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唐敖庆等提出用統計方法計算交鏈产物的重均分子量又再由重均分子量趋于无穷大,便是凝膠产生的临界条件,建議了一种計算凝膠点的簡便方法。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不知道分子量分布函数,因而避免了分布函数的推导,以及由分布函数计算重均分子量时所会遇到的数学困难.然而,在其他一些問題中,如反应动力学,及某些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有机硅—有机]聚酯的合成方法,并对聚酯的粘度、折光率和抗拉强度等性质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
HZSM—5分子筛催化合成己二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遵义科技》2002,30(2):30-31,35
  相似文献   

5.
6.
测量了不同浓度的甘油、乙醇混合液的声速和密度,计算了超额绝热压缩系数.结果表明,在整个浓度范围内,甘油和乙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分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 ,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区域对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进行了线性粘弹性应力范围内的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以原油开始出现线性粘弹性应力区间的最高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定义了相对温度 ,对粘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 ,大庆原油及胜利原油在各自凝点以上 4℃时 ,均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其损耗角分别为 37.6 6°和 76 .5 5°。在相同的相对温度下 ,大庆原油的弹性特征明显好于胜利原油 ,大庆原油的粘弹性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明显好于胜利原油。两种原油粘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和析蜡特性不同。凝点温度附近的原油流变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应该作为确定输油管道进站温度的重要依据 ,目前 ,仅以原油凝点作为确定进站温度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在钨酸钠、磺酸水杨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催化下,分别以环己烯、环己醇或环己酮为原料,用30%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回流反应7h,用冰水冷却后,抽滤,得到己二酸,产率分别为40.4%、54.4%和71.6%。己二酸的结构由红外光谱确定,并探讨了合成己二酸的反应机理。实验给出了三种绿色合成己二酸方法,适合开设本科生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9.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区域对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进行了线性粘弹性应力范围内的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以原油开始出现线性粘弹性应力区间的最高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定义了相对温度,对粘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大庆原油及胜利原油在各自凝点以上4 ℃时,均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其损耗角分别为37.66°和76.55°.在相同的相对温度下,大庆原油的弹性特征明显好于胜利原油,大庆原油的粘弹性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明显好于胜利原油.两种原油粘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和析蜡特性不同.凝点温度附近的原油流变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应该作为确定输油管道进站温度的重要依据,目前,仅以原油凝点作为确定进站温度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从红藻鹧鸪菜(Cologlosaleprieuri)中分离得1个新的糖苷铵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α-1-甘油基-D-甘露糖苷-4-铵  相似文献   

11.
我厂广大干部、工人,在毛主席“五·七”指示指引下,在兄弟单位大力协助下承担了节水防腐高效新设备——PR—50型聚酯玻璃钢圆形点波凉水塔的科研试制项目。经上海交通大学有关设计部门、上海化工设计院等单位测验检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我厂正积极组织力量,准备成批生产 PR-15、PR-30、PR-50、PR-80等型号的凉水塔,为当前国内节水防腐问题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狠批了“四人帮”破坏抓革命,抓生产的滔天罪行。本凉水塔采用整体全结构聚酯玻璃钢制成,配套了本厂专门为凉水塔设计生产的长轴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半刚性液晶共聚酯及其柔性同系物PET的热力学相容性,并用热台偏光显微镜、DSC、光学解偏振仪、X光衍射等实验手段对其相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该共混体系是一个部分互溶的相分离体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国内自动微量柴油凝点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大量的考察、试验、和比对,发现技术含量不尽相同。本文详细介绍自动微量法柴油凝点的分析方法,并与传统手动柴油凝点分析方法进行对比,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完全符合柴油凝点的分析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聚'(己二酸/丁二醇-co-己二酸/乙醇胺)(PBEA)预聚体,再以对苯二甲酰双己内酰胺(TBC)为扩链剂对其进行扩链,合成出了高分子量的聚酯酰胺。研究了预聚体分子量、扩链剂/预聚体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扩链反应的影响。在扩链温度为220?℃,预聚体的分子量为1700左右,扩链剂/预聚体的摩尔比为1.1时,扩链效果最好,所得PBEA的特性黏度达082dL/g。并采用GPC和DSC分别对扩链前后的聚酯酰胺的分子量和熔点进行了表征,发现其分子量成倍增加,而熔点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大量混合原油凝点数据的分析发现 ,两组分原油按 1∶1混合后 ,混合原油凝点的实测值与线性加权方法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与两组分原油各自凝点之差的绝对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用原有计算模型须已知每两组分原油按 1∶1混合后的凝点。提出了计算混合原油凝点的一种新方法 ,弥补了现有混合原油凝点计算模型的缺陷。利用此方法 ,仅须知道各组分原油的凝点 ,即可计算在任意混合比例条件下混合原油的凝点。对于凝点不完全确定的两组分混合原油 ,用此方法不仅可以预测凝点 ,还可预测各配比条件下混合原油凝点的变化范围。利用 5组 2~ 5组分混合原油的实验数据验证表明 ,新方法对混合原油凝点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相当。  相似文献   

16.
计算混合原油凝点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量混合原油凝点数据的分析发现,两组分原油按1:1混合后,混合原油凝点的实测值与线性加权方法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与两组分原油各自凝点之差的绝对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用原有计算模型须已知每两组分原油按1:1混合后的凝点。提出了计算混合原油凝点的一种新方法,弥补了现有混合原油凝点计算模型的缺陷。利用此方法,仅须知道各组分原油的凝点,即可计算在任意混合比例条件下混合原油的凝点。对于凝点不完全确定的两组分混合原油,用此方法不仅可以预测凝点,还可预测各配比条件下混合原油凝点的变化范围。利用5组2~5组分混合原油的实验数据验证表明,新方法对混合原油凝点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相当。  相似文献   

17.
纳米氧化铝粒子—聚酯—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内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未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及聚酯复合纳米氧化铝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三元体系在固化及冷却过程中内应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内应力主要产生于冷却过程中,随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三元体系弹性模量线性增大,其体积收缩率逐渐减小,而增大体系的弹性模量或增大体系的体积收缩率均使三元体系的内应力增加,在聚酯复合纳米氧化铝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三元体系中,当纳米粒子加入量为8g时,三元体系的弹性模量和体积收缩率达到最佳组合,此时三元体系的内应力最小,相应的动态力学分析显示,三元体系的贮能模量大于未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贮能模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对现行高师化学实验教材中己二酸制备实验的改进,可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提高,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9.
PET—PCT共聚酯的微相分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核磁共振(1H-NMR.13C-NMR)表征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PCT)共聚酯的组成及序列结构;采用高级转矩流变仪和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共聚酯的动态流变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T-PCT共聚酯为无规嵌段聚合物.其中PCT的实际摩尔含量高于投料比.各链段的数均序列长度与其摩尔含量成正比;共聚酯呈现明显的末端区效应,随PCT摩尔含量的增加,储能模量~频率曲线(G'~W)中,储能模量偏离线性关系的频率移向高频;动态力学分析图谱中出现了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PET-PCT共聚酯中PET链段和PCT链段是不相容的.呈现微相分离的相态结构.  相似文献   

20.
含蜡原油在凝点下的触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含蜡原油组分复杂、凝点高(20~30℃),其流变性质异常复杂.当原油温度逐渐降至凝点附近时,其流变性质表现出复杂的触变性.基于此对大庆原油在凝点下的触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数据获得了不同温度下描述大庆原油初次裂降过程的R—G模型方程中的模型参数,对模型中的参数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到了各参数与温度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实验还发现原油降温速率对其触变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降温速率越大,屈服应力和平衡应力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