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京沪深在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综合评价京沪深科技创新情况,本文从资源集聚效应、原始策源效应、驱动发展效应、辐射引领效应、全球影响效应五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北京高校院所发达、科技成果丰富、带动全国发展,在资源聚集效应、原始策源效应、辐射引领效应比较突出;深圳高技术发展动力强劲,产业发展外向型明显,在驱动发展效应和全球影响效应较强;上海科技资源协调性好,科技创新发展整体比较均衡。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京沪深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北京是以高校院所主导的技术驱动型发展模式,上海是以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新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深圳是以高技术业(新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低效的重要原因。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一种有效的动力机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本文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总结国外经验和分析我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新型动力机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将科技发明转变为国家繁荣的动力必然要经过商业化和产业化的环节,但是创新产品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影响到其市场化进程.本文在借鉴欧盟各国通过政府采购推动科技发明产业化的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正在实施的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措施,提出四点建议:(1)建立健全创新导向的政府采购产品目录体系;(2)创新政府采购模式,突出集成化优势;(3)实施柔性政府管理,凸现创新产品的多样性;(4)增强专业化水平,构建创新导向政府采购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创新文化管理: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当代西方管理学的丛书,有关“组织文化”问题的探索几乎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内容,创新文化建设在我国已成为了管理者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关于组织文化,文化研究与现代管理科学,影响组织文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文化的转变的转变、领导者与创新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创新文化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国“竞争力集群计划”已实施近20年,成功培育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一套区域创新生态治理的“法国”模式,总结其实践经验,可为我国加快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提供参考。本文从政策驱动视角,在分析法国竞争力集群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着力点演变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创新生态系统同步演进路径,并进一步总结提出其创新生态治理框架与主要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法国竞争力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经历了从研发项目驱动到产业现代化与数字化转型驱动的演进路径,并形成了“四级共治”模式下的创新生态治理架构。最后,从创新生态演化的驱动力转换、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国际化战略牵引,及政府推动与引导作用强化这四方面,对我国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给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可持续发展思想普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愈来愈呈现区域化特征,区域创新能力、潜力和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巳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策因素。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来源和基础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渐进经济学理论、新区域科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及新产业区理论,本文对这四个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创新形势,对西部地区,特别是陕西、四川、重庆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比指出西部科技创新中所存在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用分子沉积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胺(PAH)/石墨氧化物(GO)多层分子沉积薄膜, 为了增大薄膜自身的结合强度, 采用加热的方式使其成膜动力发生转变. 用紫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纳米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 薄膜能够有效降低玻璃表面的摩擦, 加热后薄膜成膜动力由静电结合转变为价键结合的形式, 同时摩擦力的变化取决于薄膜表面硬度和形貌.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静态、管理体制不健全、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采用系统研究、文献分析、实证检验等方法,揭示了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包括流域协调与管理机制;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多元融资机制;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动态补偿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机制。基于秋浦河上游生态服务主导效应因子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实际,2009年下游补偿上游金额为41448.0277。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有利于促进秋浦河流域上、下游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可为我国小流域生态补偿构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样也是西安实现统筹科技资源的关键要素。本文首先对西安高新区现有的创新服务体系中的三个重点平台进行了描述;其次以灰色关联度为分析方法,结合西安高新区创新服务体系现状,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几个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再次,根据上述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西安高新区创新服务体系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并结合黄石市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沿江大道建设的初步方案.指出了建设的难点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分析了沿江大道建设对于黄石宜居城市建设和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促进沿江地区乃至整个黄石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电子系统中互连尺寸的微细化使构成焊点的钎料合金的力学性能成为影响电子封装与组装产品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微米及纳米尺度深刻掌握Sn基钎料合金的断裂行为对于更好地预测焊点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100Sn、63Sn37Pb、96.5Sn3.5Ag三种Sn及Sn合金,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Sn及Sn合金在微米尺度上的动态断裂机制,以及纳米尺度上裂纹尖端的真实物理过程,阐述了Sn基体、含铅Sn合金和无铅Sn合金三者互有关联又各有不同的微观断裂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生态安全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十分严重;同时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始终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对生态安全以及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特点、评价与预警,粮食安全,农业景观结构调整与发展生态安全型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转基因生物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西部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生态条件较差,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西部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无一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已严重的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森林遭到破坏之后所造成的恶果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了退耕还林在整治国土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北地区生态修复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工程给黄土丘陵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生态重建历史机遇。粮食供需的总量平衡是我国面临的巨大的问题.且在人口净增长达到由正变负的拐点之前,问题的艰巨性将与日俱增。基于粮食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本文以生态修复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利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回顾了黄土丘陵区产的发展历史,探讨了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粮食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稳住粮田面积、强化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上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给人类尤其是上海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屏障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和过滤等生态服务以及防风暴及保护海岸线功能。上海湿地的社会效益主要有旅游休闲、历史及文化价值、教育及科学研究等价值,促进湿地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指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产品的价值,它包括食品、农业产品及其它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产生的直接价值,直接经济效益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算。同时上海还有国际重要湿地,涉及国际共同利益和效益。因此,为求得上海湿地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必须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条件上,不能片面追求单个效益目标,正确的做法是在提高经济效益中十分重视生态效益,在提高生态效益中尽可能争取高的经济效益,并达到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从而实现上海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困难进行了考察,对当地的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阿坝州地区由于区内人地矛盾突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年多以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地区林农、林牧、农牧关系紧张,并对当地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造成了一些冲击。迟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以耕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占调查总数的9%;对于那些收入渠道较多的农民影响甚报,占调查总数的66%;其余的25%的农民从事了旅游相关行业,收入大幅提高,退耕还林工程为他们带来了明显的收益。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帮助弥补这部分的损失。因而退耕还林工程中强调生态效应的同时,如何将长期生态效益向经济化转化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国内外微埋盲孔制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微埋盲孔钻孔工艺、去钻污工艺以及孔金属化研究等;重点介绍了激光钻孔技术、微孔填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江西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指标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能值(emergy)作为价值的一种测度方法,被用于评价维持包括人类经济活动在内的生物圈的能量与资源的流动。本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江西省1995~2000年的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为(1)1995~2000年江西的净能值产出率变化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大小在2·63~2·93之间,表明江西是一个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2)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曲线与净能值产出率变化曲线的趋势一致,也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大小在1·05~1·21之间,表明江西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环境负荷率的变化曲线呈上升趋势,这与江西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和进口资源及劳务能值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