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辫状河储层构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以羊三木油田羊三断块馆二上段为例,提出了辫状河砂体储层构型的研究方法,即基于辫状河露头及现代沉积原形模型,应用动、静态资料在井间识别单个心滩坝砂体,进行井间构型预测,建立构型三维展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心滩坝厚砂层内部存在次级界面,与界面伴生的夹层在心滩坝中心分布不稳定,剩余油往往富集于砂体顶部,而夹层在心滩坝两翼较为稳定,致使剩余油富集于被夹层分隔的某些相对均质段.  相似文献   

2.
以埕东油田西区馆陶组下段辫状河砂体为例,利用动、静态资料分别在单井纵向上和井间识别单期次心滩砂体,构造心滩内部夹层和垂积体的空间展布模型。根据夹层的产状,将夹层的分布模式划分为水平式、斜列式和对称式3种。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称式夹层分布特征设计实验模型,采用水驱油物理模拟手段,分析心滩内部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夹层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且受到注采井射孔段位置、夹层的水平延伸范围及注采井与夹层的匹配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心滩储层内部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储层的内部构型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本文主要利用岩芯和测井资料,以落淤层的精细刻画为突破口,通过解剖砂体内部结构单元,对高尚堡油田高浅南区馆陶组辫状河心滩储层进行了内部构型分析。从沉积规律分析入手,总结了心滩的内部构型模式,提出将心滩横向分为头部、尾部、翼部和主体 4 部分,纵向分为垂积体、落淤层和垂积面 3 类构型要素。高浅南区馆陶组辫状河心滩储层的落淤层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且在心滩头部落淤层发育很少或不发育,分布于心滩尾部的落淤层则呈小角度状产出,平均倾角为 0.8°,分布于心滩翼部的落淤层的倾角较大,平均为 4°;垂积体厚度一般为 0.8∼3.6 m,平均为 1.7 m,具有横向变化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东部老油田新近系河流相油藏大部分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现状,选取典型砂质辫状河沉积区羊三木油田,密闭取心与测井相结合,开展密井网区储层构型刻画。结果显示研究区发育心滩、辫状河道、溢岸沉积和泛滥平原4种4级储层构型单元。心滩内部发育泥砾型和落淤层型2类3级构型界面。泥砾在5级和3级构型界面处均有发育,但厚度不同,当泥砾层厚 0. 3 m时位于5级界面,厚度0. 3 m时一般位于3级界面。解剖了研究区心滩平面结构,指出滩头、滩主体、滩尾和滩翼不同部位的落淤层发育差异。结合岩心、测井及现代沉积,建立了研究区4级和3级储层构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景星  李钧  王泽  龚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9):8148-8161
孤岛油田南区馆5-6砂层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的沉积微相有心滩、河道充填及溢岸砂。因河道频繁迁移摆动,砂体之间相互切叠,导致砂体内部构型复杂多变,严重制约了油田后续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剩余油挖潜,迫切需要开展构型的精细解剖,深化对单砂体的叠置关系及分布规律的认识。采用储层构型分析方法将辫状河砂体划分为6个构型级次,重点对单一辫流带级次、心滩及其内部级次进行构型解剖。依据河道砂体在垂向上切叠模式的差异,对辫状河道进行垂向分期。利用河间沉积、河道顶部高程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横向上对单一辫状河道进行侧向划界。在经验公式的约束下,利用测井响应特征、相对高程、剖面形态、落淤层产状的差异,准确识别心滩位置和形态。对单一辫流带和心滩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稀井网条件下的单砂体识别经验公式。选取密井网井区典型的心滩进行实例解剖,分析不同类型心滩的沉积作用、厚度变化、发育位置和内部落淤层展布特征的差异,以期为不同类型心滩的判别和具有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平面上将心滩分为滩头、滩尾、滩翼和滩中等4个部分,垂向上将心滩序列划分出垂向加积体、落淤层、侧向加积体、垂向加积面和侧向加积面等5种结构,认为"三体两面"为心滩垂向序列的典型内部结构,落淤层和侧积体是影响心滩内部存在较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落淤层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等3种类型,是心滩内部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侧积体与围岩性质差异较大,侧积体的存在加剧心滩内部的非均质性。心滩内部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落淤层发育的滩尾、滩中和侧积体发育的滩翼剩余油较为富集,而注采井和落淤层的匹配程度对剩余油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议注水井应该分布在心滩的滩头位置,而采油井应在心滩的滩尾、滩中和滩翼位置。  相似文献   

