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许克维  朱小萍 《科技信息》2010,(3):I0017-I0017,I0024
创新高职高专学生实训新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基本技能培训为平台,以职业素质提升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的工程实训模式。内容为专业岗位群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以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为主要目的,实现学校培养与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意识较差、创新欲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文章试图从创新环境、教育模式、教师素质、学生自身等方面寻找制约高职高专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而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分制必须保持以培养实最动手能力为主的教育特色,采用开放性教学是学分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改革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趣味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用创新能力打造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保持高职高专“零距离上岗”的实践教育特点。  相似文献   

4.
法律素养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学生不仅要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核心竞争力主要由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五种能力构成。职业素养则是满足职业及其所在岗位的规范与要求,是人们从事相关职业所应具备的素养,也是高职高专学生从事职业活动的行为规范,核心竞争力和职业素养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从事药品生产、检验、药品调剂以及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提升学生以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是各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实用性与普及性的课程特点。本文从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角度,针对目前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李双力 《科技资讯》2013,(13):223-224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从业状况存在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赢低,职业价值赢低,自我效能赢低,职业忠诚度低,专业化水平低。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首先,明确辅导受角色定位,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其次,提供合理的薪酬与福利待遇,提高辅导员职业价值意;再次,明确辅导受职能定位,提高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再次,确定适宜的工作负荷,提高辅导员职业忠诚度;最后,加强职业规划和培训学习,开展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可以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师资队伍,教学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教学管理,成绩的评定厦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改革与创新。建设适合高职高专办学定住,符合职业技能型专业人才培莽目标的生转化学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0.
刘冬梅 《科技信息》2013,(3):294-294,321
以能力为本位的、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依据的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是我们高职院校教师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内容与结构,应充分反映社会发展、职业岗位、职业素养及人才培养要求,打破学科体系界限,以应用为目的,强调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结构整体优化,其编写应突出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课堂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落脚点。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例,探讨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开展课堂创新,积极为学生构建各种学习支架,有效延展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从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欢  杨杰 《科技资讯》2014,(6):187+189-187,189
职业素养包括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当代护生的基本素质与社会高层次护理人才需求的差距日益明显,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加强对高职护生在校期间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护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近30年,先后呈现专业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的发展趋势,正处在探索并形成特色高职教育新课程模式的关键时期。基于职业素养视角的以人格本位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既是高职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课程改革首先要重视课程改革与开发的方向、理念和机制的有机统一;其次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促进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再次要大力整合与开发人文素养课程,倡导突出职业素养和人格培育的灵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完成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课堂提问首先应符合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问要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应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启发性、适度性、针对性、全体性和越味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其职业素养事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基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及困境,把协同理论运用到我国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中是极其必要的。近几年,政校企行协同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趋势。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政校企行协同合作中,寻求政府为多方协同提供政策保障,多方协作精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水平和质量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入力资源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教师教育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最重要的环节。区域教师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科学参照东西方教育的历史成果,既要传授紧密的知识体系,又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教育者,即在合理定位的教育框架内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较好地结合起来,确立区域师范院校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对职业行为有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在三个方面有助于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改善,一有助于形成对教师职业主体,即传递者与创造者集于一身的全面认识;二有助于形成教师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并重的观念;三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即树立与时代精神相符的教育理论;形成独特的教学基本和能力素养,核心是创新能力;丰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优良的教育智慧;掌握以计算机为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混淆职业素养和职业礼仪、职业素养教育缺乏可行方案以及职业素养教育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认为:首先要把职业素养教育准确定位于以市场为导向,将职业素养教育提早化、全程化,通过寻找职业素养教育开展的最佳切入点,选择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形成校企合作的职业素养模式,以及提高职业素养教育人员的素质等,为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