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65-67
自动垂直钻井技术是一种包含井下闭环控制系统、可实现井下主动纠斜、保持井壁垂直、确保较高钻速、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先进钻井技术,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高陡构造地层及深井的垂直钻探.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待探明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准噶尔、西部柴达木、吐哈4个盆地,还有中石化重点探区南方海相也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其资源量的73%埋藏在深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海洋石油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已从常规水深(小于500 m)向深水(500 m~1 500 m)和超深水(大于1 500 m)发展。我国深水海域面积广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南海海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约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水区域,开发前景广阔。我国当前的油气勘探开发仍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因此,加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相关基础理论、装备与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10月17—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地球科学部会同政策局联合召开了主题为"深水油气工程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的第147期双清论坛,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与会专家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凝炼出深水油气工程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探讨了相关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8):27-27
随着地表和常规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钻井工业将转向复杂地区、海洋以及深井超深井以寻求石油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开采难度和钻井深度不断增加,以泥浆脉冲、电磁波等为主的信号传输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多的深井、超深井、特殊工艺井等现代钻井的需要。同时,随着井下工具的开发,可利用的井下工具日益增多,也需要更多的动力,而此时仅靠井下电池和泥浆涡轮发电已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动力智能钻井技术却能同时满足上述两种需要,即既能高速双向传输信号,又能向井底传输大量动力,是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8):16-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家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找到新的能源战略支点。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未来全球5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储量将来白海洋,深水无疑是世界油气的主要接替区,海洋油气开发无疑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海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超过50%的石油资源和超过40%的天然气资源均分布于深水海域.随着人类开发海洋的步伐逐渐迈向深海海域,深水立柱式生产平台(SPAR平台)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于深海的浮式平台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SPAR平台被应用于人类开发深海油气资源作业中.  相似文献   

6.
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正在由陆地和浅海走向大洋深水海域。表层导管钻井施工技术是深水钻井施工的关键环节,是挑战深水钻井一大技术难题。由于深水海域相比浅水具有更恶劣的环境、更深的水深、更低的海底温度,其海底土质更疏松、破裂压力更低等特点。这些复杂恶劣的环境条件给深水钻井表层导管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由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申请建立并负责管理运行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以发展和完善中国复杂油气藏形成理论与勘探评价方法技术、发展和完善复杂油气藏开发工程方法技术体系为主要研究目标.近5年承担完成国家及部省重要科研课题100余项,在储层地质与成烃、成藏综合研究、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油气储层保护技术及油田钻井工作液、非线性渗流动力学在油田评价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培养博士1 00余人、硕士200余人,通过科研合作与产业部门共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亿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开采深海油气技术中半潜式钻井平台技术的新进展,包括已经开钻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正在研发过程中的第七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针对半潜式钻井平台无法布置较大的原油储存装置,介绍了先进的储油系统,使读者对该领域内的深海油气开采技术有最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8):20-21
1课题简介随着深水油气勘探的广泛开展,深水钻井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深水油气开发的重要问题。钻井资料显示,浅水流是深水油气开发过程中破坏力强的一种地质灾害,如果钻井时钻遇海底浅层超压、未固结砂体,砂水流将会冲进井孔向上喷发,发生钻井事故;对于已钻好的井孔,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探索把高科技应用于油气勘探,希望用新的技术突破来推动寻找后备的油气资源.对海洋油气化探,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是:(1)海洋油气化探的直接标志的确定;(2)需要寻找新的采样介质、建立高灵敏探测方法;(3)如何确立BTEX异常与油气藏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1-22
近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不断提高,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逼近国际石油安全警戒线。目前我国剩余油气资源处于深部的占40%左右,近年发现的特大型油气田,如塔里木、川东北、松辽深层等均处于超过4500m的深部地层,一些海外合作区块油气藏也处于深层,深层油气资源是目前和未来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因此,加快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的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课题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3-53
以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深水油气开发工程共用技术平台的研究”课题(编导2004AA617010),将深水海洋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和为我国深水池建设提供相关关键技术相结合,为我国深水工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4-54
多分支井技术是继定向井、侧钻井、水平井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在一个井眼里钻出若干个支井的钻井新技术,可以增大泄油面积,提高油井产量,全面减少油藏开发成本。多分支井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分支井眼与主井眼的分支接口处,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接口支撑、接口密封和支井重入三个方面。世界上各大石油公司和专业服务公司在多分支井技术上的竞争就在于实现多分支井连接性、分隔性和可进性等技术上是否更简单实用、更先进可靠。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和陆上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文章在分析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基础上,梳理国内主要设计制造企业,结合青岛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设计制造及配套企业情况,分析产业发展瓶颈,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验收. 课题在集成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研制高频数字海底地震仪(OBS)、研究和开发基于模型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MBP)与混合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系统(HSI)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油气层保护是石油工程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技术领域,至今仍在不断深入和发展.贯穿了钻井、完井、采油、改造、提高采收率等全过程,而且都是以同一油藏为对象,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油气产量和油气采收率为目的,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技术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68-69
随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海底沟槽施工日益频繁,深水沟槽开挖项目逐渐增多.在海底水深达到一定深度后,开挖难度急剧增大.本技术主要依托福建炼油乙烯项目海底原油输送管线工程研究了51m水深时海底沟槽开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研究目标,围绕海洋地质的若干重大前沿课题,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和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模拟手段,探索和发展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已经形成鲜明的科学研究特色。南海大洋钻探第184航次在南沙和东沙深水区6个站位钻井17口、取芯5500m,实现了中国海区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为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取得了约3200万年的深海记录。南海大洋钻探是近年来实验室最重要的工作,从建议、论证、设计到主持实施和研究,实验室起了主要作用。实验室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扫描电镜带能谱、X射线衍射仪、SUN工作站、图像处理系统和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等大型仪器12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14-15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示范"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水平,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综合集成,使生活垃圾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管理的社会效益,节省社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