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大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预测大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的分布,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岩芯和薄片观察表明,原生孔隙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火山岩孔隙类型的统计,结合对岩芯物性的对比分析,发现控制火山岩储集性的主要因素有火山岩岩相、构造裂缝和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等。不整合面下方火山机构地貌突出且火山岩溶蚀强烈的部位应该成为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大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大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的分布,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岩芯和薄片观察表明,原生孔隙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火山岩孔隙类型的统计,结合对岩芯物性的对比分析,发现控制火山岩储集性的主要因素有火山岩岩相、构造裂缝和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等。不整合面下方火山机构地貌突出且火山岩溶蚀强烈的部位应该成为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储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储集性能迥异。为了比较不同火山岩储集特征,寻找优质储集体,从火山岩储层孔隙成因及演化入手,应用岩心分析测试及镜下鉴定手段,对岩石组构、成岩作用以及储层物性对构造作用的响应3个岩石储集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兴城气田各类火山岩进行储集性能。分析认为,火山岩储层物性主要受成岩作用的类型及发育程度以及构造作用控制,而岩石组构决定了火山岩所发生的成岩作用类型,也决定了构造作用对储层的改造程度,有利的岩石组构是是形成优质储集体的前提;即岩石组构、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三者影响储集空间的演化,岩石组构是火山岩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内有利岩石组构储集岩性有火山角砾岩、气孔流纹岩、角砾熔岩;其中,角砾熔岩的岩石组构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与次生孔隙的发育,储集性能最优,火山角砾岩与流纹岩次之,火山集块岩、凝灰岩、致密流纹岩、低孔流纹岩不易形成有效储集体。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芯宏观观察、显微镜下铸体薄片精细观察,讨论了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了成岩作用类型与孔洞形成机制。结合火山岩岩石化学分析,并依据火山岩成岩变化特征和过程与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将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成岩作用归纳为9种类型、4个成岩期或阶段。冷凝结晶固结成岩作用期和埋藏-热液成岩作用期沸石类杏仁体和充填缝是风化壳储层形成的关键物质基础,早期和晚期表生成岩作用期在各类缝的沟通系统内易溶组分的强烈溶蚀作用是风化壳储层形成的关键作用,并由此形成喷发间期风化壳储层和区域构造抬升剥蚀风化壳储层两类风化壳储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岩心、薄片、及地化分析资料,从火山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出发,对火山岩成岩作用与火山岩储层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马朗凹陷火山岩为岛弧环境下形成的中基性碱性-钙碱系列岩石,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发育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类型;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以次生孔隙尤为发育;储层物性上具中低孔,低-特低渗特征;成岩作用与储层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构造作用、风化淋滤因素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作用;酸性和碱性流体叠加溶蚀作用是本区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蓉  汤晶  李素华  朱兰  余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9):8262-8270
火山岩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有效储集体,中石化在川西地区部署的YS1井钻遇厚层火山岩,气显示强烈,为盆地内火山岩勘探新区域。基于对已有钻井资料分析,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从岩性组合方式、储集空间类型、地化特征和储层孔隙演化等方面开展川西地区火山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研究区火山岩的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具有一定关联,岩石类型复杂,储层储集性能非均质性强,具高孔低渗特征,为一套裂缝-孔隙型储层。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储集岩类,储集空间以残余气孔、基质微孔、次生溶孔为主,见少量构造裂缝和冷凝收缩缝。同生成岩阶段,挥发逸散、脱玻化作用和冷凝收缩作用促使气孔、玻屑孔和收缩孔缝发育,但热液充填作用使孔隙度大幅度降低;表生成岩阶段,构造破裂和风化淋滤作用小幅改善储层储集性能;埋藏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充填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最终储层残余面孔率4%左右。YS1井区、广汉、知新场和龙宝梁地区为储层发育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研究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埋藏史、热史和烃类充注史等,确定地质演化背景下的火山岩成岩和孔隙演化动态过程。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由次生溶蚀孔隙和构造裂缝构成,总体属于中孔低渗。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和次火山岩物性较好,火山-沉积碎屑岩物性较差。火山岩孔隙结构分为3类,其空间分布受构造、不整合面和岩性控制。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7种成岩作用,其成岩演化经历了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3个阶段,火山岩储集性能与表生成岩阶段风化淋滤作用密切相关,埋藏成岩阶段深埋溶蚀作用进一步增大了火山岩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3^1)为例,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对E3^1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低渗透储层中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及其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可将E3^1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不稳定组分中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A相)、中等胶结中强压实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B相)、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C相)和早期硬石膏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其中A类储集相的储集性能最好,D类最差,为差储层或非储层。  相似文献   

9.
