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同步现象广泛存在于脑神经活动中.本文构造了一个具有小世界连接特性的生物神经网络,数值模拟研究了外加刺激频率引起的放电同步现象.同时考虑网络结构对同步的影响,取网络耦合强度作为参量来研究它对网络同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某一个特定的共同外加刺激频率下,生物神经网络会出现尖峰同步放电现象.当网络的耦合强度增大时,使网络产生同步现象的频率点将会逐步增多.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不同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宽频反辐射导弹攻击辐射源的主要过程,包括空间信号传输、电子信号接收、电子信号处理、测向定位和导弹导引控制环节,给出了各环节的教学模型.利用Matlab开发环境,从作战指挥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多辐射源抗宽频带反辐射导弹攻击效果的仿真系统.系统可以对辐射源信号发射频率,辐射功率、辐射源相对位王、辐射源工作时序等参数进行灵活设置,为多辐射源抗反辐射导弹攻击策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3.
轨道车辆再生制动能量的吸收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轻轨车辆在制动过程中再生制动能量的产生和吸收过程,并建立了车辆启动及制动的仿真模型.着重分析了列车制动时,再生制动能量对轨道电压的影响和能量吸收装置的工作状态.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轨道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吸收仿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地预测能量吸收设备参数调节的趋势,从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4.
烟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仿真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幕对红外和近红外等波段的电磁波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特性,可以导致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导引头接收到的能量大大衰减,从而降低导弹命中率。在综合分析烟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复杂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包括作战效能主模型、基于烟幕消光机理和红外成像制导原理的对抗模型以及其它辅助模型。进一步对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试验,动态仿真了烟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态势,得出了烟幕布放战术决策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UT变换的机动辐射源单站被动跟踪IM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跟踪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观测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角度对机动辐射源进行跟踪的UKF-IMM算法。将其和传统推广卡尔曼滤波交互多模型(EKF-IMM)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UKF-IMM方法增强了EKF-IMM的滤波稳定性,提高了滤波收敛速度和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6.
血管存在于肿瘤组织内部时,肿瘤组织靠近血管的边界部分会受到血管冷却效应的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会导致肿瘤治疗不彻底.针对此种情况,以凹球面换能器作为仿真热源,通过瑞利积分求得声强分布,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对生物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结合加热时间和温度的定量关系,计算出热剂量分布情况来判定组织的热损伤程度,研究血流对加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血管的存在,损伤区域被分成两部分,焦域内热剂量减小;血管尺寸、血流速度或血液灌注率增大,有效热剂量范围明显减小;血管越靠近焦域中心,其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门限检测的辐射源识别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辐射源特征量提取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提出了一种辐射源识别的新方法--基于个体特征数据库和双门限检测的个体识别,给出了相应的个体识别流程图和个体数据库的更新方法.仿真结果说明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一代军用飞机对射频隐身能力的迫切需求,研究了电波频率对射频隐身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截获距离给出了隐身效率的定义。然后综合考虑自由空间衰减、大气吸收衰减和降雨衰减的影响,对截获距离与电波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仿真了10~40 GHz之间,不同工作距离和天气环境下,频率改变对射频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选择对射频隐身性能具有很大影响,在10~40 GHz内通过频率改变能够提高约10%的隐身效率,同时工作距离和天气条件对隐身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体内微机电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体内微机电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松耦合变压器特性,利用电磁场理论建立了该松耦合变压器的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研究了初次级绕组位置、气隙、水平位移、铁芯和运行频率对初次级绕组电感和耦合性能的影响,为松耦合变压器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性能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种雷达穿墙成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电磁波穿透绝缘介质墙的数学模型,解决了电磁波穿透墙壁过程中折射路径的问题,补偿了电磁波在墙体中传播产生的额外时间延迟,推导了步进频率信号穿墙后向投影算法,给出了算法实现流程。运用算法具体流程对介质墙存在时的非聚焦及聚焦成像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墙壁厚度及介电常数变化时对成像结果的影响,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武器易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造成毁伤的问题,以高功率微波弹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弹体起爆姿态下的攻击范围与效果。在电磁仿真软件CST-MWS(CST microwave studio)中建立GNSS接收机辐照模型,设计了圆极化贴片天线为接收载体,以单脉冲正弦信号调制的平面波模拟高功率微波弹起爆后的辐射场效应。在电磁能量前门耦合的基础上,基于场—路联合仿真方法给出了一种仿真模型,将天线端口感应电压注入电路仿真软件ADS中设计的PIN限幅器,完整模拟了HPM由场到路的耦合过程。仿真给出了以微波源峰值功率为变量的敏感器件毁伤评价曲线,结果表明,GNSS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中的低噪声放大器是HPM武器的主要攻击对象,以ERA-2+型低噪放为例,脉冲峰值功率在27~310 kV的微波源均可造成其晶体管烧毁。同时,HPM也容易引发限幅器在一定功率范围内产生尖峰泄漏现象,其尖峰泄露对电路可能产生的损伤值得重视。研究结论可为下一步开展卫星导航接收机针对性电磁防护设计提供依据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白峰  牛忠霞  周东方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8):1841-1844,1848
