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体是校园重要的造景要素,以校园人群对水体景观的质量感知为研究对象,运用公众感知与专业设计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经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1)植被覆盖和绿化色彩对比与水体景观视觉环境质量高度正相关;2)视线角度对大面积水域、大规模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而对小面积的水域景观影响不大;3)水环境质量对视觉景观有明显的影响,但在照片评价中体现不出来.据此提出:在校园景观规划中需注重水体与植被的搭配,校园管理中须注重水体质量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景观视觉评价反映了景观评价主体的风貌特征及给人的视觉感受。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景观的生态性与视觉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景观视觉评价有关的研究逐步成为景观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本研究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得到1998—2022年中文和外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文献综述法梳理分析景观视觉评价领域的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关键词和发文作者机构等网络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与信息统计。结果表明:1)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的外文文献总量多于中文文献,1998—2008年WoS核心合集中外文文献发文量处于空缺阶段,2009年开始出现发文至2022年发文量呈波动式快速增长阶段,1998—2022年CNKI中文文献发文量呈现缓慢增长到较快增加的趋势。2)中文文献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热点侧重于对乡村、城市公园和风景区的景观评价与视觉分析,外文文献研究注重大尺度场地的景观生态评价和视觉影响力分析。3)欧美国家视觉评价体系、模式及学派的出现为景观视觉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景观视觉评价研究发展的过程呈现出融合多学科领域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从视觉影响评价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景观协调设计方面进行研究,采用了基于模糊集值统计法的视觉影响评价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景观环境协调性评价进行探讨.对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景观环境协调视觉评价中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指标进行数学分析,探讨了其权值的确定方法,使其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并对由此得出的权值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通过对城市轨道景观协调性评价的分析,在克服了定性视觉评价不足的同时,增强了城市轨道景观协调性评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效果,对视觉景观评价方法展开研究.GIS作为研究工具,以视觉生态、景观美景度、景观视觉敏感度作为评价指标,设计景观评价框架结构,并划分评价体系层次,赋予权重值.在金鸡山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评价中,评价方案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各个景点的景观评价结果,对公园景观改造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5.
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以图表的形式总结出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程序。提出了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方法——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综合评价指数法,其中包括评价因子及权植的确定、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标准等。  相似文献   

6.
视觉系统是驾驶员获取行车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城市道路景观分布是引起驾驶员视觉刺激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需研究城市道路景观分布对驾驶员视觉刺激性的影响。实验路段选择某地省道,对选择路段的景观异质性进行评价。在研究实验样本的基础上,选择6位高校老师作为驾驶员参与实验。将眨眼时间、注视时间、瞳孔直径、扫视幅度作为衡量指标,研究路段1和路段2景观对驾驶员视觉刺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景观相对复杂路段的瞳孔直径和扫视幅度较大,眨眼持续时间与注视持续时间较小;不同城市道路景观对驾驶员的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扫视幅度影响不显著,对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长江三峡(重庆段)2002年Landsat ETM 和SPOT遥感影像解译资料,结合其他图文资料及现场调查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域相关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库.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定义峡谷景观视觉敏感度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函数,并在GIS中利用地图几何代数(map algebra)求出单因子对各个级别的隶属度函数并建立每个栅格点的模糊关系矩阵.利用Delphi法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集.通过GIS的栅格运算模块(grid caculator)对同一敏感级别的各个指标进行加权运算,得出每个栅格相对于各个级别的敏感度隶属度的综合指数,根据最大化原则确定每个栅格景观视觉敏感度级别.结果表明:①长江三峡(重庆段)景观视觉敏感度可分为4级,其中一级敏感区占区域总面积的2.38%;②景观视觉敏感度与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③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知名度较高的景观具有高敏感度.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研究区域的景观规划、保护与管理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踏勘,对民族地区乡村景观视觉感知进行研究。按照视觉特性总结出7类典型乡村景观类型。从拍摄的151张照片中选取21张各类典型景观照片,对当地及周边100名村民进行喜好的风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景观和自然风貌景观喜好较高;对有规则、管理良好的景观喜好度较高;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如古树、古庙、古建筑等)的保护与开发充满期待。乡村景观的良好维护和合理规划对当地居民均有良好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视觉景观影响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美国三大风景资源管理系统、景观敏感度评价、景观阈值研究、分形理论及GIS计算机技术等方法的优缺点及借鉴意义,对视觉景观影响评价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敏感区域视觉景观影响评价及其方法上,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整体视觉效果、空间属性、景观敏感点、不同景观之间的相容性及景观要素本身的特征等方面来确定评价指标,并结合分形理论及GIS技术等,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为视觉景观资源管理、环境影响研究及城市空间形态塑造等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景观空间尺度规律与人的视觉规律为指导,基于RS、GIS以及AutoCAD技术,从江面视点出发,通过测定山水景观视觉空间断面的宽高比,辨识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山水景观视觉空间的类型.从空间视域、视距与观景者视觉接收后所产生的心理体验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长江在三峡成库前的常年洪水位、成库后的145与175 m水位下沿江景观视觉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沿江山水构建出夹景、敞景、框景3种视觉空间类型;②长江水位的抬升对沿江山水景观视觉空间的总体特征影响不大,整体山水景观空间格局不变,夹景空间峡感犹存,雄、奇、幽的三峡风貌基本不变,但高峡平湖景观取代滩多水急的风光,两岸支流可达性增强,消落带由夏水冬陆型转为冬水夏陆型.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三峡工程的景观视觉质量影响评价及景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居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人居硬环境除了居住的房屋之外,更包括居所所处的周边环境及整座城市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以及自然生态圈等;人居软环境主要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它既是人居软环境的核心内容,又是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总体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人居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又可以互相转化与促进。  相似文献   

12.
道德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在道德环境中占主要地位,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或精神)环境,国际环境和历史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人,改变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实践是人与环境关系的纽带,人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环境。对自然环境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宣传和弘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各类典型,用他们的模范行为做好对环境破坏者的感化和教育工作。要下决心改变目前学术界重环境伦理、轻伦理环境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
选取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服务环境、人口劳动力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6个子系统的18个指标构建了城市投资环境指标体系,以陕西省下属的1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城市投资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的主要内容,并分别从倡导"责任旅游"以及生态环境、视觉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旨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环境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环境、设备环境、管理环境、人才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论述了改善和提高图书馆环境建设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要素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图书馆的建筑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信息环境、人文环境等要素出发,阐述了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必须营造一个可以激发和提升读者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热情,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的优雅环境,使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对信息的利用,并大大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涂霖养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1):69-72,91
通过对龙岩市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的调研及现存问题的分析,结合本市实际,围绕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所需的内外部环境,主要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五方面着手,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建设,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为实现龙岩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职业经理人市场面临的环境对山西省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人才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山西省职业经理人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才能同时发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高校德育适应社会环境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前提。高校德育通过增强主体性、耗散性、预示性,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高校德育优化社会环境是两者协同发展的条件。通过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优化家庭环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通过加强舆论引导,优化大众传媒环境。  相似文献   

20.
邹红 《实验室科学》2014,17(5):182-184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高校努力追求实现的一项重要目标。创新实验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基础和重要保障,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从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和日常工作,阐述了创新实验环境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