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集落刺激因子(CSF)不仅在造血过程中刺激多潜能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且还作用于成熟的血细胞,提高它们的代谢水平,增强其生理功能。这个性质在临床上有极大的潜在  相似文献   

2.
郭向阳 《科学通报》1989,34(19):1497-1497
尽管受多种因素影响,造血细胞分化增殖受特异性调控因子控制的事实已被反复证实。普遍认为,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必须且只能在造血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实现。  相似文献   

3.
新近克隆的造血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可有效地刺激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和血小板生成,其基因结构、表达调控、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对造血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显示出良好的药用前景,可望用于加快肿瘤放化疗和骨髓移植后血小板的恢复及其他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U-937细胞系来源于一种恶性生长的人类白血病细胞。这种细胞停留在造血干细胞向粒细胞一巨噬细胞分化途中某一阶段,尚未完全分化,但是仍然保留着分化潜能。由不同的因子刺激,U-987细胞可以向巨噬细胞样血细胞  相似文献   

5.
唐古生  项莺松 《科学》2003,55(3):19-22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具有造血潜能的健康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入受者体内并植入骨髓,帮助患者重建造血功能,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荣秀 《科学通报》1987,32(13):1021-1021
胚期造血三阶段学说已逐渐为众人所接受。胚期卵黄囊是最早的血液生成场所,并认为是所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此期造血干细胞主要产生胚红细胞系。但迄今为止,卵黄囊造血干细胞的发生与分化的研究还不充分,造血干细胞及其后代的形态学鉴别尚难作出,尤其  相似文献   

7.
华子春 《科学通报》1995,40(2):175-175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由1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GM-CSF为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发育、分化、增殖所必需,也是调节成熟的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生物功能所必需的.GM-CSF重要的生理功能使之成为髓性再生障碍、粒白细胞低下、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引起的骨髓造血抑制等病症的潜在治疗物.具有生物活性的hGM-CSF的高  相似文献   

8.
叶建平 《科学通报》1992,37(3):287-287
胚胎肝脏造血干细胞可代替骨髓造血干细胞治疗多种免疫和造血系统疾病。胎肝移植有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优点,在我国还具有胎肝来源充足的特点。限制胎肝移植在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是胎肝造血干细胞在受体内不能长期存活,关键是难于克服受体的排斥反应。我们用BALB/C  相似文献   

9.
对T细胞发育的研究表明:胸腺是T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来源于骨髓的pro-T细胞进入胸腺,在胸腺微环境的作用下,经阳性和阴性选择逐渐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输出胸腺。但目前对T细胞在骨髓内是如何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pro-T细胞的发育过程还不太清楚,骨髓微环境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现在的研究表明骨髓造血微环境主要是由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三者共同组成,影响着造血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其中骨髓基质细胞是关键成分,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各种基质细胞网状分隔构成微环境支架,造血细胞在此微环境支架中与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并接受基质细胞分泌的造血因子的刺激而增殖分化。研究T细胞在骨髓内发育途径及分化机理,须分析BMSC类型、功能及其与发育中的T细胞的相互作用效应,其体外培养可以仔细分析骨髓微环境的作用。为此,我们继建成了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以后,开始建立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本文报道所建骨髓基质细胞系BMSC1,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贫血,就是指血液中红细胞与血紅蛋白生成不足。儿童期贫血多因造血物质缺乏所致。元素铁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必需原料,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小  相似文献   

11.
贫血,就是指血液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生成不足。儿童期贫血多因造血物质缺乏所致,元素铁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必需原料,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小儿的食物种类较为单纯,进食量较小,加之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少食、挑食,容易发生铁摄入不足或铁吸收不良。因此,铁缺乏是引起小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故称之为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是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可作为体外模型用于研究个体的发育机制,同时在临床相关组织缺陷性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中有巨大的作用价值。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已得到广泛开展,这为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近来人干细  相似文献   

