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Co0.25Mn1.25[Fe(CN)6]·5.9H2O并测定其磁学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磁相变温度Tc是9.5K;由场冷却(FC)磁化强度和零场冷却(ZFC)磁化强度曲线和交流磁化曲线上磁化率证实化合物存在自旋玻璃态行为.观测到化合物的矫顽场Hc是230 Oe,剩余磁化强度Mr是0.072μβ.样品的室温穆斯堡尔谱中出现一个双峰,它的同质异能移(IS)为-0.15(4) mm/s,四极分裂(QS)为0.41(9) mm/s,这一参数说明配合物Co0.25Mn1.25[Fe(CN)6]·5.9H2O中有低自旋的三价铁离子存在.同时该化合物存在磁有序与自旋玻璃态行为.  相似文献   

2.
根据Sugano-Tanabe强场方案,建立了3d~2/3d~8离子在C_(3v)对称下的完全哈密顿矩阵(45×45阶)和只包括自旋三重态的哈密顿矩阵(30×30阶).以α-Al_2O_3:V~(3+)、LiNbO_3:Ni~(2+)和CsNiCl_3为例,研究了自旋单态对3d~2/3d~8离子在三角场中的基态零场分裂、顺磁g因子及光谱精细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自旋单态对光谱精细结构和顺磁g因子影响较小,而对零场分裂的影响则是不可忽略的.这种影响的实质是多重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多重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零场分裂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只考虑到第三近邻自旋相互作用情况下,利用自旋动力学求解了三维面心立方体铁磁晶体磁振子谱(自旋波谱)的解析解.次近邻交换积分J2与最近邻交换积分J1的比η=J2/J1值越大,第三近邻交换积分J3与最近邻交换积分J1的比γ=J3/J1值越大,面心立方铁磁系统中磁振子能量越大,并且磁振子能谱主要被最近邻交换积分J1所决定.磁振子能量随波矢k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在BZ区的X点处的磁振子能量与η无关,这说明在X点处磁振子能量与次近邻交换积分J2无关,与最近邻交换积分J1相关和第三近邻交换积分J3相关.因此,对于三维面心立方铁磁晶体的磁激发而言,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其磁激发,至少得考虑到第三近邻交换积分J3.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Ni1.15Mn0.35[Fe(CN)6].6H2O。变温磁化率表明:化合物中存在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铁磁相变温度Tc=20 K,根据居里-外斯定律得到居里常数C=2.21 cm3.K.mol-1和顺磁居里温度θ=13.81 K。剩余磁化强度的大小是0.68 uB;矫顽场Hc为0.172 T,大于已报道的大多数氰根桥联的普鲁士蓝类配合物。该化合物存在磁有序与自旋玻璃态行为。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铁磁层中的磁交换作用和界面势垒的散射效应,利用推广的Blonder-Tinkham-Klapwijk散射理论,计算了铁磁/dx2y2 idxy混合波超导结中的准粒子输运系数和自旋极化的隧道谱.研究表明:(1)铁磁/dx2-y2 idxy混合波超导结中自旋极化的隧道谱能较好地解释La2/3Ba1/3MnO3/DyBa2Cu3O7隧道结中观察到的零偏压电导凹陷的实验结果;(2)在△2/△1=1的情况下,磁交换作用和界面势垒散射可压低峰值,且导致隧道谱逐渐演化出四个电导峰;(3)虚的Andreev 反射过程对铁磁/dx2-y2 idxy混合波超导结的隧道谱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Cd1—xMnxTe的巨大法拉第旋转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量了半磁半导体Cd_(1x)Mn_xTe单晶的巨大法拉第旋转效应,并研究了Cd_(1-x)Mn_xTe法拉第旋转随组分x及温度的变化规律。局域的Mn~(2+)离子与导带类s电子及价带类P电子之间的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引起了Cd_(1-x)Mn_xTe中反常大的塞曼分裂,从而导致巨大法拉第效应的产生。激子跃迁在半磁半导体法拉第效应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结合对称性破损(DFT-BS)方法,研究了铜(I)、银(I)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磁构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在考察改变两个氮氧自由基二面角(θ)而引起磁交换偶合常数(J)的变化时发现,将AgⅠ和CuⅠ配合物中氮氧自由基的正交排列逐渐转为平行排列,最终都实现由铁磁性偶合转变为反铁磁性偶合,但转变的过程并不完全相同.分子轨道和自旋集居数分析都很好解释了计算结果.分析还表明,AgⅠ和CuⅠ两个结构相似的配合物,磁构效应之所以不同,实际上是由它们的磁偶合机理不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结合对称性破损(DFT-BS)方法,研究了铜(Ⅰ)、银(Ⅰ)氮氧自由基配合物磁构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在考察改变两个氮氧自由基二面角(θ)而引起磁交换偶合常数(J)的变化时发现,将AgⅠ和CuⅠ配合物中氮氧自由基的正交排列逐渐转为平行排列,最终都实现由铁磁性偶合转变为反铁磁性偶合,但转变的过程并不完全相同。分子轨道和自旋集居数分析都很好解释了计算结果。分析还表明,AgⅠ和CuⅠ两个结构相似的配合物,磁构效应之所以不同,实际上是由它们的磁偶合机理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温下Tbo.3Dy0.7(Fm-sAlx)1.95(x=0,0.05和0.10)合金的晶体结构、磁致伸缩、电阻率、抗压强度和穆斯堡尔谱的调查,研究了金属AI替代Fe对磁性能、电性能、机械性能和自旋重取向的影响.测量结果发现,对于Tbo.3Dy0.7(Fe1.xAlx)1.95系统,金属Al的引入对晶体结构没有影响,其仍然保持MgCu:型的立方Laves相结构,晶格常数随Al含量的增多而增大;随着Al含量的增加,10 MPa压应力作用下的磁致伸缩在低场下(H≤40 kA/m)有小幅增加,高场下迅速减小,而且易趋于饱和,说明引入Al有助于减小磁晶各向异性;电阻率随Al含量的增加提高了2~3倍;抗压强度接近于线性增大;平均超精细场随Al含量x的增加而降低,易磁化轴方向经历了[111]→[uv0]→[uuw]的转变,出现了自旋重取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温下Tb0.3Dy0.7(Fe1-xAlx)1.95(x=0,0.5和0.10)合金的晶体结构、磁致伸缩、电阻率、抗压强度和穆斯堡尔谱的调查。研究了金属Al替代Fe对磁性能、电性能、机械性能和自旋重取向的影响,测量结果发现,对于Tb0.3Dy0.7(Fe1-xAlx)1.95系统,金属Al的引入对晶体结构没有影响,其仍然保持MgCu2型的立方Laves相结构,晶格常数随Al含量的增多而增大;随着Al含量的增加,10MPa压应力作用下的磁致伸缩在低下(H≤40kA/m)有小幅增加,高场下迅速减小,而且趋于饱和,说明引入Al有助于减小磁晶各向异性,电阻率随Al含量的增加提高了2-3[111]→[uv0]→[uuw]的转变,出现了自旋重取向。  相似文献   

