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晚明内忧外患之际,晚明"四贤"作为受洗入教的开明士大夫,他们站在时代前列,以道自担,力主科技救世。在科技思想上,主张缘数寻理,以数学为科技之根基;以经世致用为择取科技之标准;以会通中西科技为超越西方的必由之路。在科技实践上,他们积极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科技著作,建构科技文本;依照西方科技,制器用器,推广科学技术,并建立"仁会"、"兴仁会"等社团组织培养科技人才。晚明"四贤"的科技救世主张,虽然并没有改变明朝灭亡的历史命运,但却推动儒学"格物致知"的诠释转向实证化,引发受洗入教的热潮,推动与传教士的合作,形成丰富的科技著作和器械,在晚明乃至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傅兰雅的《译书事略》立足于动态语言观与可译性的辩证关系,详述了江南制造总局的译书之法,厘定了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是晚清科技翻译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徐光启译《几何原本》早于傅氏撰写《译书事略》近280年,但是徐氏对“平面图形”相关概念的处理以及对中国传统数学词汇的扬弃与傅氏对科技术语翻译的要求却是高度一致,是对傅氏翻译思想的跨时空注脚。翻译主体自身条件的差异和时代背景的不同又使得两人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稍有偏侧,若将徐、傅二人置于对方之境遇,恐怕前者亦会对我国的科技翻译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后者亦会对《几何原本》中的数学术语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可谓两者易时易地亦然。  相似文献   

3.
对严复翻译思想的研究,往往囿于“信达雅”之说。文章通过对严复译著及相关史实的梳理,结合其译名实践,从翻译动机、翻译态度、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等方面考察了严复的译名观,认为严复为整顿译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译名亦彰显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受复杂的语言民族主义心理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双重掣肘,其译名观又呈现出局限性。严复译名观反映了晚清民初时期术语在译介过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亦彰显了晚清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所形成的不同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4.
再论科技术语汉译方法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科技术语汉译特点分明。西汉至宋元时期,有零星的术语翻译现象。明清时期,西方科技著作被大量译介到中国,利玛窦、徐光启、傅兰雅、徐寿、严复等中外学者创造性地研究利用汉字或汉字系统,奠定了科技术语汉译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大量日本人用汉字翻译的西方术语也进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科技术语的汉译方法形成了五种常用方法:意译、音译、形译、意音兼顾和创新译法。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加强科技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我国语言服务能力,推进语言研究与科技翻译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科技翻译事业稳步发展,兹定于2017年10月27—29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第十七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主题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技翻译创新。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发言,评选优秀论文并向《中国科技翻译》杂志推荐发表。一、会议议题1.科技翻译现状与发展趋势;2.科技翻译实践方法;3.科技翻译人才培养;4.计算机辅助科技翻译。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英汉词典编纂史上,罗存德的《英华字典》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继承马礼逊开创的双语词典编纂传统的同时,又引领了晚清后期英汉词典的编纂,对商务印书馆最早出版的英汉词典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这部词典收词广泛,例证丰富,译名更趋完善。罗存德在科技术语的收录和翻译方面的努力则更是令人称道。文章以词典中科技术语的收录为出发点,从术语的学科分布和翻译两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洋务运动时期,英国传教士傅兰雅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翻译发展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受聘于江南制造总局,主管翻译馆事务,负责科技文本的引进和翻译工作。其化学术语翻译最具代表性,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创造性、稳定性和发展性。这三个特点的形成受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西方学科的学术规范和傅兰雅个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此后,这些化学术语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话语意识,促进了术语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在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开拓者和先锋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启动较早,分支学科较多,在自然科学领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营养、保健密切相关.生命科学术语包含名词和名称两大部分.我国古代的<诗经><神农本草经>等已对生物界和生命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和朴素的描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著作包含了大量的生命科学名词名称.我国自元、明以后开始翻译西方科技著作,创译大批科技术语,为传播科学知识,发展中华科技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名词术语,具有优良的光荣传统,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占据着光辉的地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篇章。在我国古代科学术语方面,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命名原则和方法,起到了反映科学技术成就和新概念的作用,而成为传播生产技术,交流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术语,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着大量的记录和描述。我国近代科技术语,一般说来,多从西方引进和翻译西方科技著述而来,大约从元代开始,经过明、清两代达到一定繁荣地步,特别是在介绍近代科学技术成就中创用了  相似文献   

10.
