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实质上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实现高职院校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力量,是一种以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为导向的课程创生能力。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基于个体活动三要素的“认知+实践+反思评价”能力结构,基于课程系统要素的能力结构,基于课程思政内容的能力结构。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发展路径如下:课程本质观重塑是其发展的观念基础,课程思政意识的形成是其发展的自觉心向,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力是其发展的生长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呈现技巧是其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教师自身的师德魅力是其发展的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对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其他各类课程教师起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思政素养提升的导学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助力者的作用。由于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重要性认知不到位,加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处于缺位状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建立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协作的机制,以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筑牢"课程思政"根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目前高职高专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职业心理的现状、思政课教师的自我发展调查等四个方面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提出提高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文化技能过硬和思想素质过硬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这给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承担大学生素质培养任务的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是势在必然。我国当前思政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教师目前的素质现状、思政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并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快速提高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路径,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工科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师生认知偏差、课程德育目标缺位、思政元素挖掘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从纠正师生认知偏差、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德育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在工科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建本科院校思政教师专业发展与校园道德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种种原因导致思政教师专业发展受限。该文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态度、专业素养进行评价,并针对当前思政教师面临的专业任务繁重、缺乏社会支持等困境,提出通过政府、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给思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解决当前思政教师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专业课推进课程思政优势明显。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包括全方位育人,强化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目标的设置;根植学科特色,开发与整合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精准切入,润物无声地渗透思政教育资源;同向同行,实现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立足实践,建立多元化的专业课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政育人在“大思政”格局的引领下成效明显,但影响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的一些个别或普遍性问题仍然存在。推动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既有的“大思政”格局,并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持续实现思政育人理论和实践创新。首先界定了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结构,其次分析了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和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对高校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思政+专业”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着眼于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探索。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是着力点,德育与智育互融共进是生长点,精准思政是切入点。通过思政课对接专业群,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具有专业群特点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上,实施思政课“一专业群一策”;教学模式上,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师资上,形成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多元协同机制。提升思政课与专业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上的结合,形成全方位育人协同效应,深化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探索,丰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阻滞性因素,它是指教师没能遵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当行为.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欠缺,其科研意识与动力不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不到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采用单一的"理论—理论"教学模式、违反政治纪律、简单说教和硬性注入等问题行为.对此,必须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以及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等途径给予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切实提高管理类专业的育人水准,高校要加强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来说,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解决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不足、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应围绕精准把脉学情、精研课程内容、精妙传导教学、精细反馈评价四个方面,全面提升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使立德树人贯穿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课程思政探讨,已涵盖大学英语教学诸方面。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良性互动尚不明显,这在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上已有明显反映。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就必须注重教材文化构建,传播正能量;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文化自信;着力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整合,拓展教学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3.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在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在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方面融合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有效应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教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杨颖  于兰  王石磊 《科技信息》2012,(32):64-65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从思政课课程价值、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思政课教学方式及资源使用、实践教学四方面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以便及时发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我院院情和学生学情的思政课教改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中面临新的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业务素养和高尚的道德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现实问题,部分高校对数字教育时代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思政课教师自身对提升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科学规划培训机制、优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教师必须从政治、业务、道德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在学分制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线教师的优势,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机制进行探索和研究,找出其问题和不足,建构适合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新型考核机制,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先行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所介绍的是地球的整体知识。在该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和专业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概论”课程思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南。教师德育意识的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包括三个方面:坚持广泛的人文阅读,努力提升教师德育能力;加强教学研究,挖掘出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格局和大视野,强化科技报国担当,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出发,分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缺少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模式、思政元素植入简单、缺乏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构建“双课堂”课程思政模式、优化课程思政元素供给、建立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体系等优化策略,可提升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9.
综合类英语课程思政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综合类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囿于课文而未充分关注教材中其他模块内容和教材外融媒体资料,对思政元素的运用限于举例而缺少综合考察,导致思政元素的挖掘渠道单一,思政元素的运用不成体系。因此,基于对思政元素挖掘的理据、思政元素挖掘与运用的一般性原则,教师可通过导入材料、课文、练习、融媒体资料多渠道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活动类型、呈现方式和时空渠道多维度运用思政元素,更加有效地进行综合类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回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有现实指导意义.“地貌学”是高校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生态文明观与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综合思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政内容,且能和学生的思政教育高度契合.本文以“地貌学”为例,依托“地貌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探讨“地貌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