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6,(5):4-6
据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尽管面临美国最高卫生机构的禁令,但一些美国科学家还是继续尝试在猪、羊等动物体内培育人体组织,他们的目标是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心脏、肝脏或其他器官。在农场动物身上培育器官的研究,引发了许多关于伦理的争议,因为其中所涉及的将人体细胞注入动物胚胎中的方法,可能会模糊物种之间的界限。2015年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联合国成立的科技机构、联大历年通过的与科技相关议题、在国际科技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取得的科技成就,说明联合国在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及提高全人类生活质量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以我国科技创新对世界的影响为例,进一步阐明联合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22,(8):34-37
2022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我国全面推进科技伦理治理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健全完善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和解决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补齐科技伦理治理的短板.这为中国科技伦理治理展开了新篇章,标志着我国科技伦理治理进入整...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75-75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我国自然辩证法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推进自然辩证法的学术研究,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将于2007年5月19日-5月21日在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召开。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分议题为:(1)科技进步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技术中的自主创新问题,和谐社会的科技保障问题,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创新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2)科技伦理的问题研究:技术、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科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科技管理中的伦理问题;(3)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的理论及前沿问题研究:技术、工程的方法论,技术与工程中的社会建构,技术现象学问题,信息、计算与认知的哲学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科学的非国家化与国家化的变迁中,分析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同的合作形式,指出了当今国际合作的新特点,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与发展”(R&D)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与科学的非国家化,由此给我国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基础研究向全世界开放,吸引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与发展”机构,进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回首二○○四,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大事不断。但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中国科技乃至世界科技均取得了突破,在许多领域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科技词语,这些科技词语成为了人们日常谈论的焦点,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科技术语研究》杂志社和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2004年十大科技焦点名词:  相似文献   

7.
国家创新系统:对实施科技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创新系统:对实施科技发展道路的新探索陈劲更快地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在科技发展中,科技发展道路的实施具有独立的重要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如何实现所谓的Gershenk...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我国测绘科技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发展信息化测绘体系,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测绘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积极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所属四个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体制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伦理:保持必要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伦理困惑,就其原因,既有科技自身的因素,也有人类本性的因素.深入探析科技与伦理的内在关联性,保持二者间的张力平衡,是未来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全面进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全国科技名词委顺利完成了《科技术语研究》刊物更名和变更刊期的申办工作。刊物将于2007年第1期正式启用新刊名《中国科技术语》,并由原来的季刊变更为双月刊。为了办好刊物,把握《中国科技术语》的发展方向,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于2006年12月1日邀请了刊物的部分编委和科技界、语言学界的一些专家,就刊物的读者群定位、栏目设置、编委会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和研究。专家们在充分肯定刊物取得成绩的同时,对新刊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探讨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前景,指出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必须明确科技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作用,强调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动力性和先导性作用;科技发展应体现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步伐,以信息、知识和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刊将200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交流材料进行了摘编,将部分地方科技工作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作法与经验呈现给读者。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有包钢铁路用钢轨、鄂尔多斯羊绒衫、伊利乳粉和液态奶等7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鄂尔多斯、鹿王、蒙牛等15个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05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内蒙古有7个品牌上榜。快速发展的内蒙古经济被称为“内蒙古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法治化是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保障。目前科技伦理治理的法治化面临三重现实困境,首先反映在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之间本身存在某些紧张关系,由此反射到法治层面,则对法治带来了众多外部冲击。而后,如何调适这些紧张关系也对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困境的叠加使得科技伦理治理的法治供给显得薄弱与滞后。为此,在规范建构上,一是针对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内在紧张关系明确规范前提,即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二是通过全面的规范路径逐一回应两者相互关系带来的对法治的外部冲击。三是通过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建立以互动为核心的规范保障,在体系层面满足两者相互关系对法治提出的更高要求,由此形成“法治供给有力—伦理治理有效—科技发展有序”的良性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央级报纸《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对核电议题的报道,结合卡瓦略的媒介话语分析框架、甘姆森的“诠释包裹”分析框架以及吉的“七项构建任务”,对中央政府的话语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两家报纸对核电安全与风险的建构是:中国核电技术是先进的,核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核电是安全的,其风险是可控的,国家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媒体报道还努力构建了在核电发展中有责任和担当的政府形象,构建了政府与企业、专家和公众之间利益一致的同盟关系。最后分析了公众参与的缺失和官方与公众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冲突问题,建议运用跨平台传播和多媒体工具,以增强与公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科幻小说的伦理解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幻小说中呈现出的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人文、社会层面的反思,可以成为科技伦理研究的思想素材.科幻小说广泛的题材涵盖中已经包括了科技伦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域:如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元伦理等方面.因此,对科幻小说进行伦理解读的实质,是关注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观.  相似文献   

16.
大科学时代,我国民间科技创新因自发性与广泛性等特点,对活跃国家经济与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积极意义。但需要正视的是,我国民间科技创新面临封闭性、资金短缺与成果转化率低的困扰。因此,加强政府与社会对民间科技创新的支持,探索民间科技创新的生存发展之路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当前提高科技与社会研究的水平,有两个问题需要予以特别注意;(1)分析框架的多元化。分析框架规定着科技与社会研究的范围,制约着研究者的视野,进而影响到研究的质量。长期以来,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单一,而且,该框架也固有许多缺陷。应当尝试各种可能的框架,在比较和综合的过程中,选择和建立新的更佳分析框架。(2)加强科技社会史的研究。对于科技与社会研究。科技社会史具有激发直觉和灵感、提供历史的检验等作用;此外,科技与社会研究和科技社会史研究以科技社会嫡史学为中介,存在一种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加强科技社会史的研究,是提高科技与社会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前后中国科技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文革,中国逐渐形成的科技政策体系被迫中断。本文初步探讨了文革后中国科技政策的恢复和发展,并对1978年科学大会前后科技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回溯。本文认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在恢复文革前科技政策的基础上,国家科技政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并逐渐规范,因此可以把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作为我国现行科技政策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对"科技伦理原则""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加强科技伦理制度保障""强化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等方面给出了规范意见. 《意见》甫一出台,便引发科技界热烈讨论.此意见的出台会对科技创新带来怎样的影响?科技创新和传统伦理,这两者...  相似文献   

20.
科技要闻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发布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研究制订的《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该规划的核心要务是全面部署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该规划提出了“一条主线、五项突破、六个统筹”的总体思路,即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力争在约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制约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限制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阻碍自主创新的政策束缚、不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等五方面实现突破;同时坚持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统筹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