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四种“一V”动词结构进行了讨论,并主要分析了第一种类型的使用频率、范围,“一”和动词的结合程度,“一V”短语为何是粘着短语,“一V”短语作句子成分,“一V”短语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复句中作分句的关系,以及在这一短语中“一”和动词的语义、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 shall 和 will,should 和 would 的分类问题shall 和 will,should 和 would 除了象传统做法那样分为助动词和情态助动词外,也有把它们划为助动词一类的。比如:旅美教授钱歌川在他的《英文疑难详解》(1976年)一书中,在答疑 shall 和will 的用法时,就是在助动词一类下来解释它们的情态意义和时间功能这两个不同用法的。又如:浙江大学外语教研室1977年在原有教学用书的基础上修改编写的《实用科技英语语法》(1979年)的动词分类中,也是在助动词(the Auxiliary Verb)这一分类下从功能上概述 shall 和 will 帮助构成各种将来时态和分别表达说话人的意志及  相似文献   

3.
英语隐含条件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通常用if,unless等关联词引导的分句来表示条件,这是明示的条件句;然而.英语中还有许多其他用来表达条件概念的方法。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介词构成的短语结构,某些关系分句、时间状语分句、地点状语分句或方式状语分句以及某些虚拟语气句,某些祈使句、陈述句之后使用并列连词and,or(else),otherwise等附加另一个阵述句的并列结构,或并列结构构成的某些谚语,或比较级the more...,themore...等.也能用来表示条件概念。这些表示条件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隐含的条件。英语中隐含条件通过其某种内在的语义或意念功能起着与明示的条件句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作为介连兼类词,在词性的划分上,可以根据句法结构,并结合语义、语用功能来明确它的词性。“为了”引导体词性词语,则为介词;“为了”连接分句,则为连词;“为了”引导小句、主谓短语、谓词性短语,则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划分。  相似文献   

5.
名词和定名短语,人们往往把其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对二者的差异关注得不够。经研究发现,二者在成句功能上存在差异:定名短语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弱,实现为陈述、感叹、疑问等句类的能力强于名词。更有资格充当复句的分句;名词实现为呼应句的能力则强于定名短语。  相似文献   

6.
“and”是英语里一个极普通的并列连词,一般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或句子与句子,其基本含义是“和”“同”“以及”等。但是,根据上下文的具体内容或在特定的语境下,and 还有一些特殊的含义。本文拟就 and 的特殊含义及汉译进行探讨。一、表示时序:and 把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连接,这时 and 相当于 then。例如: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了英语以动词表达将来时间的主要语法手段:“shall/will”,“be goingto”“be to”,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体,将来进行体;然后对各种用法及其意义作了说明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对某一情况不很清楚、特别是对数字方面又说不准,而又要发表见解时,大都使用表达意思有弹性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所持的估计态度。如常用的“大约”,“上下”、“左右”、“大体”、“大概”、“大致”、“估计”等等笼统的表达方式。而这些弹性词语在英语中可用介词、副词、短语、分句、动词及构词法中的填加后辍的形式来承当,而且在句中多数都是修饰数词。  相似文献   

9.
《齐民要术》中的范围副词“凡”在句法上不仅可以修饰动词VP、形容词AP,而且可以修饰名词NP、数量词Nump以及复句的分句;在语义上,“凡”都后指总括的对象,并赋予句子表条件的逻辑意义;在功能上,“凡”使句子成分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凑。可作话题标记,强调句子的述题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英语被动句比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 ,被动句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被动句主要依靠使用被动语态来体现。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 ,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表示句子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 ,即是受动者 ,而施动者常有by短语引出。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因此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突出了行为对象 ,减少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英语中,短语动词的运用比较广泛,运用起来又相当灵活。因此,对于它的分类一直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学者争论的焦点。第一种观点:短语动词主要分为两大类:1.介动词——动词 介词。2.副动词——动词 副词。其理论依据是:大多数小品词在不同类型的短语动词搭配中起介词小品词或副词小品词的作用。据此说法,介词后面跟宾语,而副词后面则不能跟宾语。第二种观点;短语动词应分为三类:1.介动词——动词 介词。2.短语动词——动词 副词(A.动词 副词相当于一个不及物动词。B.动词 副词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3.短语介词动词——动词 副词 介词。第三种观点:主要有四类。1.动词 介词。2.动词 副词。3.动词  相似文献   

