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二乙撑三胺五醋酸(DTPA)与111InCl3制成了放射性药物111In-DTPA.对111In-DTPA进行活性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分析、动物体内分布试验和人体脑肿瘤扫描显像试验的结果表明,111In-DTPA是一种理想的可作为核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脑扫描显像剂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冠醚色层柱,以KH2PO4为流动相,再在流动相中加入辛胺,并用乙腈调节辛胺浓度的方法,研究了放射性药物^111In-DTPA络合物和未反应的游离DTPA的容量因子与流动相碱性离子对试剂浓度及其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均随流动相中碱性离子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流动相中pH值的增大而下降,较好地解决了放射性药物^111In-DTPA络合物和游离DTPA的分离和测定问题,为脑显象剂-放射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冠醚色层柱,以KH2PO4为流动相,再在流动相中加入辛胺,并用乙腈调节辛胺浓度的方法,研究了放射性药物111In-DTPA络合物和未反应的游离DTPA的容量因子与流动相碱性离子对试剂浓度及其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均随流动相中碱性离子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流动相中pH值的增大而下降,较好地解决了放射性药物111In-DTPA络合物和游离DTPA的分离和测定问题,为脑显象剂——放射性药物111In-DTPA络合物的研制、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较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双功能联接剂1-(4-异硫氰基苄基)-4-甲基二乙三胺五乙酸(1B4M-DTPA)与抗体偶联反应以及用In-111标记偶联物的条件,得到了体内外稳定的In-111标记抗体;用高纯In-111通过1B4M-DTPA标记了抗胃癌单抗3H11,标记抗体免疫活性保持完好,放射性比活度为2.0×10 ̄(11)Bq/g;荷瘤裸鼠注射标记物24h后,即得到靶目标的清晰显像,168h的瘤/肝放射性比值为2.0。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质子宽带去耦(PBBD)和质子偏共振去耦(PORD)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新型手性衍生化试剂2-甲氧基-2-三氟甲基-2-苯基-乙胺(MTPEA)分子中^13C-^1H、^13C-^12F间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报导了MTPEA分子中各基团的化学位移和^13C-^19F间的一级、二级耦合常数(^1J和^2J)。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核素^111In及^111InCl3注射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HDEHP并以正庚烷为稀释剂从存在大量的Ag(Ⅰ)和Cu(Ⅱ)的硝酸溶液中萃取In(Ⅲ)。研究了In(Ⅲ)在两相之间的分配比与酸度、HDEHP浓度及In(Ⅲ)含量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从有机相中反萃取In(Ⅲ),并测量了In(Ⅲ)的回收率,从回旋加速器内耙装置上,用a粒子辐照的镀银靶物质中,分离出高纯度、无载体的^11In,并制成了^111InCl3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用TbCl3,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酸酐(简写为DTPAA)和对-氨基水杨酸的钠盐(简写为pAS-Na)在水溶液中制得Tb^3+的三元配合物,通过紫外可我谱和荧光光谱验证了此三元配合物的存在;用DTPAA与pAS-Na制得的含氮多羧基配体DTPA-pAS和DTPA-2pAS分别与TbCl3溶液制得了2种二元配合物。研究了此3种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考察了浓度、pH值、La^3+离子等对三元配合物荧  相似文献   

8.
纯化小麦液泡膜H^+-ATPase,测定了纯化的小麦液泡膜H^+-ATPase受Mg^2+和Ca^2+双重激活的特性及两种激活状态下酶的特性,Mg^2+激活时酶水解活性受DCCD的抑制,受旨酰丝氨酸(PS)影响明显,ATP水解和泵质子活性相偶联,而在Ca^2+激活时酶水解活性不受DCCD抑制,受PS影响微弱,Ca^2+激活时ATP水解与泵质子活性解偶联,Mg^2+和Ca^2+对小麦液泡膜H^+-A  相似文献   

