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因首先发现并分离出氧气而成为科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撰写了《电的历史与现状》,发明了“苏打水”,发现了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一系列新气体,并对这些气体的特性展开了研究,在电学、气体化学领域取得了诸多原创性成果,展现出高超的实验水平,使他成为了18世纪最重要的化学家之一。遗憾的是,他虽是一位娴熟的实验科学家,但在理论方面却是保守的,他漠视牛顿的数学方法,坚持为燃素说辩护,这注定无法成为化学革命的引领者。他是一名坚定的一神论者,热心政治,因支持北美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备受打压,不得不在晚年远走美国。他是一位永不妥协的孤独的科学巨匠,激进的政治信仰与保守的科学理论让他的一生丰富多彩,激荡起伏,充满悲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塞格雷一生在原子光谱学、核物理学等众多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由于反质子的发现使他与张伯伦一起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他的工作特点并不是基于用实验推进新领域的发展,而是探索现代物理理论所做出的各种推测。他依靠对现代物理学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并通过简洁的实验技术和熟练的实验技巧做出了一流的工作,成为一代杰出的现代实验物理学大师。  相似文献   

3.
兰斯-蒂林效应是广义相对论中转动质量的惯性拖拽效应,它的提出者是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蒂林以及维也纳大学数学家兰斯。此效应的发现是人们长期思考旋转运动的惯性问题的结果,此类思考的早期代表研究是牛顿的水桶实验。马赫批判牛顿的绝对空间,重新阐述了惯性效应。爱因斯坦在惯性问题上受到马赫的影响,他提出广义相对论,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蒂林在爱因斯坦以及兰斯的帮助下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式提出兰斯-蒂林效应。重新回顾此效应的发现历史,可以看到,此效应的命名并不能反映出其发现者的真实贡献。实际上,爱因斯坦的贡献最大,蒂林次之,兰斯再次之。而蒂林作为维也纳大学相对论研究的中心人物,他在多数人还未充分理解广义相对论的深刻理论内涵之时,就以转动质量的效应问题展开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三大经典实验检验之外的又一种检验依据,他的工作值得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发酵池底部建立了以PPR通气管道和一定间距的通气螺钉为基础的高压通气有氧发酵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系统。以牛粪为堆肥原料,掺入适量的秸秆、羊粪调制原料湿度,增加堆体通气性,促进高压空气从堆肥底部向上扩散。根据发酵需氧量理论计算,研制出了防阻塞螺钉式通气装置,确定了螺钉中央通气孔径、安装间距和通气压力范围,实现了高压通气有氧发酵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研制了自动调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有氧发酵自动化远距离监控。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建兴用毕生精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Mitchell理论(1978诺贝尔奖)与实验之间存在偏差的问题,发现了呼吸链电子漏旁路机制,并独创了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理论,为国际生物能力学的发展谱写了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若干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都不约而同踏上了在研究思想上远离实验的不归之路.然而Max Born是个例外,他始终坚信和强调实验对于物理学理论发展的巨大决定性作用.本文叙述了玻恩产生特殊实验情结的过程,并分析了玻恩关于实验的作用的若干思想及其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活世界理论在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但他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并不是前后一致的。他早期基本上是在综合胡塞尔和许茨生活世界理论基础上而形成自己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解,而他后期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奠基在语言学转向后的生活世界理论基础之上。由于这一语言学转向,与其早期社会批判理论相比,他后期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形式上更趋合理,在内容上更深刻,在批判的同时还形成了自己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理论。  相似文献   

8.