通过钻井取芯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手段,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砾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砾岩储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解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改善储层物性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砾岩中自生矿物的分布特征、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镜质体反射率等资料分析,认为徐家围子断陷营四段砾岩成岩作用强烈,已经进入晚成岩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对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进行划分.依据火山岩岩性岩相分类及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演化模式以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差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依据后生成岩作用的不同,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成因模式.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储集空间可以划分为4种原生孔隙、4种次生孔隙和4种裂缝类型.火山岩可归纳为4种: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和安山岩、中酸性溢流相的英安岩和流纹质英安岩、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和爆发相的凝灰岩.分别建立了基性-中性溢流相的玄武岩、安山岩储层和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建立了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和内幕型火山岩储层2种火山岩储层的成因模式.这2类储层早期都经历了成岩作用阶段的冷凝作用、火山活动后期的热液作用以及火山喷发间歇期的表生作用,后期由于构造作用、埋藏作用的不同产生分化.  相似文献   

11.
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岩石薄片资料分析显示黄岩构造带花港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为中等。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测试资料,认为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储层成岩演化阶段整体上处于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该区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碳酸盐胶结物不仅占据着原生孔隙,且充填了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则属于建设性成岩作用,产生的大量次生孔隙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并在3500m左右形成了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12.
刘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352-4355,4368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以基性、中性熔岩为主,储集空间有3种类型,可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隙。烃碱流体对火山岩储集层的改造作用主要反映在次生孔隙带的形成、发育程度上。这取决于烃碱流体碱交代作用引起物质的带入与带出的比例。目前研究区镜下鉴定结果表明火山岩次生孔隙大量发育,其中碱交代蚀变、溶蚀使孔渗增加,表明烃碱流体对马朗凹陷深部地层作用的广泛性。次生孔隙连通成次生孔隙带,原生孔隙通过裂缝和次生孔隙带连通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3.
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的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碳酸盐岩和砂岩。在对大量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详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隙的成因及结构,将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储层的储集空间划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窗格孔隙、超大溶蚀孔、裂缝。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分析,认为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其中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地层中的储层类型多样,但储层物性较差,多数为低孔、低渗储层,只有上三叠统鹰嘴山组中的砂岩储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子长油田20余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大量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对子长油田长2油层组储层取得以下认识:(1)本区长2油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细砂岩,含少量的岩屑长石细砂岩,具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2)长2砂岩已达晚成岩A期,经历了早成岩阶段早期的机械压实和黏土膜析出,早成岩阶段晚期的石英、长石压溶及次生加大,晚成岩阶段早期的自生矿物析出和随后发生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等成岩作用过程;(3)砂岩中发育粒间孔、粒内溶孔、微孔隙、裂隙孔等几种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占总孔隙的80%以上;(4)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砂岩的成分(碎屑云母、方解石胶结物)和结构(粒度)对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超微技术手段研究细粒碳酸盐岩的结构,可探讨其多种原因,成岩次生变化和孔隙类型,并对其储集性能进行评价。通过SEM扫描分析已证明化学成因的碳酸盐岩具有自形程度不同的等粒和不等粒结构,晶间孔发育;生物成因的岩石中可见残留的生物屑和藻迹或清晰的孢子囊、藻管和藻团,岩石以粒内孔和粒间孔为主;机械成因的泥晶碳酸盐岩则具泥屑结构。细粒碳酸盐岩中粘土矿物的鉴定有助于判断沉积和成岩环境。 综合研究我国南、北方不同时代细粒岩石,可查明泥晶岩石的原生和次生孔隙类型及演化历史,这对于预测潜在的储层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元素测试、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准噶尔西缘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储层成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以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等火山熔岩和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为主;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火山岩先后经历了冷凝固结、构造抬升、表生风化淋滤、埋藏流体充填、溶蚀等后期改造作用;火山岩储集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再提高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伊拉克米桑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成岩作用及储层主控因素,通过分析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实验分析资料,进行了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沉积相特征和物性特征等储层特征研究,成岩作用以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储层物性为中孔-中低渗;Mishrif组经过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充填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生物泥晶化作用;储层主控因素:沉积环境控制粒间孔、生物骨架孔等原生孔隙的发育。早期的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而溶蚀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既可形成溶蚀孔,又可成为油气储渗的空间和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