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遴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评价指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分层计量宁波市2002~2013年土地利用效益,并与其他五个同类城市对比。结果表明:12002~2013年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与同类城市相比仍较低,土地利用水平有较大提升潜力;2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城市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及布局有一定关系,宁波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挖潜;3宁波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变化呈现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直径深孔爆破采场破顶层厚度不舍理带来的安全生产问题,以凡口矿某采场为例,通过第一强度理论计算出破顶层安全厚度初始值为6.95 m;然后综合运用Surpac与FLAC3D构建采场数值模型,并对采场回采过程中不同破顶层厚度进行优化模拟,分析并揭示了采场回采过程中围岩的力学状态,确定了采场的破顶层安全厚度为7 m。根据理论计算及数值优化结果,结舍现场工程应用,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论的合理性,可以为其它大直径深孔爆破采场破顶层安全厚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正常事故"理论的启示下,将安全学的研究重心转向对安全系统自身属性的认识方面,将耗散结构、协同论及突变论引入安全系统,建立安全系统混沌模型,首次运用混沌模型对实验室安全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参照国际惯例确定实验室安全等级;其次,以安全混沌理论为指导,构建实验室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底层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最后,运用模型中的归一化公式及突变级数规则逐级求得突变隶属函数值,得出评价结果并与实际进行比较。通过对某高校实验室的风险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混沌模型计算值与现实状况较为吻合,混沌评价可以对不同指标的重要度进行排序,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爆破振动峰值速度在小样本容量统计条件下的准确预测问题,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选取最大段药量、总装药量、水平距离、高程差、前排抵抗线、预裂缝穿透率、岩体完整性系数、测点与最小抵抗线方向夹角、炸药爆速等9个影响因子,建立小样本容量统计条件下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回归预测模型(LS-SVR)。选取23组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其中,前16组为训练样本,后7组用于结果预测,并与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模型和模糊神经网络(FNN)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得到LS-SVR、GEP和FNN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1%、8.7%和11.3%。研究表明:LS-SVR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更吻合,拟合性更好。且在小样本容量统计下,LS-SVR模型可以准确地对爆破振动峰值速度进行预测,为类似工程的小样本容量统计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理想方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决策模型来评价城市适宜度.并以四川省10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城市人居适宜度的评价、排序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合CW-GT法和TODIM法得到新组合预测模型,用于对岩爆倾向性进行预测。从应力、岩性与围岩方面选取了影响岩爆的8个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岩爆等级综合指标预测体系,再通过CW-GT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合理组合权重,进而结合TODIM法分别计算得到每个岩爆等级的总体感知优越度,从而预测得到相应岩爆等级。判断结果与AHP-TOPSIS和AHP-FUZZY综合评判模型的结果相吻合,实践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岩爆等级的预测,且预测的计算过程简单、清晰,为岩爆等级的预测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区间灰数Verhulst对整体呈现"S"形变化特性的连续区间灰数序列模拟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构造序列的特征,提出一种改进的连续区间灰数Verhulst动态预测模型,即先分别构建连续区间的核序列和测度序列,继而建立核序列的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和测度序列的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最后构建区间上下界预测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青海玉树地震伤病员人数的预测,并与多种典型Verhulst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民宿资源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从基础设施、服务品质、资源特色、与当地联系四个方面,构建合理的民宿资源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民宿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宁波市民宿资源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相一致。由此可见,AHP与FCE相结合兼顾了民宿资源系统性及模糊性的特点,评价结果客观合理,不仅可为民宿资源评价提供依据,也为类似的资源评价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决定其发挥多边合作作用、实现社会使命的能力。构建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判断不同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的水平高低,为推动我国科研人员在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科技组织任职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文献计量法以及德尔菲法,从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全球治理影响力三方面构建了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借助德尔菲法为指标赋权,并采用客观数据对地学类19个国际科技组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设计的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量化公式较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和实践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为促进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推动我国主导的国际科技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影响隧道抗震的因素的分析,从管理养护、抗震设计、抗震设备和地质条件4个方面选取了24项对隧道抗震安全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隧道抗震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建立隧道抗震安全性评价模型;提出一套科学的用于隧道抗震安全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丽水市某一隧道抗震安全性的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隧道抗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根据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了隧道抗震安全性评价因素中的薄弱环节,为隧道抗震防灾的安全设计及维修加固提供了依据,其理论、方法、思路和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结合江西省水库群大坝安全评价工作,介绍了区域水库群大坝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大坝安全评价技术标准的制定、单座水库大坝工程险度评价和风险评估、区域性水库群除险加固全面规划、水库群大坝安全风险排序、大坝病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除险加固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及区域性水库群除险加固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等内容。