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类供应商逆向选择问题的报酬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采购企业在缺乏供应商实际业务能力、服务成本等方面信息的情况下 ,利用博弈论显示原理设计不同的供货合同来让供应商选择 ,从而根据供应商的选择结果来判断其真实的能力或类型 ,从而避免了供应商逆向选择问题的发生 .通过分析 ,得出了最优报酬机制的特征 ,并证明了上述报酬机制下的最优合同与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综合能力和成本的先验认识无关 .  相似文献   

2.
管理者具有市场能力的委托组合投资管理合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假设管理者具有市场能力,研究委托组合投资管理中线性合同的激励作用.与以前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在管理者具有市场能力时,管理者的资产选择影响市场的均衡价格,线性合同能激励管理者去努力搜集信息.风险厌恶的管理者的最优努力水平是其风险分享比例的增函数,说明线性合同不但可以使风险在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进行最优分担,而且可以激励管理者的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考虑信息成本的委托资产组合管理合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管理者获取信息存在成本的前提下研究了基于相对缋效的线性报酬结构对管理者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覆其激励作用,建立基于基准组合的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当投资者向管理者提供基于基准组合的线性合同时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风险收益最优分享规则。  相似文献   

4.
不对称信息下应用服务外包招标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能力及经济成本是客户企业选择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的重要指标.针对服务能力信息不对称下客户企业选择ASP的逆向选择问题,建立了应用服务外包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应用服务外包最优招标机制的合约菜单,并对该机制的相关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对称信息下客户企业主要根据服务能力、经济成本选择ASP,而与服务报价无关;客户企业向ASP支付的服务报酬主要由服务成本及信息租金两部分组成;ASP中标的服务能力较完全信息下中标的服务能力低.  相似文献   

5.
提出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后备盟友选择问题,建立非线性0-1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通过为各项开发活动选择后备盟友,实现项目整体失败风险最小化。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带有随机网络模拟程序的遗传算法寻求后备盟友的最佳组合,仿真计算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企业利润分享模式下的员工最优退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当产出可以观测时,企业员工素质信息是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条件下,企业员工最优退出机制,建立了两个企业裁员模型.在模型中,企业和员工都是风险中性的,企业是委托人,员工是代理人,采用利润分享模式和绩效原则,以企业利润为目标,留用概率和员工分离补偿为特征.根据显示原理,采用最优化理论求解模型.对比有无利润分享模式下的裁员机制,再对裁员机制中所涉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存在最佳裁员规模,对退出的员工应按不同素质类型支付最低补偿金;利润分享模式会降低补偿金,但对信息租金无影响;非对称信息会导致企业扩大裁员规模与支付信息租金,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强,信息租金越大.  相似文献   

7.
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管理报酬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基金管理报酬激励约束机制,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管理报酬与业绩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管理报酬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约束作用.对此,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现有管理报酬模式进行改进,采用反映管理者努力水平的超额收益率衡量基金业绩,提出固定费用结合超额业绩报酬激励的混合管理报酬模式.并在相同的报酬成本下,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报酬模式下基金管理者最优努力水平,验证混合管理报酬模式在促进基金管理者努力工作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黄健柏 《系统工程》2007,25(10):27-32
股权激励是众多上市企业建立激励制度的首选模式。传统的股权激励模型依据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来,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某些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导致激励效率低下。过度自信是人们的一种经常性的心理表现,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等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热点。本文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基于过度自信的股权激励合同的设计,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股权激励合同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固定报酬、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对代理人风险中性做了扩展研究,研究结论对设计股权激励契约、提高激励效率、雇佣代理人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最后,文章指出了对过度自信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迟国泰 《系统工程学报》1999,14(4):370-374,378
信贷风险事关银行业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已引起有关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现有信贷风险决策理论和方法的弊端,探讨了建立信贷风险决策模型的综合清偿能力原则和银行真实损益原则,提出了贷款风险补偿、风险报酬最大、综合风险衡量和单位风险溢酬最大等决策准则,建立了贷款综合清偿能力的期望值模型,风险报酬决策分析模型,贷款的综合风险分析模型伯溢酬分析模型,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险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假定风险类型和努力水平均连续的情形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建立了纯逆向选择模型、纯道德风险模型,并在二者的基础上给出了连续型保险契约的混合模型,研究了各模型所对应的保险契约的性质和所达到的保险程度.研究指出:当仅存在逆向选择时,随着代理人风险的提高,最优保险契约要求其交纳的保险费率严格单调递增,委托人需要赔偿的比例也是严格单调递增的;当仅存在道德风险时,最优保险契约要求代理人所受的实际损失是意外事件造成损失的递增函数,而最优保费小于损失的期望值;当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时,最优保险契约要求部分保险,与单独存在道德风险时相比,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严格减少,所得效用严格降低.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pricing decision and the compensation strategy of a firm that relies on a heterogeneous sales force to sell its product in two periods. The sales agents’ selling abilities are their private information and will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gents’ selling efforts. We introduce three compensation contract strategies, i.e. pooling, semi-separating and separating that the firm can adopt in period one and by applying principle-agent theory, derive the optimal compensation contracts and optimal price for the firm in two periods in each strategy. Comparing these three contract strategies, we found that the optimal strategy for the firm depends on the discount factor. We show that the firm will surely offer separating contracts in period one for some small discount factor, and for some large discount factor pooling contract is certain to be provided in period one. However, semi-separating contracts may be considered for some mediate discount factor, and also may not appear for all discount factors in period one. Our analysis also reveals that the optimal price decreases with the discount factor when pooling contract is offered in period on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discount factor when separating contracts is offered in period one.  相似文献   

