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中设置的新专业。其中,结合普通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从地理科学类专业建设实践的视角,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科性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思考,以供普通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广而不精的特点,因此在新形势下该专业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本研究以合肥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为例,分析现行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合肥学院校情及新形势下国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和路径,重点凸显地理信息技术、规划制图技术和地理数学方法等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契合地方性、应用型、创新型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教学的研究思路,希望通过对课程教学的探讨和研究,为以后相关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提出了素质教育“五项工程”。2012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重新调整,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万方科技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及师资结构,决定重点建设人文地理与城乡专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抓住专业调整的机遇,此次修订尝试将素质教育“五项工程”纳入培养计划,以期适应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关于“资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有研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更重要的是针对“资环专业”的问题,进行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效果.因此,本文是对作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资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介绍和总结,包括在对“资环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等,希望能为我国“资环专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前沿性的特点,适合通过双语课堂以强化训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英语思维,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该文在阐述"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领域的具体应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几点体会,以期为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面临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的问题.基于2013-2019年CNKI中133篇有关此专业的教改论文和不同院校的培养方案,揭示了该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西南大学新版培养方案为例,提出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研究表明: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同质化现象、广度大深度小,未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实践课的比重偏低,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院校需加强地理学与原规划学的课程融合,适度调整专业课程,凸显时代特色;同时还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复合型教师队伍和课程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中,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削弱了当代大学生作为城乡规划师,尤其是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观念。传统村落不仅需要保护其物质外壳,更需要尊重和认同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因此我们需要"德育"的回归去重建传统村落保护人才的"德",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人才丢失的"乡愁",建立基于"德育"的城乡规划专业传统村落保护人才培养模式,让诗化的村落"化"人,让人生的诗化"化"村。  相似文献   

9.
卢海军  邓琳  于嘉 《科技资讯》2013,(31):169-170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必须紧跟实践发展,以适应社会对规划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和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背景,探讨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改革思路和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建设、以及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及其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依然是薄弱环节.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及其构成入手,以西南大学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不足,并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培养评价等方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及其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依然是薄弱环节.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及其构成入手,以西南大学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不足,并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培养评价等方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现状,依据2012年国家教育部新颁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湖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从新专业建设、不同学校专业发展与教学、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科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院校开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设想和模块构建.  相似文献   

13.
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人才培养的定位及能力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组成,设置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现代模具技术发展,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能认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生产管理知识.同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艳华 《科技信息》2010,(20):I0378-I0378
针对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和实际,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堂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出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实施措施,包括课程实习实训教学模式、科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模式以及双师型教学模式,以供普通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工程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然而,我国本科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及素质培养的问题.结合广东光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广东工业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当中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该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是其他领域的4倍。培养出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针对实际岗位技能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教学管理系统为载体,探索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以教学车间为载体,探索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探索将工程实施、专业教学、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