12.
回环是用回旋往复的语句形式构成的辞格。若以层次为划分标准,回环可分为三类。一、单回环(一个层次),指一个句子或短语形成首尾回环的格式,如“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此格式以四字句为多。二、双回环(两个层次),指在一对短语或句子中造成词序颠倒的回环格式,例如“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包身工》)句中回环部分第一句的首字与尾字颠倒为第二句的尾字与首字,回曲如环。三、三回环(三个层次),这种格式由三个分句或短语组成,中间的分句或短语往往起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例如“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第二句的“肥多”承前。“粮多”启后,使短语“猪多”首尾环合。若以组织形式为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青 《科技信息》2012,(16):157-157
移动表达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任何语言中移动动词都占据着最基础的位置。人们在使用移动动词来描述移动行为时往往与视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视点所放位置直接影响着移动动词的使用。日语中最具代表性的移动动词是「来る」、「行く」。本文将试从视点角度,从说话人现在实际位置、说话人未来到达位置、说话人熟知位置、听话人位置四个视点所放位置来阐述移动动词「来る」、「行く」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说话,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话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人们交际的效果。师范生是将来的教师,必须学会“说”,而且“说”得好,才能适应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可以说,会不会说和能否说得好,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新颁中师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说话能力”,列为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变成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在面向自由文本的自动知识抽取中,名词短语识别是基础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含动词的名词短语。已有的名词短语识别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命名实体的识别,范围较窄且不能解决其他含动词的名词短语,加之含动词名词短语识别存在分词错误、边界确定、特殊结构、标记数据少等难点,含动词名词短语识别目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与规则、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语句进行预处理,其中包含包括词性、助词、时间、数量词等内容的修正和合并;然后,使用双向LSTM与条件随机场融合的方法对含动词命名实体进行识别;接着使用百度词条、固定搭配、语义分类和描述框架文法的方式对含动词名词短语识别;最后使用随机抽取的多动词文本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达到89%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王毓  黄蔓玲 《科技信息》2007,(2):151-152
日语中有很多用于表示确认的句末表现,起到向听话一方确认其同意、共同感受、共同认知等作用。本文中笔者从中选择了“だろう”和“よね”两种表示确认的句末表现,来试着探讨其各自的使用特征和互换使用的可能性,以及可互换使用时的语意差别。总的来说,当说话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发表看法,并向对方征求同意时,日语中通常使用“だろう”来“表示推测”的意思;这时若使用“よね”则表示说话人对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而当说话人判断对方应该会与自己抱有相同看法或作出相同判断,并在此前提下向对方进行询问时,如果使用“よね”,则表示“向对方或第三方征求确认”的意思;一旦使用“だろう”则带有很强烈的责备的意味。  相似文献   

17.
在“的”字短语做谓语的体词谓语句中 ,“的”字短语含动词性成分是较复杂的一类 ,本文根据不同的语义结构对这类句子进行了分类描写 ,分析了动词进入其中的语义制约 ,并从认知上对各次类间的联系和使用频率差异提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在“联系动词be 形容词(作表语) 不定式(短语)”这种结构中,不定式(短语)与形容词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请看下列例句:  相似文献   

19.
现代英语动词体系只有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没有将来时。英语动词的“时”和“体”属于两种不同的语法范畴,就英语动词的自身形式来说,没有能与现在时和过去时相提并论的动词形式——“将来时”。英语中多种多样的将来时间表示法,其形态与英语动词的体一样,是一种复合形式。因此,我们应该从英语的语言实际出发,正确地掌握表示将来时间的方法,以利于指导我们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汉译佛经中有一个与中土文献不同的并列连词——“及以”。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译经中以连接名词及名词性短语是最常见的形式,也可连接动词和动词性短语,还可连接形容词。在组合功能上,“及以”可以与其他并列连词如“及”“并”“与”等构成“框架连词”使用。“及以”这个新的连词,很可能是因为句子节奏的要求,在单音节连词“及”的基础上产生的复音节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