7.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是影响开发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对剩余油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基于河流相建筑结构分析理论,在辫状河沉积模式指导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开发角度对砂体内部结构进行精细解剖,识别和确定出辫状河道、心滩坝、废弃河道和落淤层等结构要素,弄清各级次、各期次结构要素的接触关系,完成辫状河储层内部结构的精细表征;基于内部结构表征成果,结合不同时期水淹层测井解释结果和生产动态资料,恢复不同开发调整时期的水淹特征,动态表征辫状河储层内部结构控制下的水淹过程,并依据小井距密闭取芯井精细水洗结果验证,总结不同储层结构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结果表明,辫状河储层整体以高含水为主,水淹呈不均匀立体式、随机式特征,不具有分段水淹的特点,未水淹部位分布非常零散,局部物性变差部位、落淤层和低渗屏障遮挡部位直接控制了剩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通过露头实测、精细解剖与岩相分析等方法,结合岩石薄片与物性资料,对山西保德扒楼沟剖面二叠系山西组辫状河砂体的构型与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主要发育河道和心滩2种成因砂体,河道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t,心滩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m-M-Sm-Sp-M-Sp或Ge-Sm-St-Sm-St-Sp-M-Sp;辫状河砂体可划分为5级构型单元,由小到大分别是层系、层系组、心滩/河道增生单元、心滩/辫状河道、单期河道,河道砂体由多个增生单元在垂向上加积构成,心滩砂体由多个增生单元与串沟砂体在垂向上加积构成,内部发育泥质夹层;心滩砂体物性优于河道砂体,非均质性相对较弱,整体可以作为优质储层,而河道砂体仅在靠近河心的部位物性较好,可作为优质储层;心滩砂体内规模较大的泥质夹层附近和河道砂体的边部及中上部可聚集剩余油,且心滩砂体内剩余油储量相对河道砂体较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式预测”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对萨北油田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辫状河砂体构型模式、夹层类型和夹层延伸规模进行了精细描述。建立了适合萨北油田辫状河砂体的“叠覆泛砂体”构型沉积模式,根据构型沉积模式把砂体内部夹层分为3种类型,确定了垂直水流方向夹层空间延伸规模。采用基于目标的算法建立了砂体内部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总结出高含水后期辫状河砂体内部呈现低未水淹部位少、剩余油潜力较小的基本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砂体内部夹层空间延伸长度90~140m,总体呈水平分布,层内低未水淹部位少于10%。利用层内机械和化学堵水技术对19口油井进行了细分堵水,取得较好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后期层内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砂体内部构型控着流体渗流,影响开发效果。针对三角洲平原高弯度分流河道砂体,以夹层为切入点,通过岩心、测井、成像测井、密井网解剖等方法提取夹层构型参数(倾向、倾角、规模)。其中,夹层平面延伸长度为22~41m,平面夹层间隔6.8~16.5m。高弯度分流河道砂体以侧积夹层(4级构型界面)为构型格架。建立了侧积体沉积迭式:平面以废弃河道拐点为轨迹交点,向废弃河道方向曲率逐渐减小,终止于废弃河道。此构型对油田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含水期曲流河点坝内部结构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对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两个研究层进行河流演化过程重塑及点坝内部解剖.首先根据砂体厚度以及砂体测井响应识别单一河道,再根据不同单河道中废弃河道最终位置,分析河流的摆动过程,重塑河流演化过程和迁移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刻画点坝内侧积体及夹层属性,综合水淹资料和岩石薄片资料对点坝内剩余油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点坝内有两种特殊侧积体,一种是“封闭式”侧积体,另一种是“半通式”侧积体,两种侧积体都具有良好的夹层起屏蔽作用,油气在其中聚集难以被驱替,是点坝内主要剩余油来源.  相似文献   

12.
月球和火星内部结构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以河流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沉积、露头调查为依据,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测井资料和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方法对孤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孤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储层可划分为十个层次,并将储层精细解剖到第七层次,识别出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等七种建筑结构要素。在储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以单一河道砂体追溯为核心建立单砂体建筑结构模型的方法,并探讨了这种地质结构模型对于油田开发挖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设计出一种在不损害油管柱机械强度和结构的情况下测量油管柱内压和轴力的两分量传感器 ,并且设计了相应的硬件测量电路。由于该传感器不需要在油管柱上打孔取压 ,从而保证了油管柱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在测量时不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这对于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及时掌握油管柱的受力情况及优化采油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设计出一种在不损害油管柱机械强度和结构的情况下测量油管柱内压和轴力的两分量传感器,并且设计了相应的硬件测量电路。由于该传感器不需要在油管柱上打孔取压,从而保证了油管柱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在测量时不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这对于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及时掌握油管柱的受力情况及优化采油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测井、生产测试等静态和动态资料,从多层次、多角度逐级揭示了平方王油田沙四中滩坝沉积特点。从层内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平面非均质这三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入手,探讨了滩坝相低渗透油藏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地质特征及其对水驱油开发和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层间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层厚度及垂向的剩余油分布;平面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面积和平面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密度法和光学双折射法等,研究了山西胡麻和东北亚麻的组织形态结构、大分子聚集态结构和结晶结构,并进行了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证明两种纤维的组织形态结构略有差异。单纤维根、中、梢不同部位的平均支数,胡麻为3.28dtex(3046支),亚麻为3.29dtex(3042支)。胡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模量分别为61.08 cN/tex(6.92g/d)、3.62%和1835.63 cN/tex(207.98 g/d)。该值与亚麻纤维的对比测试值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investigations of the macromolecular chain structure, crystalline and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oil flax of San Xi and flax of East-North by means of such as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density and birefringence etc. is presented. The physical and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ers are also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ittle differencebetween the macrostructure of two kinds of flax fibers. The count which is an average linear den-sity of single fiber from different parts (root, middle, top of the stem), of the oil flax and that ofthe flax from East-North is 3.28 dtex and 3.29 dtex respectively. The modulus, breaking tenacityand elongation of oil flax are 1835.63 cN / tex, 61.08 cN / tex and 3.62% respectively. Com-paring this data with the data of flax, we find that there exists no appreciable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9.
用对向靶反应溅射法制备了α″-Fe16N2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透视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α″-Fe16N2的结构、磁性以及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随火温度的升高,α″-Fe16N2相逐渐分解为α″-Fe和γ″-Fe4N两相,对磁性的分析表明,造成饱和磁化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与其内在的结构差别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层划分与对比是油田开发方案实施的基础,常用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根据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在大分层的的基础上,采用准层序法、准层序组法、并结合等时法、切片法对砂西构造N1—N12油藏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从油水关系与小层划分的对比结果来看,采用这一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