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含石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油废水COD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两段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陕西某油田经过滤后的含油废水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BAF在不同气水比、不同COD进水浓度、不同水力负荷以及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等工况运行的效果,对影响曝气生物滤池系统好氧段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和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2.
双层滤料生物滤池去除城市污水中CODCr和NH3-N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炉渣-沸石双层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中CODCr和NH3-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滤池中两种滤料显示出良好的互补性,滤池对CODCr和NH3-N的去除率稳定;污染冲击负荷对滤池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小;最优滤池运行参数为气水比2∶1,水力停留时间12 h,反冲洗周期5-6 d;反冲洗后需稳定12 h滤池的处理效率方能恢复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
针对福州市某水厂原传统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氨氮,出厂水氨氮不能稳定达标的情况,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处理工艺对水厂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了臭氧投加量、水温、臭氧接触室气水比、活性炭滤池空床停留时间(EBCT)、流向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氨氮浓度为0.6~2.0 mg·L-1的微污染水源水质,最佳的臭氧投加量为2 mg·L-1;且当水温为16~24℃,臭氧接触室气水比为5∶3∶2,EBCT为15 min时,氨氮的去除效果在75%以上;此外,与下向流工艺相比,上向流工艺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以高炉瓦斯灰为主要原料、粘土和硅酸钠作为添加剂制备曝气生物滤池填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高炉瓦斯灰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高炉瓦斯灰、粘土、硅酸钠质量分数分别为79%,15%,6%,烧制温度为600℃. 该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具有密度较小、强度较大、比表面较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酱油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h、气水比6∶1、滤层高度为100cm的情况下,COD的去除率达到70.3%,NH3-N的去除率达到74%,色度的去除率达到60%,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利用高炉瓦斯灰制备曝气生物滤池填料,为高炉瓦斯灰的资源化利用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啤酒工业废水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试验,探讨了废水停留时间、废水进水浓度及气水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有效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优势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车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优势菌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对洗车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改善出水颜色和气味.常温下水力停留时间为4h,气水比为50,污泥浓度为3500mg/L时,化学需氧量的降低几乎全部由生物系统完成,以利于减少膜污染,延长膜寿命.将优势苗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生物处理与膜分离工艺的优势,促进膜生物反应器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解-UNITANK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工序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厌氧水解和UNITANK反应器结合组成厌氧水解-UNITANK工艺用于制药有机废水的处理.厌氧水解工序主要完成对有机物的水解,达到初步降解有机物的目的.水解出水进UNITANK反应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厌氧水解-UNITANK工艺处理后出水经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使废水得到净化.本试验从温度、停留时间等方面初步探索了厌氧水解反应器及UNITANK反应器的最佳工艺参数与条件.试验得出,厌氧水解适宜温度为25~30℃,最佳停留时间为12 h;UNITANK反应器的最佳温度为20℃,最佳停留时间为90 h.  相似文献   

8.
王榕  曾常华 《江西科学》2012,30(4):520-524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IOFOR)工艺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废水进行处理。经工程实践总结出曝气生物滤池(BIOFOR)在挂膜阶段和运行阶段对废水氨氮和COD等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同时总结出工艺在处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废水运行时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讨论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并说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路线对污染的控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提出臭氧氧化法作为炼油厂废水深度处理、控制污染的方法。为了探求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的规律和效果,我们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两部分。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对东方红炼油厂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和浮选池出水进行了单级和多级接触反应柱在不同接触柱高度、不同接触时间下采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以取得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法作为炼油厂废水的三级处理,对炼油废水的主要水质指标:酚、油、硫、色、化学需氧量等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方法。不经生物处理而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浮选池出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说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取代生物处理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减压蒸馏对炼油污水进行处理,讨论了蒸馏温度、白土投加量对炼油污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白土辅助减压蒸馏工艺对炼油厂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经过该工艺处理,炼油厂废水COD从1809.5 mg/L降到60 mg/L,去除率高达97%,可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连铸中间包底吹气过程水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宝钢集团梅山钢厂1台连铸中间包为原型,采用自行设计的吹气装置于底部吹气,用水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吹气对中间包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部吹气显著地改变了中间包内的流体流动特征;当不吹气时,通过上挡板下部的液流以层流形式贴近中间包的底部流动,然后从出口直接流出,在中间包的停留时间较短,死区体积较大,不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吹气以后,上升的气流起到了气幕挡墙的作用,通过上挡板下部的液流,被上升的气流抬起,贴近液面流动;吹气有利于增加平均停留时间,缩小中间包的死区体积,此外,上升的气流对中间包的液流具有一定的清洗作用,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吹气用于中间包去夹杂过程,不需要较大气体流量。在气体流量相同时,在水模型实验装置中3个位置吹气对中间包的平均停留时间、中间包的死区体积分数、最短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大致相同,但总体上,中间位置的吹气效果要好于其他2个位置的吹气效果。  相似文献   