该体系在江西省水库群大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presents an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for a dynamic model of am hydrologic process. The process involves solute transport in streams subject to aquifer interaction and unsteady flows and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model is prediction. Detailed assumptions and result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quired to assess model adequacy. The assessment procedure easily generalizes to any dynamic model which is linear-in-the-parameters. As a fundamental tool, instrumental variable algorithms can be adopted which have a number of attractive features. These algorithms make both model-order identification and specification among alternatives a straightforward task. They are known to be consistent estimators in the presence of a wide class of errors. It is seen that they can be made stable and robust in the presence of data outliers. Instrumental variable algorithms can also be used which are asymptotically efficient and provide a covariance matrix of parameter estimates. The paper shows how they aid the quantification of predictive uncertainty and investig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Further, it illustrates that, when instrumental variable algorithms are used in recursive mode, they can be used not only as an additional tool to access model inadequacy but also as an aid to model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程项目投标决策中涉及处理大量不确定性和未知信息问题,从业主情况、自身情况、项目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状况5个角度分析了工程投标风险决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建立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S证据推理的工程项目投标风险方法,介绍了具体的决策过程及风险评价算法的步骤。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工程项目投标风险评价领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现役桥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客观、可行的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桥梁状况指数BCI来表征桥梁整体缺损状况,并建立BCI评价模型,为不同结构型式桥梁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该评定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在役桥梁的安全性状况,可以为桥梁结构的维修加固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评价结果简单直观。以沈阳市某铁路跨线桥的桥梁安全性评价为例,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解释事故致因,在分析已有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信息与事故致因因素之间的联系,认为安全信息是各种致因因素的信息化表述,安全信息缺失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并影响事故的发展.继而用安全信息的概念统一人、物、环境、能量和管理等事故致因因素,提出了安全信息缺失的概念和安金信息缺失事故致因理论.新理论认为安全信息缺失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潜在原因,也是导致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避免关键性安全信息的缺失是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重点.建立了新理论的理论模型和可用于定量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该理论为事故有效预防和系统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评价城市交叉口综合质量,选择了交叉口混合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并通过指标隶属度函数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合实例对其综合运行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和聚类排序,从而为评估城市交通拥堵、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策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键工程系统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风险的定义与表示、风险管理的内涵及项目风险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关键工程系统风险管理的最新进展。分析表明,风险管理的研究正在向如何正确处置风险的问题转移,与之前对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等问题的研究成果相结合,风险管理的理论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以传统安全阀的设计方法为基础,设计一个新型的高压双级保护安全阀,并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其方块图,利用计算机对其动态特性进行数字仿真分析,得到此安全阀的压力和流之间的关系,并从压力和流特性曲线中得出压力和流之间的规律性.另外对安全阀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同时得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曲线.为大流量、超高压安全阀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环节。针对军队干部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考评因素权重,结合民主评议和量化考核两项指标,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德、能、勤、绩、考、管等全方面的考核评估模型对干部进行评价,使定性描述定量化,真实、客观、全面的对干部素质作出综合评价,不仅保证考评工作的公平、公正与合理,也为选拔任用优秀干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