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华南虎伤生事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上中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两次报导江西省宜黄县山林中,野生华南虎伤人生命事件。虎伤人命,给遇难者及其家属带来不幸,令人痛惜和同情。但是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却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世界上现存的华南虎数量已极其稀少,90年代初期进行的大规模野外调查,只见虎迹,未见虎身。有关专家估计,野生华南虎最多只有20几只,而且分散于闽、浙、赣、湘4省崇山峻岭之中,难于繁殖。而圈养在我国各地动物园中的约50只华南虎,都是20年前从野外捕获的6只虎的后代(第四、五、六代), 近亲繁殖严重,拯救这一珍贵物种,形势已十分严峻。这次在江西发现了野生华南虎,若能将它们捕获,移地保护,与动物园中的虎交配繁殖,则对保护华南虎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促使圈养种群的复壮,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南虎是现代虎八个亚种中仅产于中国的虎种,过去曾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近些年由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华南虎已近乎绝迹.而人工饲养的华南虎至1988年6月底,全世界仅有41只.野外种群几乎不可能自然复壮,保存这一珍贵的物种只有寄希望于人工饲养和繁殖.本文谨将重庆动物园的作法及经验整理于后,或许对这项工作有一定意义.华南虎的生物学特性华南虎成体体长1.6~2.0米,尾长0.9米,体重139~200公斤.体色桔黄且艳丽;黑色横纹较  相似文献   

3.
朱目前仅有一个孤立的野生种群于陕西洋县境内,数量仅30多只,本研究采用环志标识的方法,集9年的野外监测资料,对朱野生种群的性比、年龄结构、配对繁殖行为和配偶个体间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朱野生种群的配偶个体在自然选择配对过程中回避近亲的现象.确认了目前野生朱种群是一个年轻的性比基本合理的发展型种群.如果采取有效保护拯救措施,对环境、天敌和人为干扰因素加以控制,这一濒危物种的数量将会得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拯救华南虎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动物园协会从1994年制定出华南虎移地保护计划后,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物种保存委员会保护繁殖专家组的帮助下,连续三年对圈养华南虎的个体体况、现有繁殖能力及其潜在繁殖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整个种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某些个体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也基本掌握。检查、化验、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使我们认识到,要拯救华南虎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今后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而且困难重重。拯救华南虎的工作,已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在《圈养华南虎现状一览表》中所列的50只华南虎,都饲养在我国的动物园内。由于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园饲养展出华南  相似文献   

5.
由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中国国家林业局和南非中国虎项目中心合作发起的“拯救中国虎项目”,旨在将笼养华南虎经过野化训练放归中国野外,从而保护这一世界最濒危且是中国特有的老虎亚种。4只老虎先后于2003年、2004年抵达南非,在当地的老虎谷保护区接受野化训练。2005年8月,在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的安排下,我也来到了这里,接受为期三年的野生动物管理培训,实地参与了保护区的工作,以下记录的就是我们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被中国人称为“东方宝石”的朱鹮, 自1981年在陕西洋县重新找回7只野生种群之后,20多年来,当地人民不惜代价进行拯救与保护,终于使其种群数量恢复到600余只,而且野化放飞试验已经获得成功。朱鹮重新飞归大自然,在华夏乃至亚洲碧空翱翔,已不是遥远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列入全世界最濒危十大物种之一的我国特有动物——华南虎的现状及未来命运,受到国内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起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以及众多国家的生态学家、动物学界的担忧。华南虎在地球上到底还能残存多少年?拯救能否取得成功,种群还有没有希望缓慢复壮?谁也难以断言。十年的回顾就手中极不完全的文献和统计资料,早在十多  相似文献   

