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松花粉垂钓法分离到一株docosahexaenoic acid(DHA)高产菌Thraustochytrium sp.N4-103.该菌株细胞油脂的脂肪酸组型为47.3%DHA,11.6%C22:5(n-6),9.4%C20:5(n-3),9.1%C20:4(n-6)和22.6%C16:0;单细胞油脂由42.6%极性脂肪,45.3%中性脂肪和12.1%糖脂组成.细胞生长与DHA合成的最佳务件: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温度为25℃。利用PCR技术分离得到N4-103菌株18S rRNA基因并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含有Thraustochytrids的特征插入片段.依据18S rRNA基因序列所构建的遗传进化树表明该菌是一株与Thraustochytrium sp.KK17-3具有紧密亲源关系的未报道的破囊壶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螺旋藻总脂中分离提取出硫酸喹诺糖二酰甘油酯(SQDG),通过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得到7个主要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SQDG中脂肪酸的含量和分子组成。结果表明,SQDG中主要脂肪酸为16:0,18:3n-6,18:2n-6,而花生四稀酸(20:4)及EPA(20:5)的含量要低于其他几种红藻和褐藻,未发现16:2。SQDG中sn-1位79%为不饱和脂肪酸,95%以上的sn-2位脂肪酸为16:0。根据测得的7种组分的含量和sn-1和sn-2位脂肪酸的分析计算可得,SQDG主要分子组成为52%-57%(18:2,16:0),11%(16:0,16:0),7.1%(16:1,16:0),7.7%(18:1,16:0)。  相似文献   

3.
南极磷虾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提取法对南极磷虾中的油脂进行提取,提取产率达6.14%。将油脂进行皂化、甲酯化,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脂肪酸组成, 共鉴定出 21种成分, 主要含豆蔻酸、棕榈酸、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含量分别为9.25%、24.35%、18.25%、20.28%和11.17%;另外,还鉴定出油脂中含有0.68%的奇数碳链脂肪酸。  相似文献   

4.
尿素包合法浓缩豆油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地回收豆油脱臭馏出物中富含的活性物质——生育酚,选择尿素包合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尿素对豆油脱臭馏出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包合作用,除去饱和脂肪酸,使得生育酚浓度得到提高.研究了尿素用量、甲醇用量、冷析温度和冷析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包合条件为:浓缩20g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需尿素60g、甲醇350m1、冷析温度5℃、冷析时间10h,可使α-生育酚纯度提高5倍多,而回收率可保持85%以上,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浓缩效果.  相似文献   

5.
1998-2000年分别在广西的崇左县、南宁市郊区、来宾县等地进行甘蔗、龙眼、玉米施用不同缓释(或长效)氮肥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常规肥料试验方法,甘蔗、玉米均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氮肥)、普通尿素、涂层尿素、长效碳铵、缓释尿素;龙眼除不设不施氮肥处理外,其余处理与甘蔗、玉米相同;各试验均设4次重复。结果表明,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分别比普通尿素增加原料蔗11.7%和5.3%,每公顷增糖1262kg和497kg,增糖率13.6%和5.3%;甘蔗当季对涂层尿素与缓释尿素中氮素的利用率分别此普通尿素高7.50%和2.85%(绝对值)。施用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和缓释碳铵的龙眼幼年树生长量与普通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F>0.01);施用涂层尿素的龙眼果实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2.5%-13.6%。玉米施用缓释氮肥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337.5-525.0kg/hm^2,增产率5.36%-7.74%;玉米施用缓释尿素、涂层尿素的氮素利用率比普通尿素分别提高5.14%、4.39%(绝对值)。缓释氮肥对甘蔗、龙眼、玉米有良好的供肥性,适用于氮素淋溶强烈的广西土壤。  相似文献   

6.
饥饿对锯缘青蟹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刚孵化幼体在饥饿状态下生化组成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为合理投饵和提高青蟹早期幼体的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饥饿幼体同时动用蛋白质和脂类作为能量来源,且以脂类为主,当幼体饥饿超过1.5d,脂类储存就已接近匮乏;2)饥饿的幼体明显地保留高度不饱和脂肪酸20:4n-6和20:5n-3(EPA),而2:6n-3(DHA)的保留程度很低,饱和脂肪酸16:0,单不饱和脂肪酸16:1和18:1是主要的供能脂肪酸;3)在饥饿状态下,幼体蛋氨酸和亮氨酸的比例略为升高,脯氨酸的比例有所降低,其他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不变。上述结果表明,应尽早投喂富含22:6n-3(DHA)的高脂食物,以保证早期幼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幼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豆中卵磷脂的成分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豆中卵磷脂的提取方法做了系统的研究。采用混合溶剂(V正己烷:V乙醇=6:4)作为大豆中油提取溶剂的方法,出油率可达17.6%-20.8%,与文献上报道的16.8%有明显提高,大豆中的卵磷脂得到有效的分离提纯。详细研究了薄层色谱法中不同极性的展开溶剂的影响,采用V氯仿:V甲醇:V水=65:22.5:4(pH=4.0)做展开溶剂,经显色后,对薄层色谱板做光密度扫描。结果表明,可对大豆中的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铵(PE)进行有效的分离。该方法用于11种吉林大豆中卵磷脂的成分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食用油及含有油脂的食品若在不适宜的条件下长期储存,油脂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致使油脂分解出醛、酮、低级脂肪酸、各种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这种改变称为油脂的“酸败”。为防止这种变质,人们常在含有油脂食品及食用油中加入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菌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BHA、BHT常用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比色法液相色谱等。各方法前处理的共同之处为:采用大量有机溶剂从样品中将组分提取分离出来,手续冗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葛花解饮原汤剂改换剂型为颗粒剂。方法:本实验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并建立了质量标准。结果:当归、葛花、玄参等最佳制备工艺醇为提取溶剂;熟地黄、甘草等最佳制备工艺水为提取溶剂。当归、葛花、玄参等药材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川、时;水提工艺:熟地黄、甘草等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黄连的提取工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5次,第1次2小时、第2、3次1小时。以80%乙醇作润湿剂,制粒,所得颗粒流动性良好;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及其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0%、2.04%,表明方法准确、可靠。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
脲包法富集被孢霉菌丝油γ-亚麻酸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采用脲包法富集被孢霉菌丝油脂中γ-亚麻酸过程中原料与尿素和溶剂配比、结晶温度、包合时间及包合次数等主要操作条件对γ-亚麻酸富集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次包合处理,菌丝油中γ-亚麻酸含量由6.12%提高到73.66%,富集了1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