12.
有限合伙制因其低运营成本、无双重税负和高激励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领域.本文研究了有限合伙制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契约设计问题,探讨了随机性契约的作用.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设定比确定性契约更有效的随机性契约,需要施加较强的假设.我们发现由于普通合伙人是风险规避的,而且随机性契约又引入了额外的不确定性,因此一般情形下随机性契约不会占优于确定性契约.但是由于复杂形式的契约设计和监督成本较高,确定性契约通常选择简单可行的函数形式,使得契约设计转化为契约参数的选择问题,导致效率扭曲,此时契约参数随机化可纠正确定性契约中的效率扭曲,从而随机性契约成为更优选择.因此本文以线性契约为例,给出了在有限合伙制中,最优的随机性契约优于最优的确定性契约的参数条件,而且证明了此时随机性契约是对确定性契约的Pareto改进,且引致更高的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排污企业将污染治理外包的契约设计问题.研究表明,当排污方无法准确估计治理成本,也无法观察到治污方努力水平时,排污方通过提供"对赌式"计费方式的契约菜单可以消除道德风险带来的影响,而常见的线性两部制计费方式则不能.排放标准越严格,超标惩罚越大,线性两部制计费与最优计费方式间的差距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由两供应商、单制造商构成的基于双重供货模式的装配系统,其中:制造商需要向供应商1订购零部件,而 供应商2对制造商采用VMI模式供应零部件. 分析在供应商生产时间不确定的前提下,装配系统的订货时间决策与 协调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分散模式下的供应链总体成本和准时供货率均劣于集中模式. 当制造商对供应商采用传 统的激励机制时,尽管能够降低供应链成本,但并不能使得系统总成本达到集中模式下的系统最优成本. 采用改进 的激励机制时,可以实现分散模式下系统总成本的完全协调,但并不能保证实现Pareto改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找到能使系统达到整体绩效最大化的协调机制,并且可以实现系统成本的有效分配.  相似文献   

15.
项目融资费用分担及联合支付进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先对研究所用到的符号进行定义,随后讨论项目融资费用分担及合同双方收益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由两个优化模型组成的项目联合支付进度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可以得到使双方联合收益最大化且按商定比例分担项目融资费用的支付进度安排,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据交易方案的密钥泄露、合谋等安全问题,提出原子性可问责的数据交易方案。将数据审计技术与智能合约结合实现自动支付,确保交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支付的公平性;采用自认证公钥密码技术设计用户注册过程,确保即使遭受单点故障问题,用户私钥仍然安全;借助会话密钥加密通信,解决了对称密钥分发问题,同时能够高效维护通信安全;构造了可公共审计的问责机制处理用户争议,以抵抗合谋攻击。安全性分析及实验表明本方案不仅能抵抗密钥泄露攻击和合谋攻击,还能够降低通信成本、高效问责。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 而确定补偿标准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也是保证项目能长久有效实施的关键. 拍卖方式能平衡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和支付者之间的成本效益, 考虑自愿和公平的原则, 是确定补偿标准的较好方法. 通过构建不同风险偏好的拍卖投标者的最优报价模型, 结合肃南县退牧还草生态补偿项目, 分析了对保留价不同的预估范围下当地104户牧民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溢价差值. 结果表明: 当风险溢价差值为零、大于零以及小于零时, 投标者分别为风险中性、风险厌恶和风险喜好的类型; 肃南县参与此次拍卖竞标的牧民随着机会成本的增加, 风险偏好从厌恶,到趋于中性, 最后表现为风险喜好, 其中当机会成本增加到一定额度时, 风险偏好又从风险喜好反弹回风险厌恶再回到风险喜好; 而随着对预估保留价不确定性程度增加, 风险溢价差值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趋势. 另外, 实证结果还表明, 对于风险中性的投标者应公开保留价, 而对风险厌恶者则应保密.  相似文献   

18.
期权合同和固定承诺合同是货运应用中的两类重要合同,已有研究多从承运企业的角度分析两类合同对海运链的协调作用。从货运代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合同市场和现货市场并存的情况下,两类货运合同的应用价值,根据改进的报童模型,分析了两类货运合同下,货运代理最优运力预订策略和运力执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合同的灵活性价值。进一步研究了期权的执行时序对两类合同应用价值及期权合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两类信息模式下,货运代理最优合同选择都是期权合同,而且合同执行时序滞后降低了现货价格信息不确定性,提高了期权合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对称信息下易腐物品供应链最优数量折扣合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持续变质的易腐物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协调易腐品两级供应链的最优数量折扣合同机制.给出了关于零售商的库存持有成本信息对称及不对称时供应商的最优数量折扣合同,结论表明:信息对称时数量折扣合同可以协调供应链,而信息不对称时单一的数量折扣合同不能取得供应链整体的最优;此外,非易腐物品供应链的数量折扣合同仅为易腐品的特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章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