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胡中为 《科学通报》1985,30(5):363-363
对彗星底片用一般照相测光定标方法,存在许多复杂问题,有较多误差。哈雷彗星国际联测(IHW)推荐使用场星亮度分布作定标的方法。这些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恒星或星系底片,其场星的像是弥漫小圆斑,并且是跟被测恒星或星系同样感光条件下拍摄的。然而,由于彗星对场星有视运动,在望远镜跟踪彗星所摄底片上,场星的像是条形的;实际上,场星的像是与彗星像在不同感光条件下拍摄的。因此,文献[3—5]的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彗星底片。本文提出用场星作彗星底片定标的一种方法,初步实测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戴文赛 《科学通报》1979,24(5):215-215
1978年6月22日,美国海军天文台的Christy发现冥王星在底片上的象是扁长的,追查以前所拍底片,也都存在这个现象,他由此推断出冥王星有颗卫星。7月初,智利的托洛洛天文台证实了这个结论。麦克唐纳天文台在5月所拍底片上也查出同样结果。此卫星暂定名是1978 P1,也称“查龙”(以下简称冥卫)。  相似文献   

3.
冥卫综述     
发现始末为了进一步定准冥王星的公转轨道,美国海军天文台Flagstaff站(在亚利桑那州)的1.55米反射望远镜在1978年4月13日、4月20日和5月12日先后拍摄了大量冥王星的照片,同年6月22日,冥卫的发现者、美国海军天文台的James W.Christy在对冥王星的照片进行常规测量时发现星象有些异常。据他本人说:“我立即注意到冥王星的星象拉长了。通常这意味着观测条件或底片方面出了什么差错。但是  相似文献   

4.
阎林山 《科学通报》1986,31(17):1325-1325
原佘山天文台(现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于1910年前后作过一些彗星的照相观测,其中包括著名的哈雷彗星。这些原始彗星底片不仅是珍贵的史料,而且用现代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也有重要学术意义,尤其是在哈雷彗星再次回归而开展大规模观测之际。然而,由于多年战祸,仅在尚存佘山原片中,已确认出九张哈雷彗星底片。本文对佘山的四张哈雷彗星原片,用PDS显微密度计进行了照相光度测量,获得了哈雷彗星的等照相密度图,并用场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中你能见到很多"膜",比如,保护手机屏幕的、保鲜蔬果的,还有用于车窗阻隔紫外线的。身体中其实也有着各具形态的"膜",数量不少,且各司其职,起着保护器官、维护机体功能等诸多作用,但同时它们也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受到损伤,比如下面提及的六种。眼部照相"底片"——视网膜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角膜是定焦镜头,晶状体是变焦镜头,视网膜则是成像底片。它位于眼球后部,  相似文献   

6.
王之江 《科学通报》1978,23(12):719-719
全息照相和重现的过程可看作是将图象信息进行编码记录和译码的过程。视参考光束形式不同,它将一点编码为一组菲涅尔环或将正弦光栅编码为二组频率不同的光栅,可称之为菲涅尔编码或傅利叶编码。对于这类图象信息编码是否充分利用信息通道的容量(如底片的信息容量),这种信息源和通道是否匹配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可以表明,一般全息照相方式未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底片的信息容量;容量匹配对照相光路有严格要求;在一定限度下立体图象  相似文献   

7.
相机操作ABC     
现代生活中,外出游玩利用照相机摄影留念成了生活组成部分。对于初学摄影的人,在学习拍摄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掌握照相机操作方面的知识,这样在拍摄时才可能应付自如。本文介绍一些普通相机的基本操作技巧。安装胶卷时,按下相机后盖按钮打开后盖,将胶卷的片头插入带片芯槽内,带片钩钩住胶片两边的齿孔,按下相机快门按钮,使胶卷先曝光一张底片,注意观察胶卷是否拉紧装好,然后将相机后盏关紧。这样做虽浪费一张底片,但是可以保证待用的胶卷是装好的。许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的三维乳房成像技术可以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活组织切除患者人数。这种被称为全景数码乳房X线体层合成的技术首次运用X射线进行三维乳房扫描 ,这是GE公司全球研究部的杰弗利·艾伯哈德 (JeffreyEberhard)在 3月中旬召开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宣布的。普通乳房X线照相术是将X射线透过乳房投射到底片上或探测仪的屏幕上 ,使肿瘤在底片或屏幕上显示出一个阴影。但这种方法通常只能诊断出 65~70 %的乳腺癌 ,因为有些细小的肿瘤会被其他的乳房组织所遮掩。更严重的是 ,部分健康组织的叠影有时看似像是肿瘤 ,因而在作…  相似文献   

9.
扫描电镜只能拍摄黑白照片。即使用彩色胶片拍摄也是单色的。我们平时看到的扫描电镜彩色照片都是对所拍摄的黑白底片采用密度分割的方法制成的假彩色照片。其方法复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信息     
1982年2月5日澳大利亚一家天文台的M·哈特莱博士,通过1.2米施密特望远镜所拍摄的照相底片发现在室女座的位置上有两颗彗星,他把它们命为哈特莱1982b与1982c。这两颗彗星并列于视角不到1度的位置上,其后根据7日与8日  相似文献   

