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雕塑不是以独立的个体形式存在,而是与置于其中的空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雕塑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视觉张力,对空间或加分或减分,重要依据为是否与环境紧密结合。基于此,首先简述了现代雕塑的定义、现代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现代雕塑在公共空间的艺术、文化与经济价值;最后探讨了现代雕塑在公共空间的价值,从而厘清了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即艺术多元性、公众参与性和作品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蕾 《河南科技》2007,(7):44-44
<正>城市空间作为艺术的一个载体和表现形式,是通过建筑的手法来表现艺术的特征,是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虽然城市空间理论产生的时间不长,但是它作为艺术应用在实践中,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升华,其对于艺术的体现可与任何形式的表现方式媲美。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在平面艺术中常见的几种空间视觉线索。其中包括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亮和阴影、相对高度、纹理梯度以及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为如何在平面艺术中创造空间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用公共艺术提升当代城市市民的整体素质是艺术家的职责之一。现今的公共艺术不仅是人们审美的对象,而且成了表达公众意志,宣扬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工具。数字时代的公共艺术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等特征,拥有鲜明特征的大武汉,公共艺术公共性的体现应以市民的参与作目标,要为推进这种参与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即通过公共艺术以完善市民的素质与素养,进而体现武汉的城市精神并借此美化武汉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的发展给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为现代公共艺术提供新的表达方式,使艺术语言呈现崭新的风格,因此研究现代城市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特征很有现实意义。现代数字化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定义、基本特征和新特征几个方面。目前,现代城市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虽然受到了社会技术水平的制约,但是随着未来科技的发达、技术的进步,这一切将会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合理。  相似文献   

6.
天津大学开设的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通过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学评价手段几个方面的创新,以具有综合性和时代性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来适应综合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并在实践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综合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与人文关怀两者的交叉融合、相互促进,在提升大学生的现代艺术设计素养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民生态意识的萌生,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裕,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以使身心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得到舒缓和松弛。在城镇建设方面,也同样更加重视构建多种优美的自然景观,营造悠闲舒适的环境,反映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人们尤其热切期待着景观生态园林这样的绿色开放空间。景观生态园林也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营造生态园林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Asia Poster公司的CEO Small Wood曾经说过:"户外广告才是真正的大众传媒,不是所有的人都看电视、读报纸或上网冲浪,但是任何人,只要他离开家,就会看到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借助于真实的公共空间进行传播,在短短几秒钟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是依靠设计者对信息接受者以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来实现的。因此,依托一个合理的公共空间环境是户外  相似文献   

9.
借助符号学、传播学理论,分析了展示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符号及符号所蕴含的文化涵义;进而对展示设计传播的特点、模式与社会功能进行解读,强调了多维视野下的人文展示空间艺术与视觉文化特征——人文展示设计空间形态的符号文化特征,是符号学视野下的人文展示设计空间;人文展示设计空间形态的信息传播特征,是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人文展示设计空间;文化价值视域下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是视觉文化视域下的人文展示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作为艺术的一个载体和表现形式,是通过建筑的手法来表现艺术的特征,是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虽然城市空间理论产生的时间不长,但是它作为艺术应用在实践中,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升华,其对于艺术的体现可与任何形式的表现方式媲美.  相似文献   

11.
在绘画领域中只把材料的综合应用列为技术问题是比较浅显的,材料不仅包含了艺术观念的突破,也包含了绘画表达方式的超越和视觉习惯的变化,所以说材料是艺术创造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香港拥有东西方的城市文化,其公共空间的演变凸显了经济对都市发展的影响。香港作为购物的天堂,在有限的城市面积中,购物中心的覆盖率极高,因此,香港主要的公共空间几乎都居处于购物中心之中。购物中心的户外公共空间聚集了城市不同的设施供市民使用,因而建构了香港公共空间的特色。此空间不属于私人管理的公共空间(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POPS),应该广泛地对市民开放,然而业主却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地侵犯着市民的权益。由于购物中心户外公共空间被私人擅自占用而引发了公共空间权益的争辩及讨论的热潮。以此为引导,探讨了香港公共空间的发展情况。为说明问题,购物中心的户外公共空间成了重要的案例。通过探讨公众对购物中心户外公共空间日常参与的情况,强调了私人业主对公共空间的监控及其私有化、商业化的进程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主题公共艺术项目建设在老工业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为前提,论述公共艺术项目建设对发展老工业区的作用和启示,从中分析其本质意义和价值含义,对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揉合了现代数字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新的传达手段、新的表现途径,具有创意启发和借鉴的双重作用.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积极影响是:视觉导向功能、促进感知和记忆、强化视觉冲击力以及有利于受众对信息的“过滤”.但也存在着被动点选的不足、版面受限和技术受限.多媒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重点主要体现在信息设计和交互性设计两个方面.多媒体为艺术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为传统艺术表现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室内声环境设计用空间吸声体的材料和结构,讨论了空间吸声体与绿植、照明、造型、文化等因素相结合的创意设计手法,以及空间吸声体在不同抽象空间的导向作用,并总结了空间吸声体广泛应用到室内艺术设计中的必要条件和发展方向。同时,以实例显示空间吸声体别致多样的造型,及其所显现的丰富的室内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内容是对公共空间行为地图进行研究与再设计,选择对象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楼中庭空间。通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对其进行观察,把使用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归类,绘制成行为地图,实验分析其存在合理程度,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17.
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再生设计是废弃矿区获得新生的重要手段。大地艺术能够塑造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提高自然景观的生命力,增强废弃矿区环境的亲和力,也是再生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大地艺术形式多样。废弃矿区的再生设计应该摒弃大地艺术中不符合生态规律的内容,充分发挥"自然式"和"人工式"两种形式的优点,以实现绿色设计的最大目标。废弃矿区环境再生所应用的大地艺术设计方法主要有挖掘工业遗产的美学价值、运用原始的简单的形式、采用自然材料、最小的场地干扰、将时间和空间因素融入艺术创作以及凸显暗喻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中紧空间(Mesocompact)首先由Boone〔3〕研究,Mancuso〔4〕和KUO—Shinkao、Li—shengwu也研究过,并得到若干结果。熟知,中紧空间介于仿紧和弱仿紧之间,它们应当有许多类似的性质。据作者所知,目前对中紧空间研究得还很少。本文主要探讨乘积空间的中紧性,在§2中研究中紧空间的若干性质,§3中把积空间仿紧性的若干定理推广到中紧空间。 本文假定所有空间是Hausdorff空间。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宜昌花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有必要对宜昌特色历史文化和城市地域特色进行调研。基于花园城市理论,本文研究了既有居住小区的绿色空间改造,提出了可行性方案,以便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扩大既有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并将公共空间进行绿色改造升级,给市民创造有城市回忆的、具有公共价值的居住小区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艺术设计在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建设中具体运用的个案分析,探寻艺术设计在高职院校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强调要注重现代化高职校园的人文艺术空间,试图对高职院校校园生态的人文特色建设作出有益而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