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从有机合成化学的角度,按反应类型综述了五氯化铌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五氯化铌催化的反应主要涉及保护基团的形成和裂解、还原反应、成环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  相似文献   

2.
^13C化学位移与定位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元取代苯为基本模型,根据取代基对苯环间位仅有诱导效应的实验事实,并假定取代基对苯环间位和对位的诱导效应可视为相等,通过单取代苯13C化学位移计算了常见基团的诱导效应(RI)、共轭效应(RC)及电子效应(RE),进而根据电子效应强度(RE)值定量地表征了定位效应和苯环的活化与钝化  相似文献   

3.
从有机合成化学的角度,按反应类型综述了高氯酸镁作为Lewis酸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高氯酸镁在多种有机反应中表现出非常好的催化性能,其催化反应主要涉及保护基团的形成和裂解、氧化和还原反应、成环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邻、对位定位基一般为供电子基因使苯环活化,间位定位基是吸电子基因使苯环钝化的原则,提出由取代基的电荷分数确定取代基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Michael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是一种重要的形成碳碳键的反应.近年来,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被广泛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一系列双官能团有机催化剂在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并对其活化底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硫脲可与多种基团形成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双功能硫脲-胺催化剂可通过硫脲基团与亲电试剂形成氢键,胺部分则可通过形成氢键或烯胺两种方式活化亲核试剂,而硫脲与金鸡纳碱、二甲基氨基嘧啶、羟基等官能团形成的有机催化剂也可通过形成氢键实现对底物的双活化.  相似文献   

6.
<正>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该在合成上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因而其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中最早进行系统研究且较为透彻的一种.本文想就亲核取代反应的分类和现已提出的各种机理,作一概述.一、亲核取代反应的分类:这类反应是指连结在饱和碳原子上的一个基团 L 被另一个基团 N_u 所取代的过程。在其反  相似文献   

7.
以N-(8-喹啉基)丙酰胺和取代碘苯为原料,通过钯催化的碳氢键活化与分子内胺化直接有效地合成β-内酰胺化合物.五氟碘苯在分子内关环形成C-N键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优化反应下研究底物适用范围发现,带不同给电子和吸电子取代基团的碘苯都能较好地发生反应,以低到中等的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此串联环化反应的发现对快速构建β-内酰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硝基苯化合物对聚对苯撑乙炔基咔唑荧光淬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二甲氧基对苯二乙炔和3,6-二碘-9-戊基咔唑为单体,采用Sonogashira偶合反应合成了含有咔唑基团的聚对苯撑乙炔基咔唑(P).硝基苯衍生物对该聚合物的荧光淬灭实验结果表明,当对位取代基团不同时,取代基的推电子能力越强对聚合物P的淬灭效率越高;对相同取代基的淬灭剂而言,邻、对位取代时的淬灭效率明显高于间位取代化合物.淬灭剂是与P通过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而使处于激发态的P分子链发生能量转移的,淬灭剂对P荧光的淬灭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升高.  相似文献   

9.
一、定位规律苯的一元取代物所起的取代反应,根据大量实验事实归纳出来下面的定位规律: 1.在苯环上新导入取代基的位置主要由原有取代基来决定。 2.可以把取代基分为两类:第一类取代基使新导入的基进入邻位和对位,并且使取代反应易于进行(卤素例外);第二类取代基使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间位,并且使取代反应难于进行。属于第一类取代基有: OH,OR,OCOR,SH,SR,NH_2,NHR,NR_2, NHCOR,CH_3,  相似文献   

10.
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氯化铁能有效催化邻炔基苯甲酸酯环化反应合成3-取代的异香豆素.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结构底物对反应的容忍性.通过熔点测定、GC-MSI、R和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检测,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FeCl3的用量为50 mol%,以1,2-二氯乙烷作溶剂,在反应温度80℃的最佳条件下,邻苯乙炔基苯甲酸酯环化反应合成3-苯基异香豆素的产率高达96%.通过取代基对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苯环上和炔烃上的官能团都不会影响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底物的苯环上具有吸电子基团的产率要明显高于供电子基团,反应底物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该催化体系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将有机化学前沿结合有机化学相关理论与知识点导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并以环丙烷的性质为例,例举了环丙烷的加氢反应、与氯化氢加成反应以及开环环加成反应前沿研究成果与教材经典理论的异同。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科前沿结合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导向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相关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经典的Reimer-Tiemann(简称R-T)反应主要产物为邻位羟基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对位羟基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为次要产物,其量甚少。用β-环糊精催化Reimer-Tiemann反应时,对位选择性可达100%。本文研究了用β-环糊精交联树脂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取代基效应是有机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基效应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作用方式,对于学习有机化学及应用有机化学知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及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国内外各教材都有详细解释[1-6],但对初学者来说,共振论似乎难以理解;对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来说,供电子基能增加苯环的电行密度,吸电子基能降低苯环的电荷密度,觉得解释还不够明确。根据经典理论,价电子是严格遵循以自族方向相反成对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转。分子内电荷密度的改变,应该不违背这一原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笔者根据在教学中的体会,谈点看法。1邻对位定位基按照这类取代基的结构特点,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1含未共用电子对又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属这一类型的基团…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适合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的四组分一锅法合成实验。分别在Et3N和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催化下,用乙酰乙酸甲酯(或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丙二腈等四组分经一锅反应生成了多取代吡喃[2,3-c]吡唑。该合成实验涉及的多组分一锅法反应具有原料廉价、装置简易、操作简单、产率较高、反应完成时间短等优点。该实验在有机化学实验或开放型实验中具有较好的的理论与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硝基烯烃是有机化学常见的亲电试剂,其合成方法以硝基烷烃和醛发生Nitro-Aldol反应再进行消除得到,而多取代的硝基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是含季碳的化合物.因此多取代的硝基烯烃的合成方法还不多见.本文以吲哚和硝基甲烷为起始原料,通过吲哚的亲电取代反应、N-酰化反应、Henry反应、消除反应,以较好的收率合成了具有三氟甲基和吲哚基团的三取代硝基烯烃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加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缩短教学与实际应用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与现代制药企业对技术人才要求之间的差距,指出目前教材和教学当中存在的与企业要求不相一致之处.提出了有机化学教材和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设性意见.认为选取现代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容作为教材,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提高教师的有机化学知识到现代水平,增加学生实践时间以及扩大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际应用的眼界,通过网络扩大学生对现代有机化学知识的了解,才有利于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有机化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羰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和石油化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发展了烯烃过渡金属有机膦络合物催化低压一步合成伯醇(如丁(辛)醇)的新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反应动力学机理、反应典型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应用量子化学中的相关键参数探讨了该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活化规律和量子化学行为,并给予合理的理论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