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实力,在西欧建立了霸权地位,干涉和欺负各国。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不利于美国的变化。西欧盟国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法国由于财政经济情况逐渐好转,垄断资本同美国的矛盾急剧发展,戴高乐总统上台后,率先采取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公开反对美国的控制。今天,法美斗争已越出西欧地区而扩展到世界范围;已越出北大西洋军事集团而涉及政治和贸易、投资、关税、金融等各个领域。现在不是法国向美国伸手借债,而是美国有求于法国。在斗争中,法国已采取攻势,而美国已日益陷于被动。这个大事纪要,旨在使读者对法国反美霸权斗争的发展过程了解一个梗概。编者  相似文献   

2.
正当美国在亚洲推行的侵略政策、战争政策遭到空前失败的时候,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访问了美国,决定进一步同美国勾结。日共中央机关报《赤旗报》指出:美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它在世界达一地区的战争和侵略体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对日本垄断资本抱有厚望;忠实地代表日本垄断资本的利益的佐藤内阁要举行日美会谈的基本原因和目的,是企图依靠美国实现复活军国主义的帝国主义野心。  相似文献   

3.
革命的古巴人民不仅在以武装起义、推翻亲美独裁政权、捍卫民族独立方面,而且在肃清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发展民族经济方面,都敢于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展开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斗争,并赢得胜利,因而在拉丁美洲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大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美帝国主义六十年来的控制和奴役,造成古巴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它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古巴几乎只生产一种产品——糖;只有一个市场——美国。美国垄断资本控制了古巴的经济命脉。美国在古巴的全部投资达十二亿美元。这些资本操纵着糖业、炼油业、采  相似文献   

4.
岸信介政府对内复活法西斯统治,对外实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是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的。这就是日本垄断资本已经完成了帝国主义复活的经济基础,因而要求对外扩张;同时由于日本垄断资本陷入愈来愈深刻的经济危机的漩涡而不能挣脱,因而要挺而走险。因此,它目前的嚣张狂妄,并不是由于它强大,相反地是由于它的虚弱和日暮途穷。走投无路的日本垄断资本,正妄图从追随美国原子战争政策、复活法西斯、推行帝国主义扩张中寻找生机。然而,这是一条只会促使它加速灭亡的道路。帝国主义复活的基础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崩溃而受严重削弱的日本垄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国际阶级斗争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帝国主义阵营也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中,矛盾错综复杂,日趋尖锐,彼此纵横捭阖,勾心斗角,展开了空前未有的大混战。在这场大混战中,实力和地位已经大大削弱了的美国,尽管疲于奔命,竭力应付,但是日益被动,招架不住。在这场大混战中,法美矛盾是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它影响和牵动着其它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最近,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提出要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要管辖美国驻法三万军队和基地,这实际上是要驱逐美国军队,拔除美国基地。北大西洋集团更加陷于分裂瓦解中。这又一次狠狠地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法国的这一进攻,又进一步加剧了帝国主义阵营的混乱局面。美帝国主义由于侵越战争的失败和亚洲革命形势的汹涌澎湃,不得不把它的反革命全球战略的重点由欧洲移到亚洲。为此,它同苏联领导集团大搞“缓和”,达成默契,满以为这样它在欧洲就“无后顾之忧”了。可是,亚洲的革命形势不但不可能因此受到阻遏,而且更加高涨。美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重点的东移,却势必要削弱它用之于欧洲的力量,这又暴露了它在欧洲地区的战略弱点,给予西欧盟国以加强反控制斗争的机会,美国同西欧的矛盾将愈加发展。顾此失彼,处处被动,美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必将陷于更加深刻的危机之中,从而加速它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6.
北非——法帝国主义的命根子两次世界大战,法帝国主义虽然都站在胜利者的一边,但是它却都吃了大亏。根据去年7月签订的日内瓦协定,在原来是法国属地中最富饶和最有利可图的印度支那,法国垄断资本也不能畅所欲为了。一方面,由于上述原因和世界两个平行市场的出现,法国垄断资本的活动地区在缩小,但另一方面,法国的资本愈来愈集中,便更需要出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统治集团要竭力维持并巩固其在各地的殖民统治,并积极进行“开发”。特别是富饶的北非的三个殖民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越发被看成为它的命根子了。阿尔及利亚是法国最老的殖民地之一,曾经是法帝国主义征服突尼斯和摩洛哥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法国  相似文献   