湘军集团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股具有鲜明时代和思想特色的人才群体,在内忧外患之际较早将经世思想转化为科技实践,极大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事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进程。考察湘军集团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文化背景、科技背景、社会背景、群体背景,从器物、知识、人才三个层面归纳湘军集团科技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从指导思想的求实与开放、发展动力的军事牵引、科技成果的自主可控、科技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四个视角总结湘军集团科技实践活动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于中国科技近代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与西方科技的传入密不可分。1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技大规模传入中国,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科技的传入为中国科技与国际的接轨乃至走上近代化之路,奠定了基础。然而,当时的科技译名问题颇多且极不统一。温昌斌的《民国科技译名统一工作实践与理论》系统梳理了民国科技名词的翻译史,总结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为科技译名统一所做的工作,不仅可以为今天的科技译名统一工作提供借鉴,也丰富了翻译史的相关研究。文章简单介绍了此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2.
晚明西学东渐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思想学术之演变,而且推动中国古代科学走上了向近代科学的转型之路。阳明心学对这一过程的顺利开启居功至伟。阳明心学削弱了儒家圣人话语和经典著作的权威性,为科学的涌入预留了空间;阳明心学调整和重构了儒家理欲观、义利观,使经世致用成为儒学接引科学的桥梁;阳明心学士人率先认识到科学价值,加速了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扎根。阳明心学对科学的传入和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也再次证明儒学本身并不排斥科学,相反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学术转型为科学传播提供优渥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8年1月4日,联合国(驻日内瓦)语言服务处术语学家李淑贤女士到访全国科技名词委。李淑贤女士表示联合国翻译机构已注意到中国术语工作成就,海峡两岸术语对照统一成果,以及外国人名、地名翻译的情况,联合国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的规范名词非常重视,一直将名词委有关书目作为联合国术语工作的重要参考,此次访问是期望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详细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组织机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术语学视域下,文章对《科学思想史》中的哲学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哲学术语翻译方法具有多样性,音译和意译两大主要翻译方法分别有9种和7种;并发现向原文靠拢的音译翻译方法受到李约瑟的重视,尊重中国文化和为科学思想发展服务的目的是其主要考量。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科技术语汉译特点分明。西汉至宋元时期,有零星的术语翻译现象。明清 时期,西方科技著作被大量译介到中国,利玛窦、徐光启、傅兰雅、徐寿、严复等中外学者创造性地研究 利用汉字或汉字系统,奠定了科技术语汉译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大量日本人用汉字翻译的西方术语也 进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科技术语的汉译方法形成了五种常用方法:意译、音译、形译、意音 兼顾和创新译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系统思想研究现代物流学,促进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应用系统思想指导,提出现代物流系统学的总体设想,文章确定现代物流系统学的定义,并以系统思想在现代物流学中的运用为主线,筒明介绍了系统思想在现代物流学史的地位与作用,系统思想在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中的发展,系统思想在现代物流业决策和系统思想在现代物流轶,硬系统中的运用,加快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学理论,以此指导中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并加以推广用于世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艾约瑟与王韬合译的《格致新学提纲》正续二篇先后于1853年和1858年发表,是晚清最早出现的西方科学史年表,开列哥白尼日心说以降的科学发展大事.本文介绍了《提纲》的内容,考释其中的科技人物,梳理了《提纲》与王韬《西学原始考》的关系,以及对黄钟骏《畴人传四编》的间接影响,认为编译此文的缘由是为了改变中国学者对西学的固有观念,指出它对晚清时期西方科技新知的提倡与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具有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追溯了中国术语学研究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认为中国的术语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从科技翻译理论探索、术语学本体研究,到系统全面健康发展,并聚焦其各具代表性的特点。文章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分别描述了术语学发展历程及发展状况。术语学理论研究发端于科技名词术语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需求,通过术语学理论指导与丰富了实践活动。在应用研究领域,将术语学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广泛地应用到名词术语规范化标准化实践活动当中,并逐步深入到新闻出版、外文翻译、辞书编纂等领域,取得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晚清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时期,也是西方科技在中国迅猛传播的一个关键阶段。本文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对晚清科技传播模式的变迁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时期科技传播模式经历了从洋务运动时期的嫁接式向戊戌变法和新政时期的移植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3):64-64
为促进我国术语翻译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翻译工作中的术语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推动术语学、翻译学和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10月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辞书学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