8.
黄缘闭壳龟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0世纪70年代前野生黄缘闭壳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台湾等省和琉球群岛,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仅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分布面积多达39万hm~2,野生种群数量约40万只.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盗猎强度的加剧,黄缘闭壳龟的分布区和栖息地遭到地毯式的搜索,猎捕手段的多样化及其过度猎捕致使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只在河南大别山区、安徽皖南山区、安徽皖西山区等地还有少量野生个体生存,稳定的黄缘闭壳龟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台湾和琉球群岛.导致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其性成熟周期长、种群繁殖力低、栖息地遭受干扰破坏等因素,另外,人类贪婪无尽地对其野生资源的索取是导致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濒危灭绝的重要原因.加强黄缘闭壳龟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打击盗猎行为,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自然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是拯救黄缘闭壳龟濒危灭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虎是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动物,号称“百兽之王”,因处于自然界食物链的最顶端,在自然界中起着调控生物种群消长的作用。自从人类主宰地球以来,人口激增排斥了一切野生动植物、包括华南虎在内的生存环境。据资料称,全世界的虎分8个亚种,即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印度支那虎(东南亚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其中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已分别在上世纪4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从地球上消失了。现存的5个虎亚种共有7000多只,它们大部分被饲养在动物园或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中。我国把虎列为国家一级保…  相似文献   

10.
胶东海岸野生玫瑰(Rosa rugosa)的濒危现状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玫瑰是具有重要种质和生态价值的濒危植物,胶东海岸是玫瑰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通过野外调查和种群特征分析,基本查清了该区域内现存的玫瑰野生分布区(点)及主要分布区的生境特征、玫瑰种群的数量、空间格局,揭示了人为导致的生境破坏、玫瑰种子传播受阻是导致野生玫瑰种群数量持续减少、有性繁殖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该区域的野生玫瑰种群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利用性保护相结合的多途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2006年初举行的华南虎野化放归国际研讨会上,关于华南虎是否已经在野外灭绝的问题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的专家认为:鉴于自1990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荞麦资源。但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野生荞麦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致使野生荞麦分布区域萎缩,种群和植株数量减少,面临着濒危甚至灭绝的危险。本文在对野生荞麦资源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四川野生荞麦的资源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目前状况、濒危原因等,并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94年8月,我们焦作教育学院生物系组织了一次对济源市九里沟的野外考察,本文记述了此次考察的过程、收获和感受,着重介绍了九里沟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朱鹮发展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98 1~ 2 0 0 2年 6月 ,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生态观察、种群迁移等方面 ,对朱种群的发展状况 ,保护拯救对策 ,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集中阐述 .并为世界濒危物种的有效拯救 ,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统计 ,截止 2 0 0 2年 6月 ,世界朱种群直观数量 44 5只 .其中野生朱 2 0 1只 ,被视为当今世界上最珍贵的朱物种天然基因库 ,引起国际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 .随着朱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 ,一个集科学研究、专业监护、信息反馈、社会及群众自觉参与、政府指导于一体的保护管理新模式 ,为朱种群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华南虎照片真假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由此引发了公众对华南虎更多的关注。野生华南虎究竟是否还有活体?下一步的搜索计划如何?参与这项工作的专家为读者做了部分解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六年,焦作教育学院生物系申请了省级科研项目:云台山野生资源调查.九七年六月——九八年六月,焦作教育学院生物系师生一行三十五人两次到河南省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二周的野外考察.本文记述了两次考察的过程、收获和感受,着重介绍了云台山森林公园的地理风貌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前,在人迹罕至的秦岭山腰间、悬崖边、密林中、溪水畔,到处能见到林麝.但是,由于栖息环境的变化与人们的乱捕滥猎,如今林麝早已难觅了.2004 ~ 2007年,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开展了“珍稀林麝资源种群生存状况及保护”的研究.数月的调查结果为研究人员了解当地林麝的种群变化规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雨量充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2004 ~ 2007年,为开展“珍稀林麝资源种群生存状况及保护”课题的研究,在王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位于秦岭西麓凤县的林麝野外观测站度过了艰辛而又美好的6个多月.虽时隔几年,但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8.
吴玉虎 《大自然》2010,(6):77-80
在时间有限的野外科学探险考察中,我们虽然还能见到许多青藏高原江河源区特有的或是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盗猎犯罪的猖獗和乱采滥挖行为的屡禁不绝.  相似文献   

19.
陆军 《大自然》2010,(1):8-11
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已经有整整6年的时间了(具体项目介绍请参见本刊2006年第5期《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进展》一文),按照当初的设想,完成野化训练的华南虎应该在2008年返回中国,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介绍了华南虎在习水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活动情况,并就习水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了华南虎在该地保存和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在习水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保护和发展华南虎种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