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打败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迈克耳逊的光学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昊健雄的字称实验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的不受限制的普遍性。这三个实验的发现都否定了被人们长期接受的理论或观念。深刺地影响着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7-57
白腐真菌是一类高等丝状真菌,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具有强氧化性和非特异性的特征,可彻底降解木质素,并能有效降解环境中的许多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在造纸工业的生物制桨和纸浆的生物漂白、水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应用有赖于酶的高效大规模生产,对白腐真菌进行木质素降解酶的发酵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目前,尚未见大规模生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霍金的宇宙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那乐观而的精神活跃在宇宙学的最前沿,他的宇宙哲学思想十分丰富,本文剖析了霍金的无边界宇宙思想和虚时间概念,介绍了他对违背因果律的时间机器的有力而幽默的批评和他的时序保护猜想,评述了他的时间箭头、概率论、实证论、宇宙终极理论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斯特劳森对身心问题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奇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2):16-20,25
本文在阐明斯特劳森对无物主论和笛卡尔二元论的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了斯特劳森通过运用两种谓词理论对人的概念的优先性的论证和对他心问题的解决,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了斯特劳森对身心问题的消解所引起的争论及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堆肥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堆肥发酵二段式氧-温度-湿度(SOTM)综合控制技术;以单片机及远程控制计算机为核心,进行了堆肥好氧发酵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实现了发酵过程的智能优化控制,通过适时有效控制堆肥体通风时间、通风量,实现适时适量供氧,调整控制生物最佳降解速率,降低能耗,实现了堆肥发酵的精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发现的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在传统的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这三种科学发现模式的基础上,产生了第四种类型的发现新模式,即知识密集型科学发现模式。这种新模式带来了科学发现逻辑起点的变化,从"科学始于观察"变为"科学始于数据",并引发了从"观察渗透理论"变为"挖掘渗透理论",而且科学发现的检验方式和科学划界的判断标准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7,(9):53-53
国家863重大专项“超级工程菌剂和解毒酶制剂的开发”课题(编号:2002AA601160),针对含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特别是农药废水的特点,克隆了6个解毒酶基因,完成了超级工程菌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解毒酶基因的高效表达,解毒酶结构基因的定点突变和改造。开发出环境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生物降解广谱的高效超级工程菌5种;可用于生产实践的解毒酶4种;高密度发酵培养达到中试水平。开发出性能指标高于传统技术30%以上、适合于超级工程菌生长的环流式深床生物反应器,适合于解毒酶反应的膜-解毒酶-生物反应器等集成生物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试论赫兹的物理学思想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理论的多重性思想和物理学理论容许性、正确性、恰当性的评价标准以及物理学理论实验检验的整体论观点,构成赫兹物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的这些思想分别由迪昂、爱因斯坦、拉卡托斯等人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进一步阐述和更加充分的论证,从而对现代物理学和科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逆推法是赫兹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上的创新是他对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古人最早是在大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酿制酒精,当时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古人欣喜地发现,水果和蜂蜜经过发酵后产生一种令人感觉陶醉的液体.然而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祖先早在1000万年前便已经对酒精习以为常,其来源可能是森林地面上成熟发酵的浆果.科学家们现在相信,当我们的猿类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并利用双足行走时,便开始捡食地面上发酵的浆果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身体逐渐适应了消化酒精成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J.H.Oort,1990-)的主要天文学成就。他发现了银河系的较差自转,建立了星系较差自转的动力学理论。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范德胡斯特(H.C.van de Hulst,1918-)从理论上预言了可观测到星际中性氢的21厘米谱线。它是荷兰射电天文学的创始人,并在研究银河系的旋涡结构,探索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和近距星系的星系核活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在太阳系研究方面提出了著名的原彗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吉尔伯特的磁体排斥实验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之前学者的相关实验和理论比较,探讨了磁体排斥运动在吉尔伯特磁学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他为何如此理解磁体排斥运动。文章指出吉尔伯特是少数认为磁石中某种相反对的性质不存在的学者,排斥运动在其《论磁》的理论体系里面被化约为结合运动前的准备运动。与前人的观点不同,文章认为吉尔伯特对于排斥的理解源自于实验,在对于感知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是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文章指出,磁石漂浮追逐实验是其排斥理论的主要来源,但是实验中暗藏着没有被吉尔伯特意识到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阐述伦琴熟练的实验技巧、严谨的科研作风和最终导致伟大发现的史实以及他对大学的成功管理来殿现伦琴独有的人格魁力和杰出的教育家形象,并给现代科研工作以富有价值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对红霉素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选用廉价的A粉和B粉代替原发酵培养基中的淀粉及部分葡萄糖和豆饼粉,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考察了发酵温度、pH、接种量、种龄和溶解氧等因素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经10吨发酵罐连续6批验证,平均发酵单位提高15.9%,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原材料消耗成本可降低26%,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