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共建两岸"共同家园"角度切入,对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了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基础,即同根同源血缘宗亲、闽台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的相通性、共同家园对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发展的诉求;并从理念、产品、渠道和模式四个角度提出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途径,旨在传承与发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闽台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客家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长时期以来在谋生存和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文化集合体。以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结合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的实际情况,探讨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访谈法、实践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出在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中要坚持一个主导思想,突出两个民族作用,拓展三大主体内容,采取多种联谊方式的宏观构想,开创海峡两岸民俗体育文化互动联谊,和谐发展的新局面,积极促进祖国的统一共荣.  相似文献   

4.
舞龙运动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是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客家体育文化思想的重要代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闽西客家地区舞龙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发展趋势提出对策,以期为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闽台民俗体育资源家底,有利于后续开发其综合价值需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考证等方法,考察闽台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资源项目。研究发现:闽台民俗体育资源可分为健步体能、竞速体能、杂耍表演、操舞表演、游戏竞赛、武术健身、投掷娱乐、棋艺娱乐八类;闽台民俗体育资源空间分布呈现闽南比闽北集中,闽东沿海相比闽西内陆较沿海岸线线分布,台湾集中于全岛沿海环状分布;闽台民俗体育资源既具有小区域性、频繁化、多元化共性特点又具有传承层差异、组织度差异的异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访谈法、实践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闽台社会及闽台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出在海峡两岸官方一国两制政治见解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闽台民众非官方约束,非政治色彩的闽台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断交流,将成为两岸人民寻根本、寻宗祖、求统一、求共荣的联谊活动,将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相融互动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历史学、文献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基本方法,探究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产生的渊源,勾勒出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内容与分类,阐明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交流由单向至双向,直至快速互动交流的特点,提出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赖建敏  康辉斌 《科技信息》2012,(11):211-211,20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客家民俗体育的特点以及小学女生体育兴趣归纳总结,把握小学女生的心理特点及小学女生体育兴趣并剖析客家民俗体育特点。依据客家民俗体育特点促进小学女生体育兴趣的提高进行探析,并为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为地方和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发展与传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民俗活动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民俗活动花鼓灯为研究对象,探析民俗活动中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为民俗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论述了闽西客家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具体项目形式,客观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对其保护和发展着手点: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正确引导;积极利用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和休闲旅游这两个平台等。旨在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闽西客家体育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妈祖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具有的类别多样、分布广阔、禀赋独特、价值高等优势,为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的资源整合与整体规划、资源传承与保护不到位、相关理论研究缺乏、人才队伍梯队培养体系不完善、市场培育不足、产业化乏力等问题。为促进妈祖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应加强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构建保护与传承体系,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产业化进程,构建闽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圈。  相似文献   

12.
界定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概念,挖掘妈祖生平故事中的体育文化因素,探讨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内容,阐述闽台妈祖体育文化性质,并指出充分发挥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资源优势,促进闽台交流,将为海峡经济区建设发展服务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体育是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体育的研究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赣南客家村落体育是在客家农村村落环境中广泛流传的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体育活动。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赣南客家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特征和开发策略,为进一步发展赣南客家村落体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回顾龙岩师专(龙岩学院前身)率先开展客家学研究、创建研究机构的历程,总结20多年来学校建设客家文化研究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的经验,以及为龙岩地区文化建设、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重点评析即将出版的"闽西客家研究丛书"的架构、内容、特色与学术贡献,着重阐述客家文化研究对海西经济区建设和发展,对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磊 《科技资讯》2010,(13):219-219
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更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源"和"根",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通过研究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对于更好的发展民俗体育和规划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6,(6):54-56
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研究近三十年内(1986-2016)民俗体育的流变与传承研究情况,并且进行梳理总结,发现近五年(2011-2016)是民俗体育流变与传承研究的高峰期,并且本论文对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汇总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探析;民俗体育的流变与传承-以某一个项目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民俗体育、社会转型下某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现状探析;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民俗体育课程及价值研究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07,(12):78
东源县客家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开发客家民居、客家小食、客家歌舞为主题,大力开发东江客家文化,从收集、整理、研究河源的东江客家文化的丰富资源入手,通过传承、扬弃和开发,重建河源新的东江客家文化,确立了河源本土文化在客家文化圈中的地位,并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铜鼓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铜鼓客家的民俗民风及文化变迁。其艺术特征非常鲜明:其歌词在章法结构上以四句和五句为主,句法上多七言句式;修辞手法多运用比兴手法。其音乐形态特征也很突出:五声音阶调式,多为徵调式,曲式结构多为二句体或四句体。  相似文献   

19.
从民俗学、体育学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南疆国门崇左市全民健身运动中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和特点为切入点,对崇左市民俗体育活动在崇左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旨在充分利用崇左市地处中国东盟大陆桥、与东南亚诸国相邻的区位优势,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边境特色的民俗体育健身项目。认为民俗体育因其开展形式新颖,场地、器材、规则简单而深受中越各族群众喜爱;节日文化内涵是群众参与民俗体育的内在原因;习俗性、娱乐性、健身性是群众参与民俗体育的主导因素;在边疆地区开展民俗体育,不仅能够可以塑造人的形体美,也能够促进中越边境各族人民之间的体育交流和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20.
粤闽赣边区各方都致力于发展旅游经济,具有旅游合作经验和进一步合作的愿望。该区域是"客家大本营",具有整体旅游资源优势,也具有丰富的客家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交通便利,因此,应深度挖掘和筛选其客家体育文化旅游项目,跨区域合作和区域内整合,建设客家体育文化旅游圈,打造品牌,获取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