12.
深盆气藏是一种有别于常规气藏的特殊气体聚集类型,在靠近盆地中心的下倾部位致密砂岩内聚气、而在上倾方向渗透性较好的砂岩中含水,并且具有异常压力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深盆气的聚集是一种动态的气、水驱替过程,深盆气藏的异常压力特征也是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气、水流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当气体供应速率大于散失速率时为气排水的过程,气、水同向流动,此时气藏表现为超压异常;当气体供应速率小于散失速率时为水排气过程,气、水逆向流动,此时气藏表现为低压异常。供气速率的自然变化导致深盆气的演化过程表现为静压→超压→低压→静压的压力变化过程,伴随着这一压力变化过程的含水饱和度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大面积致密砂岩的存在、砂岩的低渗透性以及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都是形成深盆气藏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快滤池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并对滤池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快滤池对进水水质有良好适应性,除卫生学指标外,其出水绝大部分时间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生物快滤池法宜采用下列参数:逐渐增加进水流量的自然启动:2~3mm的陶粒滤料;滤层厚度2 000 mm;上向流过滤:滤速3.2~6.4m/h;过滤周期24~120h,平均为72 h;气水比控制在(1—2):1之间;气水联合反冲洗。  相似文献   

14.
The slightly polluted wastewater from oil refinery contains some COD, oil pollutants and suspended solids (SS). A small-scale fixed film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process was used to treat the wastewater. The influences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air/water volume flow ratio and backwashing cycle on treatment efficienc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the BAF process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HRT of 1.0 h, the air/water volume flow ratio of about 5 : 1 and the backwashing cycle of every 4-7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oil pollutants and SS was 84.5%, 94.0% and 83.4%,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COD, oil pollutants and SS was 12.5, 0.27, 14.5 mg·L^-1,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AF process is a sui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method to treat the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5.
对垂直井筒不同水气比和含砂体积分数下的气水砂三相流动机制及气水携砂能力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单相气体携砂和气水携砂临界流速与砂粒径的定量关系和规律。根据试验数据揭示的气液携砂机制,建立不产水和产水气井的临界携砂流速模型,用于预测给定生产条件下的携砂条件和携砂能力,并提出考虑井筒携砂的新型气井综合协调曲线用于实际气井工况分析和制度调整。结果表明:一旦气井见水,气井携砂能力将比不产水条件下严重降低,气体流速和水气比是控制携砂动态的主要因素;随着水气比从零开始升高,流型依次为无携砂现象的泥状流、具有携砂能力的环雾流、段塞流,以及其他相同水气比条件下的气水两相流型;气液两相流要达到携砂条件,气体流速必须达到携液流速,并且液相流速要达到基本的单相液体携砂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改性河砂为除锰滤料,对模拟地下水进行过滤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pH值、溶解氧含量、Mn2+质量浓度等对除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24min、溶解氧为7mg/L、中性及弱碱性、原水Mn2+质量浓度不大于2mg/L等条件下,改性河砂过滤可使出水Mn2+质量浓度持续稳定在0.1mg/L以下,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通过对改性河砂表面滤膜的电镜扫描和X射线能谱分析,初步确定了改性河砂表面滤膜对除锰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机理为吸附和自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BR)法和共代谢理论,利用白腐真菌对含有木质素的造纸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样的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共代谢作用下好氧处理的COD去除率远高于单纯好氧生物处理COD去除率,可提高30%左右.原水的投加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在根据实际用水水质选定碳源后,在碳源和氮磷营养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共代谢降解过程能得到明显的促进,其处理效果高于碳源和氮磷营养物质单独存在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应用遗传毒性测试评价不同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对长江原水、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砂滤池)出水、强化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生物强化活性滤池)出水和生物活性炭工艺(混凝+沉淀+砂滤+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进行遗传毒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样浓度为0.13~1.00 L/皿时,长江原水、常规工艺出水和强化常规工艺出水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则不能达到类似效果;长江原水、常规工艺出水和强化常规工艺出水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并分别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而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仅在浓度为0.5 L/皿(相当于原水体积)时引起DNA损伤.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可有效应用于不同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Inmodernengineeringapplications,filtrationhasbecomeawidelyusedwater treatmentprocessintheproductionofpotablewaterandinwastewatertreatment.Theapplicationoffiltersindrinkingwatertreatmenthasalongtradition ,thedesignandtheoperationarebasedon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