7.
正如大家在这里已经指出的,独立的不发达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是在争取巩固民族独立的力量同力图重新统治这些国家的帝国主义之间进行着尖锐斗争的条件下发展着的。应当指出,我们只是把那些没有同帝国主义国家结成军事政治集团和联盟的不发达国家,列为已经获得独立的国家,因为这种军事政治集团和联盟乃是殖民主义的新形式,政治附属关系和经济附属关系的新形式。不发达国家虽然已经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仍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国家,而首先上美国,利用不发达国家所处的状况,不  相似文献   

8.
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国际形势下,帝国主义阵营内部更加四分五裂,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集团为了争夺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斗争日益加剧,甚至在一向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这种矛盾和斗争也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1958年过去了。这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不仅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是如此,在外交战线上,在同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方面也是如此。一年来,中国人民在毛主席英明的论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同美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我们进行了反对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的斗争,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斗争,反对美国中断中美大使极会谈的斗争,反对美国侵略中东的斗争,反对美国利用南斯拉夫修正主义企图分化社会主义障营的斗争,反对美国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等等。这些斗争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是世界人民为了争取和平和幸福的未来同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个月来,帝国主义阵营从所谓“团结”走向四分五裂的发展趋势,日益显著。这突出地表现在:作为盟主的美帝国主义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地位的进一步削弱,各国对美国的离心倾向继续有所加强。法国和美国关于美国在法国领土上储存核武器问题的谈判的破裂,美国之被迫决定撤出驻法国的空军部队,就是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一次公开挑战,使北大西洋集团的军事计划遭到不小的打击。同时,在日内瓦外长会议召开之前和会议期间,“西方阵线”表现了削弱和动摇,英、美、法和西德之间的明争暗斗方兴未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西德和法国为一方的西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规模的原子核分裂问题获得解决,原子能用于军事目的的可能性也被发现。于是,作为原子能源主要原料的铀,登时身价百倍,帝国主义随即展开争夺这一战略原料的斗争。战后,各国的垄断资本除大力开采已勘探到的铀外,并加紧到处搜索铀矿,斗争趋于激烈。战时和战后初期,在经济方面占优势地位的美帝国主义无论在铀的开采、储备和原子工业方面,都走前了一步。可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极度不平  相似文献   

12.
马林科夫同志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极其深刻地指出:「实际上,美国对西欧和其他资本主义『朋友』的政策并不是民主的政策,而是帝国主义的政策。」美国这种帝国主义政策集中地表现在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上,而且特别是表现在对外贸易政策上。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彻底为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攫取最大限度利润服务的。在战后时期,这种掠夺政策的疯狂性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粉碎大英帝国经济体系。美国的高关税政策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夺取国外市场,以保证自己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另一方面是对封锁国内市场,阻止外国货与之竞争,以保持国内市场的垄断价格。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总面积有二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亿六千万。在这一块广大而富饶的土地上,有二十个遭受着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残酷掠夺的共和国,还有在加勒比海区域直接被美、英、法、荷统治着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帝国主义利用种种方便条件,排挤了其他帝国主义的势力控制了这一地区。在拉丁美洲的二千家美国公司,通过投资与贸易,  相似文献   

