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究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区系和群落类型,为广西滨海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海岸东段、中段及西段潮间带选择典型的地段作为研究样地,各段设置5~8个样地,采取样方法进行调查,记录组成种类和群落类型,分析植物区系成分,编制群落分类系统。【结果】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共有29种,隶属10科18属,莎草科、禾本科、水鳖科和丝粉藻科的种类较多;根据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系统和分类原则,结合广西海岸的具体情况,将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划分为4个植被型和16个群系。【结论】草本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简单,具有很明显的热带性;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简单;高潮区和河口区分布的群落较多。  相似文献   

2.
广西玉林湿地植物区系与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证相关文献,对广西玉林湿地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区系成分和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玉林湿地植物有44科82属119种,其中湿生植物32种,沉水植物8种,浮水植物11种,挺水植物68种。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分为11个类型和2个亚型,以热带成分为主。湿地植被分为4个植被亚型和29个群系。外来入侵种、人为干扰和水体污染是影响湿地植被生长和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濒危植物合柱金莲木(Sinia rhodoleuca)的伴生群落特征,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合柱金莲木的5个分布点:广西融水(P1)、广西金秀(P2)、广西德保(P3)、广东封开(P4)和广东连山(P5)进行调查,分析其伴生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年龄结构。【结果】在2000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53种,隶属58科113属,主要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紫金牛科、茜草科等。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种子植物包含12个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所占比例较小。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匮乏。与P1、P2、P3样地相比,P4、P5样地生境破坏较小,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高。除P5样地内的合柱金莲木种群为增长型外,其余样地的合柱金莲木种群均为衰退型。【结论】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的组成种类丰富,科、属组成复杂,其区系特点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伴生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境破坏程度有关;合柱金莲木种群多呈衰退趋势,应对其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三江平原湿地水文因子与湿地植被群落类型的关系以及水位梯度与湿地植被生态特征的耦合关系,分析水文情势对湿地植被群落的影响,为湿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选取水位梯度明显的9条样线共90个样点数据,建立以物种为横坐标、样点为纵坐标的21×90的矩阵。采用PC-ORD 5对矩阵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分析群落类型与水位梯度的关系,使用CANOCO 5对矩阵数据进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探究湿地植被群落分布与水位梯度的关系。最后利用Origin 2018对典型湿地植被的株高及生物量与水位数据进行高斯拟合,探究水文梯度变化对湿地植被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TWINSPAN结果显示,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群丛类型沿水文梯度的变化体现了植被类型由湿生植被向旱生植被演替的变化趋势,表明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群落的演替与分布具有重要作用。样地DCA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被群丛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植被群落类型及分布主要受水位梯度的影响。物种DCA排序结果显示,湿生植被、湿中生植被、旱生植被在排序图上均有明显的分布范围和界限,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位梯度。高斯拟合结果表明,3种典型湿地植被的高度和生物量随水位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的最适水位生态幅分别为:[4.46 cm,20.04 cm]、[8.30 cm,28.40 cm]和[40.87 cm,48.71 cm],3种湿地植被的高度及生物量对应最大水位排序均为:小叶章<毛果苔草<漂筏苔草,此结果与分类和排序结果相符合。小叶章的高度及生物量对水位梯度的变化最敏感。【结论】水位梯度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与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优势种的分布体现了所属植被群落的分布特征,并且具有指示生境的作用。水位梯度对湿地植被的生态特征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湿地植被对淹水水位适应性的差异导致其最适水位生态幅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广西滨海红鳞蒲桃资源现状与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聪  李蕾鲜  范航清 《广西科学》2011,18(3):283-288
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Merr.et Perry)季雨林是广西海岸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但是本区该类季雨林资源已非常有限。至2009年,广西滨海仅保留19.1hm2,在防城港市以村边"风水林"残存,其他地段已消失,偶见单株。在红鳞蒲桃群落1200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种,隶属40科75属。群落乔木层结构简单,无分层或分为2层,红鳞蒲桃占绝对优势。因受人畜影响大,红鳞蒲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低,种群林下无幼苗和幼树,以中树和大树占优势,属衰退类型。各群落以低高度级和小胸径级的个体数占优势,但是红鳞蒲桃基本分布在最后2个级别里,随着演替的发展,它将逐渐从群落中衰退,被其他优势种取代。  相似文献   

6.
