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分布式软件工程(DSE)包括分布式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和软件的分布式开发过程,文中偏重于前者,分别阐述了它的几个研究方向:分布式程序设计;分布式模型以及相关的说明和分析技术;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个具体的分布式软件开发工具:Durra,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分布式系统的部件/交互作用的观点和新一代分布式软件开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CBD)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软件开发方法,它根据组件标准,将独立开发的软件组件组合成应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实现级组件软件协议,它是Microsoft关于如何建立组件和如何根据组件构造应用的一个规范,1995年公布的COM规格说明详细地定义了建立和使用COM组件应遵循的规则.然而该规格说明是非形式化的,这使得它缺乏逻辑的严密性,容易引起歧义.本文根据COM规格说明定义的规则,为其建立一个形式化的组件模型,模型反映了COM组件的本质,但省略了一些具体细节. 模型采用规格说明语言Z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3.
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和软件的可维护性与选用适当的软件开发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论述了目前主要采用的两种软件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基本思想和开发步骤.并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适用场合,目的使我们开发的软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功能建模和基于过程建模两种制造系统建模框架与方法,分析了软件对象技术、组件技术和代理技术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的制造系统建模框架,它由对象自治性层次维、软件生命周期维和多视图模型维组成·采用基于多代理的软件工程实现方法,开发了基于多代理的制造系统软件·与软件对象和组件相比,智能代理具有更强的自治性和智能性,能够满足复杂制造系统对分布式数据和分散控制的要求,为制造系统过程集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CBS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CBSE)是重要的软件重用技术,将使今后的软件开发起革命性的变化.本文论述了CBSE的定义和内容,并讨论了CBSE同传统软件开发和面向对象技术的比较,最后列举了CBSE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计算技术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使复杂的大型网络应用程序变得易于开发。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和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Distributed COM)的组件技术是微软的分布式对象技术。通过详细地分析基于OM/DCOM组件技术的分布式计算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开发COM/DCOM组件的基本方法和三层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一个用COM组件构造的三层分布式应用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软件逐渐成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决定性因素。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 ,而软件工程的传统途径是生命周期方法学 ,使用生命周期方法学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和生产率。下面 ,我们结合客车发电机参数检测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分别针对软件生命周期的几个主要阶段进行论述。1问题的定义与可行性研究为了保证铁路客车的正常供电 ,对于机车工作的交 -直流供电装置 ,必须按规定的周期送到指定的车辆段进行检修。在试验中通过测量相关参数 ,掌握发电机与控制箱配套工作的情况 ,从而保证供…  相似文献   

8.
以组件供应商参与软件产品的早期设计开发工作为背景,针对组件供应商中分配设计开发任务的问题,考虑组件供应商的设计能力、成本和开发时间的非精确性,提出了软件组件设计开发任务指派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运用α截集和扩展原理将模糊模型清晰化并求解.该方法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工具确定软件产品中的组件权重,提出了改进的组件供应商参与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组件规划质量屋的结构模型.最后,以具体实例说明模型和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可复用软件构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软件复用、软件构件技术和OO 技术的发展,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成为现实。实践证明,通过开发可复用软件的两个生命周期:开发可复用软件构件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简述了软件复用技术、软件构件技术、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以及构件对象模型(COM) 。  相似文献   

10.
EJB组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nterprise JavaBeans(EJB)是Java服务器端组件模型,采用EJB技术能有效地进行软件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分析了EJB的体系结构,介绍了EJB的各个组成部分,比较了EJB的种类和各自的技术特点,讨论了EJB技术实现的原则,对分布式技术中目前较为成熟的COM/DCOM、CORBA和EJB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详细阐述了开发EJB组件的过程,并给出了实现该技术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1.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合理的软件测试模型可以降低测试在开发活动中的花费和开发时间。通过对传统测试模型V模型的分析,找出V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新模型。该模型将软件测试贯穿软件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能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合理的软件测试模型可以降低测试在开发活动中的花费和开发时间。通过对XP中测试和传统测试模型W模型的分析,找出W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XP的新的测试模型。该模型将测试驱动的思想贯穿于软件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并且加入了回归测试的范围,可以尽早发现软件中的错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3.
Enterprise JavaBeans(EJB)是Java服务器端组件模型,采用EJB技术能有效地进行软件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文章介绍了EJB的各个组成要素,分析了传统EJB在复杂性方面的突出问题,比较了传统EJB和新一代EJB在开发,部署和测试中的不同。最后,指出了新一代EJB在传统EJB复杂性方面作出的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服务的组件集成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Web服务的含义、特点、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和发展前景,并对Web服务的核心技术和协议,包括SOAP、WSDL、UDDI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创建基于Web服务的订单管理组件,说明如何利用Web服务来提升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为类似基于Web的电子商务软件需求提出了可行的组件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软件过程执行机制中,两种传统的过程执行机制——前摄式和反映式存在模型复杂性和执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分层机制可以缓解这种矛盾,但又缺乏严密的形式化定义。采用基于Petri网的软件过程执行机制的建模和分析方法,给出了准确的形式化定义,很好地描述了软件过程执行机制中的同步、并发和异步等特点,解决了早期"前摄式"机制的过程支持缺陷,降低了反映式机制建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的模具并行工程系统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模具计算机辅助并行设计系统方法,并对并行工程系统开发过程、传统过程分析、过程重组、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框架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采用模糊设计结构矩阵进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和通过对模糊设计结构矩阵按信息度进行模糊排序来指导过程分解与重组,提出了基于特征的产品/模具信息模型,通过基于规则与基于事例相结合的推理机制实现知识、数据、事例等各种信息的动态集成与应用,以支持并行设计机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Security experts have not formally defin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iruses and normal programs. The paper takes user's intension as the criteria for malice, gives a formal definition of viruses that aim at stealing or destroying files, and proposes an algorithm to detect virus correctly.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efinitions, this new definition is easy to understand, covers more malwares, adapts development of virus technology, and defines virus on the spot. The paper has also analyzed more than 250 real viruses and finds that they are all in the domain of the new definition, this implies that the new definition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基于Web的软件开发需求也越来越引起关注。传统的网络开发周期长、功能的复用率低、扩展性差,这些问题给开发和使用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其开发效率已逐渐无法适应多变的网络环境和需求。将组态的概念引入基于网络软件应用中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现状。所谓组态就是用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在传统上组态软件已大量应用于工业领域。利用组态软件的灵活性,介绍和发展了一种基于Web的组态软件架构的定义和实现。通过将组态软件的系统结构和模型应用于Web软件开发中,提高Web软件应用开发的效率,使Web软件应用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张志锋 《科技资讯》2013,(13):140-140,142
本文分析了传统设备管理系统的不足,并基于全员设备管理(TPM)理念,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给出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案,建立了一套信息采集,管理,集成的模型,以最大限度提供生产效率为目标,设计了系统软件功能结构,井给出了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基于CSCW的软件需求协同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分布式计算的应用,计算机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正得到迅速发展,提出了软件需求协同分析的方法,评审需求规格说明时,进行协同评审,使用白板控制机制,同时,在需求分析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协同讨论,以满足需求分析由多人共同完成的要求,使用黑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