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处理对水稻叶片和花药中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温处理后不同抗冷性水稻品种在减数分裂期内叶片和花药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变化与抗冷性强弱之间的关系,发现水稻经低温处理和回温处理后,各种氨基酸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且抗冷性不同的水稻中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各异.  相似文献   

2.
苗期低温锻炼对水稻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苗期亚低温的锻炼,研究水稻品种的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抗冷性弱的二九丰相比,抗冷性强的中冷8号通过亚低温锻炼,在叶绿素含量、叶片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三个指标上表现出更强的抗低温能力.说明不同抗冷性的水稻品种具有不同的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不同蝴蝶兰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及恢复处理下其叶片的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蝴蝶兰叶片的SOD活性、电解质渗漏率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CAT活性、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恢复处理下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5个品种中以婚宴的抗冷性最强,满天红、夕阳红、V31抗冷性中等,JT944抗冷性最差。这为蝴蝶兰品种的抗冷性鉴定和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抗性的大麦品种(系)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后,大麦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性品种增加的幅度比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同时发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甜菜碱处理种子对小麦和玉米幼苗抗盐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高于对照,根部低于对照;小麦和玉米叶片的质膜透性都明显减小.初步证明,用甜菜碱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与其幼苗的抗盐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代慧  刘宇新  王艳梅  刘震 《河南科学》2013,(12):2154-2159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山茶花茶梅(Camelliasasanqua)、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七星球(Camelliaiaponica‘Sevenstar’)的抗寒性,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3年生的3个山茶花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系统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变化,分析各指标与抗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SOD活性在其低温耐受范围内,SOD活性升高的越快,抗寒性越强;抗寒性强的茶梅、七星球的MDA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抗性弱的金花茶MDA含量变化幅度大;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升高越剧烈抗寒性越弱;根据-5℃和-10oC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可判断抗寒性强弱,正值较强负值较弱;叶绿素含量在0cc低温胁迫下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抗寒性强的在-5℃、-10℃低温胁迫下呈上升一下降趋势,而抗性弱的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含量下降.各指标在低温逆境胁迫下相互协调,共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寒胁迫对冬小麦拔节期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4℃低温处理小麦拔节期抗寒性不同的品种,随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寒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的积累较多,表明植物抗寒性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积累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0.1%、0.3%、0.5%、0.7%4种浓度的低聚壳聚糖处理两优培几水稻幼苗,研究低聚壳聚糖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可以增加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0.5%的效果最好.低温下经低聚壳聚糖处理水稻幼苗类囊体膜的室内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主峰值、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PSⅠ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比低温对照高.低聚壳聚糖处理保护了类囊体膜系统,减缓了低温对光合机构的破坏,增强了水稻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剖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下部分离对于照,根据部低对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不同种类的作物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在水分和盐胁迫条件下,作物体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水分胁迫下,不同品种的小麦幼苗及谷子幼苗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的增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游离脯氨酸含量成十倍或几十倍地增加。不同品种的小麦及谷子幼苗,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速率不同。浇水解除干旱后,小麦及谷子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培养生长六天的小麦、玉米幼苗,脯氨酸的积累量均较双蒸水培养的多,但随着溶液中Nacl浓度的增高,脯氨酸的积累量也增加,这表明小麦、玉米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与溶液的盐浓度有密切关系。解除盐胁迫后(盐溶液换成重蒸水培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在盐胁迫下,地上部分脯氨酸积累最大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12.
四个水稻品种幼苗耐冷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坚  焦雪萍 《贵州科学》2003,21(4):78-80
4个水稻品种的7d龄幼苗经过室内低温培养箱(温度0℃,光照)处理2d后,结果表明:琼农占4号、奇源占对冷胁迫反应敏感,表现在根系电解质泄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幼苗存活率下降。Ⅱ优128、广优4号的根系电解质泄漏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少,幼苗成活率高,结果说明Ⅱ优128、广优4号的耐冷性较前两者强。此鉴定方法可靠可行、方便、快捷,可用于水稻品种抗冷性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低钾胁迫下,通过对杂交水稻耐低钾基因型威优35及不耐低钾基因型汕优6号的比较研究,表明低钾胁迫会显著增加不耐低钾基因型植株地上部分的氟含量和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籽粒粗蛋白含量,显著影响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而对耐低钾基因型的影响较小.低钾胁迫还引起两基因型其它主要游离氨基酸的不同变化.籽粒产量也有明显差异.说明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在氮代谢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高原不同海拔、不同产地的十几种不同抗冷性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干胚膜脂的脂肪酸分析,研究表明水稻干胚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高低与大田自然鉴定的抗冷性强弱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认为水稻干胚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高低确定可作为水稻开花结实期抗冷性鉴定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灌浆期冬小麦受湿涝害胁迫 叶片组织游离脯氨酸积累,抗湿涝害的小麦品种脯氨酸积累多,不抗湿涝害的品种脯氨酸积累少,测定叶片组织脯氨 含量值可作为鉴定小麦品种灌浆期对湿涝害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磁化水对棉花幼苗生理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子、幼苗经磁化水处理,子叶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糖及真叶中脯氨酸含量提高,但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幼苗经低温处理(3℃),电导率降低。结果表明:磁化水具有促进幼苗进行氮代谢、光合作用和提高其抗冷性的效应,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十八个不同抗寒性水稻品种幼苗在零度以上低温下对组织持水力、叶绿素含量、细胞液外渗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使组织内自由水含量降低,束缚水含量相应提高。自由水的丧失量、束缚水的上升量与品种的抗寒性呈反比。低温处理后,叶绿素含量随品种抗寒性减弱而降低;细胞液外渗量都比对照高,并且抗寒性弱的外渗量大于抗寒性强的品种,籼稻大于粳稻;过氧化物酶活性处理比对照有明显的提高,而抗寒性强的品种上升幅度比抗寒性弱的品种低。这些品种间表现出的生理特性,可作为比较不同抗寒性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依据,并可供引种和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处理直叶灰藓,研究渗透胁迫处理对其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渗透胁迫处理引起直叶灰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而其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强呈增加趋势.直叶灰藓Na+含量大于K+含量,Na+/K+为4.50;在渗透胁迫处理过程中Na+积累显著大于K+,Na+/K+达到7.74.说明Na+是直叶灰藓主要的细胞液渗透调节剂.  相似文献   

19.
转BADH基因水稻幼苗抗盐的若干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受体亲本水稻中花8号为对照,用含0,5,7 g·L~(-1)NaCl的水稻专用营养液培养水稻幼苗,研究了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品系52—7的抗盐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的生长减慢,根冠比值减小;膜透性增强;MDA、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下降;POD,SOD活性增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变化幅度增加。与对照品种比较,52—7在盐胁迫下的生长量和根冠比较大;电解质相对渗出率较低;MDA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变化幅度较低;叶绿素、脯氨酸含量较高;POD,SOD活性较强;表现了较强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麻疯树的抗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三个不同产地的麻疯树用8℃的低温胁迫处理,以研究麻疯树的抗冷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麻疯树造成明显伤害,使麻疯树幼苗叶绿素含量减少,根系活力降低,生物膜的通透性增大.但各产地的麻疯树受冷伤害的程度不同,说明其抗冷性不同.三个产地的麻疯树幼苗的抗冷性永胜的最强,攀枝花的次之,红河的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