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生态水利调控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劣变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先天不足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以及上下游间用水失调、结构不合理、严重挤占区域生态用水所致。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调整内陆河流域灌区和平原水库的生态功能及水资源调度,启动下游生态输水回补工程,科学调度恢复部分河湖和生态灌区建设用水,重建阻隔地表水、地下水联系通道,回补地下水,使其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构建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调水、土壤水四维治水的生态水利综合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是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生态环境退化,人地矛盾尖锐,生态安全形势面,临着严重危机.本文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为依托,以人类活动和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为基本线索,根据PSR框架建立起黑河流域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评价单元生态安全指数,对黑河流域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分析了多年来黑河流域生态安全变化情况并阐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18):58-58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岷江上游山地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课题以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为目标,针对山地流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系统地开展了试验示范研究,并与地方政府承担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圆满完成了试验示范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全球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因此成为世界性课题。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等几座小城就聚集着一批“生态文明”的倡议者和实践者。他们不仅亲自实践低耗能的生活方式,还倡导生态建筑、后现代农业,提倡建设绿色城市和打造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祁山北麓,是甘肃省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扼守着河西走廊的门户;流域涉及武威、金昌、张掖和白银4市9县(区),其中武威市是石羊河流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近20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位于下游的民勤绿洲生态环境呈急剧恶化态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羊河流域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体环境恶化;植被逐步地衰败死亡,生态功能降低;土地荒漠化不断加重、绿洲后退萎缩”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提出主要治理对策,包括“科学规划,系统协调;强化法制,规范管理;开源节流,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项目通过调查和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和运行调度、丹江口水库蓄水与跨流域调度造成的区域性水资源配置情况及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分析评估对流域气候、降雨、径流、泥沙、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为从流域层面上提出两库两湖水资源和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对策提供支撑,为将来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理论指导。项目研究成果在不同流域和区域得到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3-24
该课题研究白洋淀植被蒸散发耗水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研发生态节水技术,包括格局优化生态节水、植物群落优化生态节水、土壤覆盖调节生态节水等技术;建设白洋淀生态节水技术示范工程,分析不同类型生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率及其生态效应;研发基于ET的农业节水技术,考虑白洋淀生产、生活用水发展现状,制定《不同水平年流域各行业用水定额量化标准》(建议稿),研发水资源利用结果优化长效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了发展经济,中下游大量超采地下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编制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了治理的目标、布局和措施。目前,流域治理已经全面启动,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武威市紧紧围绕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这一主线,全力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关井压田和日光温室建设等重点工作,使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是“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技术与对策的研究”的第三个课题。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自然生态体系破碎化程度日趋突出、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压力增大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带来的城乡生态恶化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维护、城乡结合部生态缓冲带保育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优化的科技需求,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生态缓冲带建设技术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关键技术研究,选择典型地区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从天津海岸带生态调查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展开渤海典型海岸带河口生境退化机理研究。课题组认识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迁形成的上游来水减少所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和污染问题是造成海岸带河口生境退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石羊河流域上游祁连山区植被退化现状,提出了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目标,依据山区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区划为前山区(海拔2000~2600m)、中山区(海拔2600~3200m)、亚高山区(海拔3200~3700m)、高山区(海拔3700m以上区域)4个区域,提出了各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22,(2):18-19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 "高原水塔"之称,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其发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内陆河不仅是该区域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山区和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山区已出现森林覆盖率持续降低、草原退化、地下水位下降、雪线上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7-29,31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近年来,由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流域水生态状况急剧恶化,成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对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知,对流域污染源结构及其贡献率缺乏准确把握,对太湖水环境承载能力面临的巨大压力认识不清,对太湖流域的水污染与富营养化治理缺乏科学有序的中长期战略方案的指导等,成为影响近年来太湖流域治理成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该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课题由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定西市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省林研科技工程公司协作完成。本研究是以生态保育和流域治理为主,兼顾区域产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项目。研究目的旨在通过综合考虑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探讨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一体化的途径,从而达到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25-26
白洋淀是北方草型湖泊的代表,是海河流域水量调节的重要枢纽,是海河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重要一环。近年来水量的短缺、上游及淀中村污水的排入,造成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沼泽化进程加快,大大降低了白洋淀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严重影响了白洋淀周边50万人的生活和生产,解决白洋淀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问题,恢复生态系统平衡迫在眉睫。针对因缺水和污染引发的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防控与管理技术的需求,水专项以白洋淀为草型湖泊代表,设置了“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逐级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通过研究揭示草型湖泊富营养化和沼泽化发生驱动机制、变化规律和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58-58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长江、珠江流域及我国主要湖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课题之专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与典型地区研究(96-911-08-04)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为基础,以“3S”(RS、GIS、GPS)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模型,探索了景观生态学和遥感要素识别技术与方法,并在海河流域、黄河源区、深圳市和成都平原温(江)郫(县)、都(江堰)等典型地区进行了应用研究,为生态环境退化原因分析、生态保护对策制定提供了可操作的管理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武威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市以来,在武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甘肃省科技厅的指导下,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已成为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促进武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1-51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参加的“十五”国家863重大专项“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课题(编号:2002AA601013),在课题组长年跃刚的带领下,针对五里湖底质污染、水质恶化、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环境与生态问题,采用控源减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湖泊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