9.
Pr(Ⅳ,Ⅲ)碱式碳酸盐溶于一定浓度和pH值的三乙三胺五乙酸(DTPA)水溶液中,形成黄色Pr(Ⅳ)-DTPA配合物。测得该配合物组成比Pr(Ⅳ):DTPA=1:1。该配合物溶液在270nm附近有一特征宽带吸收峰。Pr(Ⅳ)在DTPA水溶液中的动力学稳定性与无螯合剂时相比较,至少提高了10^7倍,Pr(Ⅳ)的还原为拟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111InCl3注射液制剂在动物体内进行了热原,无菌,安全试验和骨髓显像试验,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手性衍生化试剂MTPEA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D,L-2甲氧基-2-三氟甲基-2-苯基乙胺(MTPEA)与十个光学活性羧酸在二环已基碳二亚胺(DCC)的存在下直接反应;分别生成等量的非对映异构酰胺。通过IR、^1H NMR、^13C NMR、MS及元素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各酰胺的结构。此外,还讨论了酰胺分子在质谱中的裂解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用HDEHP并以正庚烷为稀释剂从存在大量的Ag(Ⅰ)和Cu(Ⅱ)的硝酸溶液中萃取In(Ⅲ)。研究了In(Ⅲ)在两相之间的分配比与酸度、HDEHP浓度及In(Ⅲ)含量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从有机相中反萃取In(Ⅲ),并测量了In(Ⅲ)的回收率。从回旋加速器内靶装置上,用α粒子辐照的镀银靶物质中,分离出高纯度、无载体的 ̄(111)In,并制成了 ̄(111)InCl_3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极谱法测铟已有一些报导,但与偶氮胂络合的极谱法没见报导。作者在HAc-NaAc-KBr介质中发现In^2+与DBS-偶氮伸、DBN-偶氮胂、TC-偶氮胂、DCS-偶氮胂均能产生灵敏的吸附波、其中以TC-偶氮胂为最佳,峰电位为-0.65V,In^3+的浓度在4μg/l-16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运用该法测定矿石中痕量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TS—1沸石合成过程中模板剂用量对钛进入骨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TPABr为模板剂、NH3.H2O为碱源,水热条件下合成了TS-1沸石,采用XRD、IR、UV-Vis、^29SiCPMASNMR、^27AlCMASNMR、^13CCPMASNMR等表征手段详细研究了模板剂不同用量对钛进入骨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模型体系,研究ATP和Mg^2+对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TP对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红细胞内容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Mg^2+对O·2^-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6.
CaTi0.9Li0.1O3—δ晶格中氧空位与选择性活性氧物种的TG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TGA(程序升温热重分析)法间接表征了催化剂CaTi0.9Li0.1O3-δ晶格中的氧空位,关联了氧空位、可活动氧量与催化剂的乙烷氧化脱氢(ODHE)反应的催化性能,提出了乙烷在该类催化剂上氧化脱氢的选择性氧物种为873~1023K的温度范围内脱附的所谓可活动氧(O^-,O^2-,O^2-2简写为O^δ-1)。利用O2-TPD-MS鉴定了TGA结果,证明了该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用^51VNMR滴定法研究在Mg^2+-ADP-VO4^3-三元体系中的物种分布,通过分析用Mg^2+一ADP-钒酸根混合溶液时^51V核磁谱峰的变化,指出溶液中形成了Mg-V2A2(V2A2为两个钒酸根和两个ADP分子形成的双核配合物的简写)和Mg-ADPV(ADPV代表一个四面体钒酸根单体与ADP中的β-磷酸根缩合形成的酸酐),测得Mg-V2A2及Mg-ADPV的形成常数分别是72.5mol^  相似文献   

18.
膨润土复氧化物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过活化处理的膨润土为载体,用沉淀法混合负载下Ti和Al,再经硫酸处理,制得SO^2-4/Ti-Al-O/膨润土固体酸,考察了其对羧酸酯化反应催化活性,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反应条件的影响,用XRD,DTA,TG,SSA,NH^-3TPD和ICP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用Hammett指示剂正丁胺滴定法测定了该催化剂表面总酸量及酸强度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串珠镰孢菌的孢子和细胞壁水解物可诱导棉花悬浮培养细胞产生反应性氧迸发。来自抗性品种豫棉8号的培养细胞表现为二次反应性摒迸发。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激发子浓度、反应介质中Ca^2+和K^+等金属离子含量、H^+-ATP酶的抑制剂(钒酸盐),NADPH氧化酶抑制剂和人工电子受体Fe(CN)6^3-均影响细胞的反应性氧迸发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铁、锌、硫酸,研制出一种SO4^2-/FeZnZSM分子筛催化剂,用正交试验法分别探讨了负载浓度、焙烧温度、酸醇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的影响,用ICP、XRD、DTA、TG、SSA、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出的SO4^2-/FeZnZSM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达100%。在122℃,酸醇摩洋比为1:1.08时,反应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