根据246个样方调查资料,依据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结合漓江湿地植被的生境条件和群落学特征,漓江湿地植被可以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和30个群系;组成漓江湿地植被的植物种类有158种,隶属57科124属,其中乔木9种,灌木25种,藤本植物4种,草本植物120种。基质、水流、水深、水位变动、水淹时间和人为干扰是影响漓江湿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植被是地球上最为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为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对已发表记载有广西植被类型以及作者近60年来对广西植被的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按照《中国植被》一书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原则、单位和系统,编制成广西天然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和广西人工植被类型分类系统。【结果】广西天然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纲,26个植被型组,722个群系;广西人工植被分为5个植被型,20个植被亚型,298个群系(组合)。在722个天然植被类型中,森林植被类型占63%,竹林4%,灌丛10%,草丛6%,水生植被17%;在298个人工植被类型中,用材林占28%,经济果木林20%,城市园林植被29%,农作物植被17%,人工沼泽和水生植被6%。【结论】广西植被共有1020个类型(群系),是我国植被类型最丰富的省区,在全国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上海市7个行政区11个典型垃圾填埋场的植物群落,分析其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群落类型等指标,总结了垃圾填埋场的植被特征。结果表明:共记录有种子植物77科165属189种,含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和豆科,其他含较多种的科为锦葵科、唇形科和藜科,且单种科比例较高;植物区系以北温带分布比例最高,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植物种类以自然侵入的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多为人工栽植,偶见构树、朴树、桑树、苦楝等演替先锋种;群落类型可划分为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5种,群落结构一般缺少灌木层,乔木树种个体径级呈不连续分布。据此,应根据不同垃圾填埋场的植被现状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景观以及城市"森林岛"景观。  相似文献   

9.
应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对南京外秦淮河滨河绿地群落类型及功能特征进行的调查发现,南京外秦淮河滨河绿地共有木本植物46科57属84种(变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9种(变种),被子植物41科51属75种(变种)。依据主要木本植物种类及群落结构,将外秦淮河滨河绿地群落划分为6大类。分析认为,泥质河岸上构筑的植被群落不仅有利于河岸带生态功能的发挥,保存自然景观,而且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高、建造成本低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河岸带植被构建模式。6种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东西长干巷及水西门以下河岸植被群落相似性较高(相似系数均大于0.30),有必要丰富植物种类提高物种多样性,提高植被生态功能和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干旱河谷植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属干暖河谷,该区干旱河谷灌草丛植被分布于河面以上海拔高度2 000m以下的河床两侧山坡范围内,不同种类的灌丛分布断续,主要呈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很少呈均匀分布.灌木基本上为落叶种类,为适应恶劣的环境,灌木表现出一系列的趋同现象,如丛生、根深、叶小、具刺、被毛、低矮或匍匐的性状;群落层次和组成结构单一,群落类型具有多样性.该区有维管植物253种,隶属于57科178属,植物种类贫乏,有明显的重点科.种子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与热带成分有紧密的联系.植被具有荒漠化、半荒漠化性质,且程度在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地区。鉴于当前该地区植物区系复杂,植物调查薄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特选该区域开展研究。【方法】基于相关文献资料,整合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标本信息,完成该地区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并据此开展综合分析。【结果】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 118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187科、1 050属,科属以寡种占优势,但优势科属也较明显。该区野生种子植物184科,可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共97科,温带性质的共39科,种子植物热带性科和温带性科的比值约为2.5/1,在属级水平上,该区野生的1 028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24个变型,热带性属共736个,温带性属共219个,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的比值约为3.4/1。可见不管在科级还是属级水平都表明该地区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强烈的热带性质。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特有现象突出,该地区拥有294种广西特有植物;还有351种为石灰岩特有植物,占该地区总种数的11.51%,另外还有423种为石灰岩适宜植物,综合二者,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喜钙植物种类高达774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5.38%,而且这些特有植物集中于少数的几个科属内,科属优势明显。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包括11种Ⅰ级和18种Ⅱ级保护植物;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92种,兰科植物就多达261种,其余的31种;另外还有12种被列为全国极小种群保护野生植物。【结论】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特有现象突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该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对广西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广西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与类型结构现状,为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卫星遥感解译、数理统计相结合,研究和分析当前广西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区域分布和类型结构等现状和特征。【结果】广西自然保护区数量为77处,保护区陆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5.64%;地域分布上侧重于广西西部的百色市和崇左市,以及北部的桂林市,东部和南部偏少;类型有5种,结构上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结论】广西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偏少,面积偏小;地域分布上西部和北部较多,中部、东部和南部较少;类型结构上,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比例大,内陆湿地类型以及古生物遗迹等类型缺乏。  相似文献   

13.