11.
实验证明:无磁场退火使合金静磁性能恶化,而纵向磁场退火有效地消除了内应力、局部感生各向异性和畴壁钉扎,并形成感生单轴磁各向异性,静态磁性获得显著提高。μ_m为2.12H/m,Hc为0.32A/m,μ_(0.15)为0.12H/m,Br/Bs为0.9,当θ为30°时,不均匀的倾斜磁场退火,比纵向磁场退火可进一步提高静态磁性,μ_m高达2.30H/m,μ_(0.15)为0.33H/m,Hc为0.24A/m,Br/Bs为0.92,磁滞损耗显著减小,而且对提高交流μ_e有一定作用。非均匀的45°倾斜磁场退火比纵向磁场退火有明显改善交流μ_e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磁性能测试,对金属间化合物(Dy1-xGdx)Co2(x=0,0 1,0 2,0 4,0 6)的磁熵变和磁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随Gd含量增加呈线性提高,而其磁熵变则降低.磁熵变下降的主要原因是Gd替代Dy后化合物的磁相变由一级相变转变为二级相变.由于这种化合物在较宽温区内具有可观的磁熵变,也探讨了它用作近室温磁制冷工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参照文献制备了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hmt)2(SCN)2(H2O)2][Co(SCN)2(H2O)4](H2O)2, 测试了该化合物在5~300 K范围内的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其磁行为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遵守Curie-Weiss定律, 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偶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非晶 Fe_(77.3)Cu_(0.7)Nb_(1.3)Si_(13.5)B_(7.2)合金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退火后磁性的变化。磁性测量结果表明,获得高磁导率的最佳退火温度约540℃左右;经 X 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在该温度下退火,非晶态合金已经晶化并形成体心立方结构的α—FeSi 固溶体,其晶粒直径约10~15nm。这种超细晶粒的纳米晶是高磁导率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的磁测量方法研究了Y(Fe0.8Mn0.2)12(R=Y和Nd)及其氮化物的结构和磁性,实验发现Y(Fe0.8Mn0.2)12和Nd(Fe0.8Mn0.2)12在室温下均为铁磁性,其易磁化方向分别沿C轴与锥面,氮化后,晶格常数,居里温度和磁强度显著增加,此外,氮化物的磁晶各向异性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铁次晶格的易磁化方向转向基面,钕次晶格的易磁化方向则转到C轴。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铜的氯桥联的一维聚合物{[(CuClL'][Cl]}n和二聚体[CuLCl2]2, 测试了这两种化合物在1.8 ~ 300 K 范围内的变温磁化率. 理论拟合表明:通过氯原子或硫原子的传递作用,在铜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偶合.  相似文献   

18.
Mossbauer spectra of brucite mineral from Shanxi in China were measured over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2 K to 500 K. Each spectrum consists of a dominant ferrous doublet and an additional ferric doublet.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ult is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line broadenings atT<400 K, with the negative velocity line always more broadened than the positive one.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se systematic broadenings is the presence of a small magnetic perturbation in brucite. Xu Binfu: born in 1955. Associate professer  相似文献   

19.
利用1H NMR、13C NMR、H,H-COSY和H,C-COSY核磁共振技术,对化合物(4S)-4-苄基-3-(2′(E)-丁烯酰基)-2-噁唑烷酮进行了分析,所得数据与其结构相吻合,进一步说明了化合物分子内氢键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合成了配合物[Mn3(oba)3(DMF)4](oba=1,4-对苯二甲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91 23(2)nm,b=1.279 15(8)nm,c=1.662 75(10)nm;α=74.340(5)°,β=89.042(5)°,γ=87.280(5)°,Z=2。该配合物中Mn1与DMF中的2个氧原子、1,4-对苯二甲酸的4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的配位构型,Mn2与6个1,4-对苯二甲酸中的氧原子配位也形成八面体的构型。该配合物具有六连接的拓扑结构。并用红外、热重和磁测量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