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国内涤纶仿丝绸碱性拔染印花所用增稠剂基本上是进口产品,印花成本较高。因此考虑将我国“七五”期间研制出的一系列专用于丝绸印花的醚化植物胶类印花糊料用于涤纶碱拔染印花。通过研究各种糊料的成糊率、粘率随浓度变化特性以及各种糊料的PVI特性,从理论上预测了各种糊料的印花性能。研究发现,除合成龙胶外,国产糊料DFFP-104、SPG胶、SP—10、gn一30等与碱拔染印花色浆中的助剂、碱剂和染料等相容性良好,DFFP-104。SPG胶的主要印花性能优良,拔白效果基本与进口糊料D2515,PS14一致,认为涤纶仿丝绸碱性拔染印花可使用国产糊料。  相似文献   

2.
对改性瓜尔豆胶和海藻酸钠印花糊料的各项性能及其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印花效果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改性瓜尔豆胶的成糊率较高,其PVI值比海藻酸钠印花糊料PVI值低,粘度较大,更接近平网印花对糊料粘度的要求,且印花织物具有较好耐摩擦、耐水洗性能;改性瓜尔豆胶糊料其印花织物的K/S值与海藻酸钠糊料的印花织物相接近.因此,使用改性瓜尔豆胶可以部分替代海藻酸钠作为印花糊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拉伸羊毛分子结构的显微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显微镜偏振红外光谱法分析了拉伸羊毛纤维大分子结构的变化,通过对特征谱带的分析,得到了羊毛大分子链段结构和大分子构象随拉伸率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显微红外光谱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应用偏振显微红外光谱可以准确地对纤维大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将具有扩散系数大、力学性能好的疏水性高聚物和透湿系数高的亲水性高聚物加以共混,以适量交链剂而制得共混高聚物,可得到既防水又透湿的新型材料。本文实验论证了这一材料的透湿机理,是水分子或缔合水分子,藉高分子链的热运动形成链段空穴或藉氢键将水分子输送到薄膜表面,而达到防水透湿的目的。本文还提出了红外分光密度比D值为交链比,可作为大分子间交链程度的表征。并证明三分之二的活性基团—NCO参与了交链反应。  相似文献   

5.
在湿纺成形过程中,拉伸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纤维结构特征的变化。观察芳香含氯聚砜酰胺纤维结构性能对拉伸倍率和温度的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随拉伸倍率的增加,大分子链的取向和结晶呈线性增加。在拉伸过程中结构发生了变化,纤维的强度和分解温度亦相应地提高。拉伸温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却有不同的规律。随拉伸温度的升高,取向的变化呈双峰现象,这与在四个温度区域下的纤维超分子结构的变化和链段松弛程度有关。纤维的强度、分解温度与拉伸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取向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晶随拉伸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研究了超临界CO2系统中流体温度对大豆纤维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临界CO2流体处理温度的升高,大豆纤维大分子链段相互作用增强,有重排及重结晶现象,纤维结晶比例、晶面间距增大,而晶粒尺寸有减小趋势,同时,纤维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流体介质对大豆纤维表面的溶解或刻蚀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聚乙烯(PE)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发展很快。其超拉伸纤维已大大超过工业上合金钢丝的强度;结构研究则提出大分子伸展链的见解。 1930年Gerngross等提出两相结构模型。1956年Keller从烯溶液中培养出单晶。为了解释这种高聚物单晶的分子排列,两相结构遇到困难。于是Keller提  相似文献   