化彬  蓝嘉川  招礼军 《广西科学》2018,25(2):212-216
【目的】了解南宁至友谊关(简称南友)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被的水文效应。【方法】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了8个不同地点的7种典型群落类型,对其植被枯落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三豆混播群落(S4)的枯落物蓄积量、吸水速率、有效拦蓄量均为最佳,分别为43.80t/hm~2、4 227g·kg~(-1)·h~(-1)、55.18t/hm~2,而木豆群落(S1)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高,分别达到2 832t/hm~2、283.2%。【结论】三豆混播群落是南友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类型中水土保持效应最均衡的群落配置,具有良好的生态水源涵养及保持的功能,可推广种植,以维护边坡植被和土壤的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外来入侵湿地植物,为中国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外来入侵种的控制和外来植物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生态类型、入侵途径、原产地以及危害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有189种,隶属47科93属,其中睡莲科种类最多,占12.16%;有意引入的种类有167种,无意引入的种类有22种,美洲是中国外来入侵种的主要来源地;恶性入侵种有9种,严重入侵种有10种,局部入侵种有4种,一般入侵种有23种和暂无危害种有143种。【结论】中国外来湿地维管束植物生活型上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生态类型上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且大多是由人为有意引入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野生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种群中植物种类、植物类型和植物群落的特征,为开展金花茶回归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金花茶回归样地,开展回归试验,实地调查样地的植物群落,对样地的土壤性质、植物种类、乔木层结构特征、灌木层结构特征、植物生态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2个金花茶回归样地的物种数均超过80种,胸径大于1cm的树种个体数超过250株;所有种类中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的种类多,两者的比例为87∶32,其中木本植物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为73∶14;植物种类中银柴(Aporosa chinensis)和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个体数量占绝对优势,分别为43株和40株。【结论】2个回归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乔灌层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比草本层多,且多为常绿树种,因乔灌层的树冠可为金花茶植物提供遮阴环境,这正好符合金花茶作为阴生树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备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综述广西红树林的植物及群落类型。广西北部湾的红树植物大家族里,共有真红树植物12种(其中外来种2种),半红树植物8种,广西的红树林群落类型可分为11个群系和若干群丛。据此,本文为广西海岸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河北南部山区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南部山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共包括5个植被型、29个群系,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暖温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样方调查,该区典型植被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约有178种,隶属于47科、126属,优势科有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等,优势属有蒿属、委陵菜属、苔草属等;该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种在该区植被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被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曾聪  李蕾鲜 《广西科学》2017,24(5):468-473
【目的】研究广西滨海红鳞蒲桃群落1986年和2012年两个时期的群落变化特征,为其保护、恢复和重建提供群落学基础。【方法】运用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对比分析1986年和2012年两个时间梯度红鳞蒲桃群落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点,初步掌握其群落变化特征。【结果】相对于25年前,红鳞蒲桃群落的优势种红鳞蒲桃的地位更加明显,由于边缘效应,群落物种丰富度总体上升。两个时间梯度的群落存在物种组成结构异质性,灌木层消失和增加的种类都较多,其异质性主要表现在灌木层上,其次为乔木层。【结论】25年间,广西滨海的红鳞蒲桃群落存在物种组成结构异质性,物种的替代和更迭无一定规律,但群落物种组成未发生质的变化,群落整体空间格局相对完好,仍保持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可为改造和建立广西海岸带防护林及其地带性植被提供群落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