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辽河坨子里渣油加氢残渣的延迟焦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焦化装置上,研究了辽河坨子里渣油加氢残渣的焦化性能和产物分布规律,以及加氢试验条件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加氢残渣焦化产物的分布和性质略有差别。焦化液体总收率只有39%~44%,焦炭收率高达43%~48%;焦化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的安定性较差,氮含量较高,需要进一步加氢精制;焦化蜡油的氮含量高,不是良好的催化裂化原料,焦炭只能用作工业燃料。随着加氢反应温度的升高,加氢残渣焦化产物中的汽油和柴油馏分的收率降低,液体总收率也降低,而焦化气体和蜡油的收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小型焦化装置上 ,研究了克拉玛依炼油厂稠油常压渣油加氢残渣的焦化性能和焦化产物的分布规律 ,同时分析了将其作为稠油减渣焦化的调和进料时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氢残渣焦化液体收率只有5 3%~ 5 9% ,焦炭收率高达 2 7%~ 34% ,液体产物的氮含量较高 ,焦炭中的硫、氮含量和灰分都很高 ,焦炭中富集了焦化原料中 39%~ 5 0 %的硫和 81%~ 85 %的氮 ;加氢残渣不适于单独作为焦化的进料 ;稠油减渣中调入 10 %加氢残渣生产的焦炭仍能满足 3号B类石油焦的要求 ,且产物中的汽油、柴油馏分收率变化不大 ,产物中的硫、氮分布与稠油减渣焦化产物中的硫、氮分布相差也不大。  相似文献   

3.
在小型焦化装置上,研究了克拉玛依炼油厂稠油常压渣油加氢残渣的焦化性能和焦化产物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将其作为稠油减渣焦化的调和进料时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残渣焦化液体收率只有53%~59%,焦炭收率高达27%~34%,液体产物的氮含量较高,焦炭中的硫、氮含量和灰分都很高,焦炭中富集了焦化原料中39%~50%的硫和81%~85%的氮;加氢残渣不适于单独作为焦化的进料;稠油减渣中调入:10%加氢残渣生产的焦炭仍能满足3号B类石油焦的要求,且产物中的汽油、柴油馏分收率变化不大,产物中的硫、氮分布与稠油减渣焦化产物中的硫、氮分布相差也不大。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延迟焦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热解技术,其中生物质颗粒在渣油中的传热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本文构建了生物质颗粒在渣油延迟焦化过程中的传热模型,采用节点数值解法考察了颗粒半径、渣油升温速率以及生物质颗粒与渣油的表面换热系数对颗粒温差的影响,并分析了颗粒内部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内部最大温差与颗粒半径的平方和渣油升温速率成正比,颗粒壁面与渣油温差和换热系数成反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单家寺混合稠油减压渣油的焦化特性,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结果表明,焦炭和气体产率高,液体产品收率低,焦炭的硫含量低,但灰分含量高达0.8%,仅能满足3号A石油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特制静态实验设备上进行了实验,得到了焦炭产率数据,并与热重实验、康式残炭分析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实验焦炭产率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因此静态实验焦炭产率数据可作为焦化原料生焦特性的快速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油品交易市场对于石化产品和车用燃油的需求呈现出空前的热情,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原油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为了保障工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正常需求,我国的原油大量依靠进口。在这种形势下,渣油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组分构成我们可以看到:渣油中含有大量的硫、氮、重金属等有害杂质,而以国内现有的炼油技术水平,为了使渣油达到催化裂化等二次加工工艺条件,并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要求,渣油加氢工艺是处理渣油最有效的工艺方案,其能够较为彻底的祛除渣油中硫、氮及残炭等杂质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从对渣油加氢工艺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入手,介绍了当前几种常见的加氢工艺流程,并对渣油加氢工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9.
渣油馏分在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胜利油田孤岛减压渣油(GDVR)及其经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SFEF)得到的若干窄馏分为原料,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渣油馏分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和温度以及加入稀释剂可显著影响渣油馏分的吸附特性,渣油馏分存在饱和吸附状态;渣油馏分中的大分子可强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并构成吸附炭;根据燃烧难易程度可将吸附炭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两种,前者燃烧放热集中在350℃左右,后者在480℃左右。本文还提出了吸附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和固体核磁(13C NMR)等方法,研究渣油加氢脱金属过程中积炭在催化剂上的沉积类型、沉积过程及其结构演变.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炭可明显地分辩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炭,即致密炭和疏松炭.在整个渣油加氢脱金属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积炭结构逐步由富脂肪型炭向芳香型炭转变,积炭的前后沉积模式存在明显的“先快后慢”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将辽河欢喜岭稠油的减压渣油在380~430℃的反应温度下进行热转化。讨论了裂化反应转化率和缩合反应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考察了裂化残渣油随反应深度增加时组成结构的变化,并用改进的B-L法计算出裂化残渣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采用液-固色谱法将裂化残渣油进行了六组分分离,考察了各组分在热转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对裂化残渣油及其n-C_5 可溶质进行了粘度、密度和残炭等物性分析。研究了辽河欢喜岭稠油减压渣油的热转化反应动力学,并计算了它们的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单家寺混合稠油减压渣油的焦化特性,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结果表明,焦炭和气体产率高,液体产品收率低,焦炭的硫含量低。但灰分含量高达0.8%,仅能满足3号A石油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惰性气氛条件下,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技术对胜利减压渣油萃取精密分馏13个窄馏分中的5个窄馏分进行了非等温热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初步考察,获得了其热稳定性顺序、剧烈分解温度区间、热反应速率峰值及对应的峰值温度等热反应基本特征。采用分段一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确定了各窄馏分在两个温区内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属浴急速升温加热反应原料和在冷水中对反应残渣油急冷的方法,对孤岛减压渣油和南京焦化渣油在400~440℃条件下的裂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热转化动力学模型.这种金属浴反应器温度稳定、热容量大、传热速率高,优于电加热法.试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管式加热炉工艺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时间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基础上,开展沉积微相分析,研究储层结构特征和储层的宏观连通关系。然后分析储层成岩作用和非均质特征,划分出成岩储集相和岩石物理相。细分储层渗流屏障类型和研究其分布规律,确定流动单元,最后建立流动单元分布模型。研究表明温米油田三间房组含油储层可细分为4类流动单元,它既表征出了液体流动特征(快慢、方向、部位),又为井位调整,生产动态控制及挖潜等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以确保油田的稳产,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8砂组为例,进行了微型构造形态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的微构造类型主要为小鼻状构造,是由于受右行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利用测井多井解释结果分析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微型构造对油井的生产起着控制作用,在其顶部翼部是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区聚合物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矿场聚合物驱油开采特征,探讨了聚合物驱油规律,并对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参数,注入时机,流体粘度和聚合物窜流等是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应提高聚合物溶液与原油的粘度比,选择有利的注聚油藏,加强注聚前准备和注聚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燕山地区中—上元古界有大量石油显示。本文主要分析了该地区油苗和油源岩的地化特征,通过油—岩对比进一步证实了油苗的原生性,并指出铁岭组油苗主要来源于铁岭组灰岩。研究表明,该地区中—上元古界油苗是世界上层位最古老的原生液态石油之一,而且该地区有着良好的找油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等多种技术手段 ,结合矿场聚合物驱油开采特征 ,探讨了聚合物驱油规律 ,并对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注入参数、储层参数、注入时机、流体粘度和聚合物窜流等是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 ,应提高聚合物溶液与原油的粘度比 ,选择有利的注聚油藏 ,加强注聚前准备和注聚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