11.
争先研制现代中文照排机 1978年末,在香港的一次国际新闻年会上,日本和英国的一家公司在事先相互保密的情况下,同时向到会国宣布:他们已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套电子-光学中文照排机。 日本展出的是一架用计算机控制排版、由阴极射线管打点扫描供照相输出的第三代照排机;英国的是用计算机控制排版、用激光束直接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的第四代照排机。可是这架机器还只有  相似文献   

12.
“建(王戋)”出自我国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是世界著名的窑器,属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封面是宋代“建(王戋)”中的一种银兔毫瓷釉的显微结构照片,应用显微镜的100倍干物镜在透光暗场的条件下拍摄(底片倍数300倍)。照片为我们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九百年前所生产的名瓷已有液相分离  相似文献   

13.
傅德■ 《科学通报》1980,25(13):595-595
视场直径≥100毫米的电子照相机,是一种能够把≥10~8个信息元同时精确记录下来的高效率光电图象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兼备光电阴极的高灵敏度和照相底片同时全景成象的双重优点,还具有照相密度的线性响应、很高的信息存贮能力、巨大的动态范围:从远紫外直到近红外光谱区的宽广波长响应范围和极低的固有背景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因此,对于天文学和  相似文献   

14.
<正>在19世纪末,哈佛大学天文台主任爱德华·皮克林(Edward Pickering)聘请了数十位女性,让她们在玻璃底片上测量拍摄到的恒星的性质,其中一些人的名字耳熟能详。亨利爱塔·勒维特(Henrietta Leavitt)发现了可变恒星(造父变星),它们变亮和变暗的时间与光度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宇宙的庞大规模及其膨胀;安妮·坎农(Annie Jump Cannon)对恒星光谱的分析促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恒星类别字母  相似文献   

15.
博士殿堂     
图片的高度不限,但是其宽度则应随人们的适应过程而逐步加大,因此,一开始,宜将竖机拍的两张底片均扩为对开照片,剪开后按左右次序重新粘贴组合,对5寸片则须叠压或剪裁欣赏,但一般人在适应一周后,均可在1束之内,欣赏两张竖向并列5寸照片。当您用自己的相机,拍出向往已久的立体照片,当您用一张纸卡,看到身临其境的立体画面  相似文献   

16.
褚耀泉 《科学通报》1983,28(16):972-972
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很大红移值Z=3.45的类星体PKS 0335-122。在研究暗射电类星体的过程中,我们曾证认了一批射电平谱源,这些射电源原先被证认为空白区域。众所周知,具有平谱的射电源(通常这些源在射电波段是不可分辨的)经常是与恒星状光学天体相联系的。射电平谱源的光学证认率是很高的,例如,Condon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射电巡天星表在Palomar巡天底片上的证认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17.
SS433的巴尔麦线系及HeI线都是三重线,本刊曾陆续报道过对两条很强的伴星发射线的观察研究结果.去年四月以来,加拿大赫兹堡天体物理研究所多米诺(Domi-nion)天文台的克拉普汤(D.Cram-pton)博士及其合作者,集中力量观测了以前认为“无位移”的中央母线的视向速度.他们在100天内进行了52次分光光度观察.所用的1.8米的望远镜的4300~5400(?)波段的分辨率是2(?).分析照相底片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十年左右,由于各种原因,电子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天文学的所有领域。客观的需要与各种机会是相适应的。天文学家业已机灵地跟上了近几年来空间项目的电子计算机化。一旦必须靠遥测从火箭和卫星以数字形式发播的数据来工作,那么,肯定总有一天会常规地使用同样的技术来处理其他的数据源。天文学根据传统方法来处理它的数据,其耗费是很大的。大型施密特望远镜的一张底片,在6度×6度的天区内,可能包含着10~6个不同的星像。仅仅  相似文献   

19.
一步成像的诞生 兰德是一位摄影爱好者。1947年的一天,他带女儿去公园游玩,哄着女儿拍了几张照片。哪知爱女撒起娇来,“爸爸,要让我等多久呢?”她一定要马上看到照片: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父亲说的那么漂亮。兰德无可奈何地取出底片,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有。这件事却引起了兰德长久地思索,为什么不能搞一种“立竿见影”的照片呢?  相似文献   

20.
2月23日,智利的拉斯·坎帕那斯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希尔顿在观察星空照片时,感到异常激动。几小时前由天文台的小型望远镜拍摄的底片上,在已知的大星云模糊的光迹中有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亮点。希尔顿说:“我花了三个多小时试图解释这现象,最终我认为这只能是颗超新星。”超新星一般指一颗巨大恒星灭亡前的猛烈爆炸,致使其亮度在数周内超过太阳几亿倍。这次发现的超新星,位于大麦哲伦星系,是我们银河系的边缘,离地球约有17万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