讨论了用于开关电源辐射建模的基本偶板子天线模型,给出了各模型电磁场的解析解。以BOOST变换器为原型,提出了开关电源辐射发射的双环拓扑结构的模型,分析计算了其电磁辐射场,给出了近场的解析解,并在频域内对模型典型频点的稳态场进行了仿真。该模型以及仿真方法,对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分析以及开关电源高密度互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用频装备辐射敏感度试验研究的不足,对用频装备带内双频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用频装备带内干扰机理和耦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带内双频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模型,并以某型超短波通信电台为受试对象,设计了通信电台电磁辐射效应试验方案。通过通信电台带内单频和双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试验,研究了受试电台在带内双频不同权重组合作用下电磁辐射敏感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组合、不同功率强度组合下双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模型系数都在1左右,预测误差都在±1 dB以内,验证了带内双频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卫星导航接收机电磁辐射效应规律,以某型导航接收机为试验对象,采用全电平辐照法对其进行单频连续波和带外双频电磁辐射三阶互调阻塞效应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三阶互调阻塞效应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受试导航接收机对工作频率频偏-4~18 MHz范围内的单频电磁辐射较为敏感,抗负频偏电磁干扰的能力远大于抗正频偏电磁干扰的能力;带外双频三阶互调敏感场强显著低于相同频点的单频阻塞干扰场强,最大差值可达46 dB;负频偏端三阶互调阻塞干扰因子峰值与正频偏端峰值之比高达20余倍,敏感频偏范围宽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移动通信卫星射频载荷产生的系统内和系统间复杂电磁兼容性问题,以及批产化研制特点带来的非专门电磁兼容性试验验证评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扫描的电磁兼容性评估方法。针对卫星载荷的辐射影响,采用柱面近场扫描获得载荷的近场辐射特性,用于系统内的电磁兼容性分析。基于近远场变换技术获得远场辐射特性,用于星座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评估。给出了探头补偿方法和扫描步进优化方法来提高测试准确度和测试效率。仿真和试验校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到卫星系统内和系统间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分析评估中,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移动通信卫星射频载荷产生的系统内和系统间复杂电磁兼容性问题,以及批产化研制特点带来的非专门电磁兼容性试验验证评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扫描的电磁兼容性评估方法。针对卫星载荷的辐射影响,采用柱面近场扫描获得载荷的近场辐射特性,用于系统内的电磁兼容性分析。基于近远场变换技术获得远场辐射特性,用于星座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评估。给出了探头补偿方法和扫描步进优化方法来提高测试准确度和测试效率。仿真和试验校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到卫星系统内和系统间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分析评估中,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多组源X射线辐射地面模拟试验无法进行的问题, 提出一种单组源X射线辐射等效优化方法, 用来指导等效单组源X射线辐射地面模拟试验中多因素值的确定。首先, 利用克里金模型和层次高斯过程模型等两种数据融合建模方法, 分别构建对应的单组源X射线辐射地面模拟试验数据融合模型。然后, 分别在克里金模型和层次高斯过程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期望提高等效优化算法和层次期望提高等效优化算法。通过对两种优化算法的对比分析可知, 层次期望提高等效优化算法在搜索中包含更多不确定性, 全局搜索效果更佳。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为后续进行等效单组源X射线辐射地面模拟试验提供目标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用频装备电磁辐射效应规律,提高其电磁防护能力,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高阶非线性失真条件下双频阻塞干扰规律,而后以某型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为受试设备开展试验,对干扰规律进行验证与补充.结果 表明,当干扰信号强度较弱、系统非线性失真程度较低时,可用精确到三阶项的幂级数展开式描述其传递函数,此时受试设备对双频干扰场强的有效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平行双线耦合通道线缆两端设备同时进行试验考核的技术需求, 开展了双线系统双探头大电流注入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的研究。以非线性响应系统为受试设备, 建立了辐照和注入这两种条件下受试设备响应的分析计算模型, 推导出了注入激励源电压与辐照场强之间的等效对应关系, 提出了双探头大电流注入等效强场电磁辐射试验的条件和方法, 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双探头大电流注入等效强场电磁辐射试验的方法可以排除双线系统两终端阻抗参数的影响, 同时使两端的响应在辐照和注入的条件下一致, 可以实现精确等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差模注入等效试验方法局限性导致的误差,基于电磁场理论分析了误差产生原因,提出了天线耦合途径下的校正方法,实现了注入试验结果与测试标准要求的电磁辐射试验结果等效.以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出现干扰损伤效应的用频装备为研究对象,将通信电台这一典型用频装备作为受试设备,开展了带内和带外阻塞效应强场电磁辐射等效注入试验,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