镁、铜、锌、铁、锰、锂、铅、镍微量元素的回收率均在90.5—101.7%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8%。 相似文献
17.
谭庄柏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15(2):85-88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来测定锡精矿试样中钙的含量.锡精矿中的锡经碘化铵挥发后,用盐酸、氢氟酸溶解其残渣,再用高氯酸冒烟至尽,最后在以氯化锶作为释放剂的稀盐酸介质的溶液中,直接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 相似文献
18.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硒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化妆品中的限用物质.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硒,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方法的线性范围宽(0.1~120mg/L),基体干扰少,检出限低(0.05mg/L),加标回收率在94.1%~10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69%(n=72). 相似文献
19.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中微量元素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20(4):76-78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硒元素的最佳条件.测定硒的线性范围为0.45~16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加标回收率98.4%~108.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