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德育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德育的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德育的隐性课程改造的方向是隐性课程的优化而不是“显性化”的观点,指出了德育的隐性课程中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三大领域的改造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构建新的高校德育课程模式即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是新时代人的发展要求,是学生主体的强烈愿望,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而要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必须按照高校德育课程的人文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和成才需要,合理确定高校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析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德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构建高素质德育观,要重点抓好德育观念的转变,明确德育主体的责任,强化德育的整合功能,优化育人环境,强化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构建新的高校德育课程模式即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是新时代人的发展要求,是学生主体的强烈愿望,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而要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课程模式,必须按照高校德育课程的人文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和成才需要,合理确定高校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院校数量增多,学校规模扩大。然而高职德育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面对新的形势,本文从德育课程设置,德育教学方式,德育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德育课程改革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7.
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与未成年人德育工作低效密切相关。未成年人德育低效既有社会隐性和显性因素的影响,也有中小学德育自身方面的问题。综合考虑全球信息化、生活化、生态化、价值多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未成年人德育低效的原因,有必要针对时代特点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用后现代德育新理念作指导,构建未成人德育新模式,从而增强我国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周博文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6,29(6)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从存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论证了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制约;具体分析了环境对思想德育教育主体的能动活动和对思想道德教育客体的接受性的制约表现,提出了对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同的环境因素,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周博文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6):648-651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从存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论证了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制约;具体分析了环境对思想德育教育主体的能动活动和对思想道德教育客体的接受性的制约表现,提出了对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同的环境因素,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深化德育的渗透教育需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渗透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途径和原则。深化德育的渗透教育,必须从学校显性课程、学校物质层面、学校组织和制度层面、学校精神和文化层面等几个领域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电磁学课程中如何具体地发挥和凸现德育功能的有关问题,即明确育什么?如何育?在如何育的问题上重要的是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和环节,找到德育的“渗透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研究生德育内容的适应性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1):62-65
从时代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研究生德育内容进行适应性优化与创新的必要性,并从改革研究生"两课"教学、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团体合作精神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对优化德育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宇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1):69-71
就目前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年学生形成较强吸引力也衍生出许多消极的影响,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双春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1):128-130
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拓展和提升。从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心理和思想价值取向看,生命教育的开展非常必要。要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必须对生命的本质有一个基本认识,要从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学的高度来把握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就其内容和过程而言,生命教育有一个由表入里、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学科德育在大学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以大学物理教学为例,在全国范围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大学物理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调查.结果表职:大学物理课程的德育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同,在各个学校的教学大纲所设定的课程目标中都有所反映,但是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德育功能具体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的认识很不统一,大部分认识不全面,有些甚至仍然停留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虽有德育的维度,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地落实;在教学评价中几乎没有考虑学科德育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而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二者已成为当前人才培养与教育中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与灵魂,在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和政治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网络进入校园之后,网络管理、网络教育与因网络而衍生的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与难题,而此等问题更凸显出建构校园网络伦理的必要性.本次调查研究即针对校园网络伦理的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与解析,最后并尝试提出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确保高校育人使命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人作为人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存在,人的存在具有价值性,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生产者和延续者,教育要以人为本,去延续和传播人类的知识和价值,必然要与人的价值存在相联系。人的存在价值问题也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遗憾的是,在现代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确实在这方面存在着视角的盲区。他们只认识到人的"生存问题",看不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所以现代教育归根到底就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育给予人们以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鲁阿凤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14(4):108-110
文章针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和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