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使得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但是,当前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仍局限于工业时代所形成的认知和体制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关注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二是仍以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指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引导层——以政府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调控系统,核心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生产应用系统和服务层——以科技中介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等完善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演化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创新从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演化为国家行为时,创新越来需要一种体制的支撑。国家创体系就是支撑国家创新的体制,国家创新体系既是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进一步推进这种一体化的杠杆,在逻辑上,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长期演化的产物,它经历了技术主义的创新模式,市场驱动创的模式和技术驱动与市场拉动创新模式等发展阶段。一个健全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克服市场失灵,防范政府失灵和缓解系统失灵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在过去超过15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它发生在一个不适合于对膨胀的经费进行明智而有效利用的体制环境之中。因此,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改革压力近年来正不断地扩大。本文探究了过去15年中关键的体制问题和政策问题以及在2014年出现的广泛的改革议程。通过考虑21世纪创新体系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将中国科技改革置于一个比较的语境之中。本文提议,正如其他的国家,中国的改革方案面临着如下挑战:为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界定一个恰当的角色,发展机制来促进和利用职业专长,以及推进真正的国际化,以便于适应一个全球化的研究与创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创新绩效假象的本质是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失衡。从国内外的创新实践中提炼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规律及运行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元串联协同和三元并联互动科技创新体系理论概念及结构框架。结果显示:三元串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更易产生创新绩效假象,这与该体系中三大创新主体位于同一创新链有关。破解创新绩效假象路径有二:一是完善传统的三元串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如完善TTO机制以弥补科技成果转移中介组织的缺失,或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委员会及创新协作平台以改变政府顶层设计的缺位。二是向三元并联互动科技创新体系转型,同时通过基础研究分层,应用研究分类,产业化分流的制度设计避免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7.
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专家,同志们: 上午好。今天,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接下来万钢部长还将就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作用、稳定支持和工作要求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代表财政部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提出一种新型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框架,论证了国家智能及其保障机制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创新优势战略成为首选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智能是国家决策和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是集思广益制度汇集的学界、政界、工商界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论证了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和软科学的至关重要性。最后运用新型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框架和观点,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体系(NIS)涉及创新要素非常多,创新体系中的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在各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上,现有理论架构和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亟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结合生态系统理论,从生态物种进化视角重新审视国家创新体系,阐述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生存、演化和优化的三阶段创新发展机理,丰富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在该理论框架指导下,构建了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演化能力和优化能力双层指标体系,为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国家实验室对国家科技发展的作用 1.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和科技界意识到基础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和我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状况,原国家计委决定集中一部分公共资源,有选择地在一些重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基地,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从1984年起,共筹资14亿元(平均每个实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陶毅 《中国科技成果》2014,(5):23-24,28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以下简称“计量平台”)是2011年首批通过科技部、财政部认定的23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国科发计[2011]572号)。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计量平台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全国计量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计量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194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针对纳粹德国出现的“科学政治化”运动对科学自主性所造成的危害提出四条“科学规范”,即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理性的怀疑主义,意在防止和抑制特定的社会因素对科学活动的干扰和侵蚀,“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促进科学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科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科学行政化”对科学自主性的负面影响,强烈要求变革科技体制、重建学术规范、重振科学的“精神气质”、“以科学的方法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不论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创新都缺少市场化的基本元素,但是在工业化的有序演进下,我国科技创新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方面是工业化客观推进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体制的转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依托制造业崛起的大国我国吸收了许多国际创新的经验并广泛开展国际贸易,在这两个条件下,我国比较好地实现了技术转移的目标.本文阐述的是国际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生命周期与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材料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基础,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传统材料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