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中国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灾荒史,中国的灾荒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活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特别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中共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见解,认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并指出其理由,一是“三农问题”由来已久难以化解且日渐凸显;二是“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的大国而言,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而推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农业优良品种,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述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论述了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陈廉 《科技资讯》2007,(11):195-195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难题。解决“三农问题”又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日前“三农问题”的现状出发,从我国农民所承受的繁重的资本原始积累任务来分析“三农问题”的原因。我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是:强制性低价收购农产品、强制性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强制性低价压低农民工工资及福利待遇。要根本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让广大的农民群众逐步从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江泽民“三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做了理论准备。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三农”思想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著名的农政改革家、思想家。其“报德仕法”思想与实践对于当时的日本农村改革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日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二宫尊德的思想与实践旨在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性文件,这对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民减负增收、稳定农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工业化的目标为起点。通过与上个世纪提出的“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比,我们现在再次提出“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新的内涵,其提出的背景、出发点、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现在进行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也遇到了城镇下岗职工的挑战、“技术排挤工人”等新问题。通过中外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比较、分析,作者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上、制度上、措施上的新建议。如,现阶段不仅不能以缩小或消灭城乡差别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当继续适当扩大城乡差别;改革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一定规模的土地拍包,走家庭农场式道路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深入,“三农问题“也显得更为突出.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情势下,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体现了学者对九亿多农民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普遍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方法,便是加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拟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讨论状况进行综述,或能为该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点滴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产业化则是改变农业弱势的基本途径,但城市化和产业化并不是一个短期行为,短时间内很难收效,因此在实施长期城市化、产业化的同时,目前应采取短期直接收入补贴方法对农业进行战略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三农问题应从基层的具体实践入手,使“三农”问题的理论服从实践的需要,“三农”的学术思想成为民众呼声的集中反映,“三农”的学术机构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三农”的学术成果成为政府政策的先导。  相似文献   

12.
徐震宇 《科技信息》2008,(5):323-323
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的三农问题谈起,剖析了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3~2004年间,中国农民的生计状况随着社会活动家及学者的不断呼吁,特别是《中国农民问题调查》等系列报告的出版而跃然于中国社会的强大舆论之下。社会良知与政策现状在“三农问题”上出现相当剧烈的互动。“三农问题”研究几乎成为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点。“三农”已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实验室”。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03~2004中国农村情况报告》从多个视角把“三农”问题作为其主要的关注焦点。全书分12个章节,共计25.2万字,定价26元。李小云、左停、叶敬忠主编的《2003~2004中国农村情况报告》出版@郭岚…  相似文献   

14.
新“三步走”战略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国民经济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是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延续,其关键在于一个“新”字的落实上——城乡的统筹良性互动。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的经济和制度建设上。此外,新农村的社会文化观念构建也不容忽视,应当培养农民求知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许多社会组织的建立,给农民创造互相交流、沟通、学习的机会。本文中笔者还对颇具争议的“反哺”一词作了分析,从几方面论证了“两个反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二宫尊德及其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宫尊德通称二宫金次郎,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名的农政学家、思想家和农村改革实践家,他主张以“至诚、勤劳、分度、推让”为主旨的“报德仕法”,有效地指导了日本江户末期以后的农村改革实践活动,表现了东方化价值伦理的本质特征,成为近现代日本妇孺皆知的传统道德的楷模。了解和研究二宫尊德的思想与实践,对中国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三农问题”研究也将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主体。对瑞典和英国的相关监制度进行考辩后,借鉴其经验,从三农问题监察专员的产生、设置级别与名额、监察范围和监察程序4个方面讨论了设立地方人大三农问题监察专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戚荣  庄稼 《广东科技》2004,(11):42-4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就业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的聚集效应,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聚集实际上是城乡人口、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资源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向价值更高的方向流动。糖料加工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绝大部分糖厂分布于小城镇,因此,糖业的发展对产糖地区县域经济的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糖业的发展带来产业的聚集效应,产业的聚集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200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彰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这是我国连续7年发布的以解决“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了诸多措施,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这为解决山西“三农”问题提供巨大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科技信息》2008,(14):329-329
党的十七大报告给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信息贫困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的大问题。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广大农民是最迫切需要得到信息支持的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