8.
电纺丝制备高聚物纳米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制的电纺丝装置获得高聚物纳米纤维,发现不同高聚物纳米纤维具有不同的直径范围。对影响所得纳米纤维直径的静电压、高聚物溶液浓度等过程参数作分析,认为静电压与高聚物溶液浓度是影响试验进行的关键因素,并制约着其他工艺参数的调整。同时,结合静电喷雾及高速纺丝的理论对纺丝电子流体动力学过程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论文](期数一页)缠结对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臆特性粘度侧定的影响 —………………·。…………………………………··朱德杰”。胡盼盼 赵炯心 吴永训 钱宝钧(1—l)相容剂对热致性液晶共聚酯和聚酯共混体的影响—………………………·章悦庭 关桂荷 汪向红(l-9)由溶致液晶制备高强高模纤维素纤维—………………··,··,…………………·胡学赵GIlbert Fornes (叫7)CUxs法导电P*N纤维的导电耐久性研究……………………………………………崔淑玲 赵择卿(1一24)糊料流动性彤响印花过程传质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一个染色模型模拟分散染料的氨纶染色,在此基础上得到分散染料与氨纶纤维大分子的结合发生在硬链段区表面上的结论。并从上染速率曲线、吸附等温线这两方面对分散染料氨纶染色的染色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泡沫液膜表面单分子层的结构入手,以此单分子层内分子亲水基及疏水基间力的作用为侧重点研究了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机理,并将此理论应用到实际中,达到了在采用相同物料的前提下,利用研究出的新泡沫发生法明显提高泡沫印花色浆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丙烯酸树脂(PA或PA′) 对水性聚氨酯(PU) 改性,研究了经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设计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通过PU分子链与PA分子链形成化学键,能使材料中PU 分子链与PA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采用机械共混方式,能使机械共混物PU 分子链、PA 分子链之间达到有限的共混程度;实施核壳型聚合方式,能使材料PU分子链与PA或PA′分子链之间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质热比拟技术,对矩形翅片椭圆管翅片表面的局部和平均传质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由翅片表面局部传质系数的测量可以看出,管排数对翅片表面尾部回流旋涡区面积影响较大;第一排管换热系数比稳定值约低20%,Re数较大时,第二排管Sh数约高于稳定值6%。  相似文献   

14.
对魔芋的组成和葡甘露聚糖的分子物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魔芋糊的成糊性、贮存稳定性和在涂料印花中的表面给色量,确定了魔芋粉的制糊条件和应用工艺,并在实际生产中探讨了魔芋糊应用于涂料印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聚酯型聚氨酯中软链段的组成与分子量对聚氨酯物理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对聚酯型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多相高聚物韧性的增强总是伴随着应力白化现象,通常以材料在断裂过程中银纹(craze)的形成来解释。本文报道使用三种不同的四氧化锇染色法在 TEM 下观察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拉伸断裂面区域,显示了尺寸为100(?)的微小结构单元。但是在所有观察中未发现任何存在银纹的迹象。观察发现材料断裂面附近的橡胶相在拉伸断裂过程中产生强烈形变和遭受撕裂破坏,并在材料的基质成分中出现众多的微裂缝(crack)。它们终止于橡胶颗粒。作者认为橡胶相是材料形变和破坏过程中的重要能量吸收源。应力白化现象归因于被撕裂的橡胶颗粒产生的空穴和突起以及基质成分中的微裂缝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活性染料印花色浆黏弹性行为与印制性能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稳态剪切和小幅振荡频率扫描试验,系统研究了钙离子对印花色浆黏弹性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圆网印花,探讨了具有不同黏弹性行为的糊料的印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钙离子对色浆的黏弹性能影响很显著,随着钙离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含钙离子色浆的储能模量逐渐增加,损耗角逐渐降低,其弹性效应越来越强,表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弹性行为.当色浆中含有的钙离子质量分数大于0.03%,随着钙离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印制的花纹越来越不精细,大片白地区域越来越多,色浆透网性也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8.
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性聚合物的参与下,难以看到在水泥浆中常常发生的吸附或搭接现象,此时出现一种可逆的絮凝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的表面活性剂SN-2不但可以取代吸附在水泥粒子表面的水溶性聚合物,从而导致解絮,而且可同步地缩聚浆体中的可溶性聚合物.一种在水泥粒子和水溶性聚合物之间的交错镶嵌型机理显得非常适用于所实验的体系,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复合膜的制备中,膜材料中高分子聚合物很难混合,本实验在聚合物-溶剂-聚合物体系中加入增溶剂,改变聚合物在溶液中聚集态,由于部分混溶,在膜的形成过程中各部分聚合物凝胶机理不同,在表面功能层与下部支撑层之间形成一层超分子结构,研究了形成此膜的多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挤出过程中振荡对PP/CaCO3体系混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毛细管动态流变仪,研究了挤出过程中振择PP/CaCO3体系混合特性的影响。当PP/CaCO3填充体系在一较佳振荡条件下挤出时,振荡 非常有利于CaCO3在PP熔体中的分散。实验研究表明,有效的振荡作用能促进低分子填料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散,从而使填充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混合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