13.
张禾  李磊 《自然杂志》2021,43(2):96-1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急性、持续性局部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可促进骨髓及髓外造血器官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动员和分化,进而在心脏梗死部位的炎症反应和心脏功能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具体分子机制的研究将为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更多机遇。文章主要论述心肌梗死后造血系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听觉前刺激对后刺激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给受试者施加一对有时间间隔的听觉刺激信号时, 前刺激对后刺激产生的诱发电位会造成影响. 通过比较两刺激产生的诱发电位的波形变化以及后刺激诱发电位幅值响应曲线和诱发电位能量响应曲线研究了这种影响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 前刺激对后刺激诱发电位有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则随着刺激间时间间隔(ISI)缩短而逐渐增强, 当ISI小于150 ms时, 前刺激完全抑制了后刺激诱发电位的产生. 这种抑制作用揭示了大脑神经的不应期效应, 提示大脑连续接受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是有一定阈值的.  相似文献   

15.
吕慧珍  艾玎 《自然杂志》2022,44(2):96-1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急性、持续性局部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可促进骨髓及髓外造血器官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动员和分化,进而在心脏梗死部位的炎症反应和心脏功能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具体分子机制的研究将为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更多机遇。文章主要论述心肌梗死后造血系统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朱元晓 《科学通报》1994,39(11):1055-1055
干细胞因子(SCF)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该因子是c-kit原癌基因编码受体的配体,在机体造血等多种功能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国外临床前期和临床Ⅰ期的研究表明,SCF在治疗某些顽固性贫血,恢复放化疗后骨髓的造血机能及抗辐射损伤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编码人可溶性SCF基因cDNA并在COS7细胞和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进行了表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荣秀 《科学通报》1991,36(13):1024-1024
我们曾报道过鸡胚卵黄囊造血期淋巴样细胞E花环及ANAE检测及其阳性细胞的光镜、电镜的形态学观察。其结果表明在鸡胚脾、胸腺发生之前,胚血中已存在具有T淋巴细胞某些功能标志的淋巴样细胞。本文首次叙述鸡胚孵化5—6天(125—140h)时,即在法氏囊刚呈上皮样,造血干细胞还未侵入时,胚血中已存在的淋巴样细胞的EAC(红细胞-抗体-补  相似文献   

18.
骨骼肌运动神经元募集活动的区域性与针刺感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解法去大脑猫的小腿内侧腓肠肌 (MG)上分别利用局部牵拉和针刺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局部机械刺激 ,研究其运动神经元池的募集特性 ,发现 :(ⅰ )募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在较小的刺激强度或刺激施加的较短时间内 ,募集只发生在支配受刺激区的运动神经元上 ;(ⅱ )随着刺激强度或者刺激时间的不断增加 ,募集活动向支配未受刺激的邻近和远处肌区的运动神经元按顺序扩布 ;(ⅲ )肌区神经支配和对局部刺激的顺序反应特性与针刺作用下针感传导现象具有相似的生理学性质 .  相似文献   

19.
一项前所未有的控制制造显微小球的新技术产生了。科学家希望能将小球应用到从人造血到激光引爆靶子等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0.
知觉组织在人类视觉皮层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知觉组织在人类视觉皮层的神经基础. 使用的刺激图形是由局部元素均匀分布组成的正方形阵列(一致性刺激)和局部元素依据空间相邻性或颜色相似性形成行或列组织的正方形阵列(知觉组织刺激). 刺激图形随机呈现在视野中的一个象限, 被试做行或列组织的判断, 同时记录其ERPs. 实验发现, 一致性刺激与知觉组织刺激都能够诱发1个ERP早成分C1, 其幅度在刺激呈现后70 ms左右达到峰值, 并且其极性随刺激所处的上下视野变化. 基于真实脑边界元模型的偶极子分析结果表明, C1的源可定位于距状裂皮层, 其幅度受到相邻性知觉组织的调制. 这种知觉组织效应对于上视野刺激较强, 下视野刺激较弱. 这些结果为人类初级视皮层参与知觉组织的早期过程提供了ERP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