14.
7月1日,阿尔及利亚自决公民投票取得胜利,遭受法国殖民统治长达一百三十二年之久的阿尔及利亚终于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这是当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事件。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抗法国殖民者的斗争,是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光辉典范。在对阿尔及利亚进行的这场骯髒战争中,尽管法帝国主义更换了七次内阁、动员军警达八十万人以上,并且耗尽了近百亿美元;尽管法帝国主义使用了军事镇压、政治欺骗和经济笼络种种手段;尽管得到世界殖民主义支柱——美帝国主义者的大力支持,但是法国殖民者仍然避免不了最终失败的厄运。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正义斗争表明:被压迫披奴役的人民只要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特别是武装斗争,就一定能够打败任何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取得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15.
杨华 《科技信息》2012,(9):447-447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排挤,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有矛盾,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决定了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很大的软弱性,经济上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上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勇气,容易妥协。民族资产阶级这一特点和性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与它产生的背景及其经济基础有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卖身投靠的经过土耳其位于亚洲西南部小亚西亚半岛,一小部分领土位于巴尔干半岛。人口二千四百万,面积共七十七万六千余平方公里。由于它地处欧亚非三洲的要冲,在战略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就着手把土耳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土耳其的统治集团也甘愿追随美国的战争政策,出卖民族利益,使土耳其成为帝国主义威胁苏联安全的前哨阵地,并且充当帝国主义镇压中东民族独立运动的帮凶。从战后美帝国主义开始公开推行“冷战”政策时起,土耳其就走上了追随西方帝国主义的道路。1947年它接受了“杜鲁门主义”,同美国签订“美土军事合作协定”;1948年接受了“马歇尔计划”,签订了“美土经济合作协定”;1949年又和美国签订了控制土耳其文化思想的所谓“美土文化合作协定”。自从1950年  相似文献   

17.
1963年的国际形势,对于全世界人民,是一个大好形势。在这一年里,社会主义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垄断资本集团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都有了进一步的、更加有利于全世界人民而不利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发展。在这一年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全世界人民的觉悟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为帝国主义服务的现代修正主义者进一步暴露出他们的丑恶面目。在这一年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继续蓬勃高涨;许多民族主义国家在独立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新老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围绕着“多边核力量”问题,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爆发了一场空前尖锐的矛盾。这是1963年1月关于英国参加共同市场的谈判破裂后,帝国主义内部最剧烈的一次较量。这场斗争标志着美国同西欧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限于西方核武器控制问题,并且涉及整个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前途以及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力量的重新组合,因此矛盾更为深刻,更为复杂。斗争正在继续发展中。美国的“核霸王”政策在核武器问题上,引起帝国主义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因是美国的“核霸王”政策。美帝国主义不仅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印度统治集团执行依附美国垄断资本的卖国政策的同时,美国垄断资本乘机大量渗入,加强了对印度的控制。美国主要的做法是:一方面在“援助”的幌子下,大量倾销“剩余”农产品,并直接干涉印度的财政经济政策;另一方面通过美印合营企业的形式,向印度输出资本,并不断逼迫印度进一步为外资洞开门户。现在,美国垄断资本的魔爪已愈来愈深地伸入印度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加速了印度经济殖民地化和印度垄断资本买办化的过程,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下了最大的赌 注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约翰逊政府加紧推行旨在控制西欧盟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使西方国家之间一直围绕着核武器问题争吵不休。美国的目的是,通过“多边核力量”计划,不让英国、尤其是法国发展独立核力量。另一方面,通过给西德以较大的控制权这一甜头,从而分化巴黎—波恩联盟,孤立法国,贬低英国。10月上旬,西德的总理艾哈德扬言,今年年底西德可能同美国单独签订“多边核力量”条约。同时,美国报刊也纷纷透露,约翰逊政府也准备在今年年底以前签订北大西洋集团“多边核力量”条约。但是,美国的计划首先遭到了法国的激烈反击,法国声称不惜为此要求改组甚至拆散北大西洋联盟、废弃法国西德条约,等等。英国新上台的工党政府也趁机向美国提出了一系列难题,实际上是要在参加“多边核力量”的名义下取消美国原来的意图。波恩方面更因爆发了亲美还是亲法之争而几乎造成内部危机。西方国家之间围绕核力量问题展开的斗争正方兴未艾,这既是针对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它们彼此之间争夺大国地位的一个关键。下面节译的美国《民族》周刊的文章,介绍了西方国家之间有关“多边核力量”计划的一些看法;法国《世界报》的文章则道出了法国针锋相对的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