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汽车高强钢板结构件的特点和回弹变形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UV(等参)线的几何旋转变形回弹补偿算法.该算法利用UV线对曲面进行离散,通过截面线的旋转变形原理获得离散点的变形量,并以曲面原有UV方向对变形后的离散点进行曲面重构.该算法考虑了冲压方向的回弹补偿修正量,以满足冲压工艺性.介绍了几何旋转变形算法的实现流程,并利用CAA(组件应用架构)技术将算法与CATIA(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平台无缝集成,以获得较高质量的模具几何补偿型面,可以直接用于数控加工.最后以一个典型的高强钢板汽车结构件的几何旋转变形回弹补偿来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180°方形弯管中湍流流动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大涡模拟应用于复杂几何形状的流域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180°方形弯管中的湍流流动作大涡模拟,以网格节点为中心的交错网格作为离散网格,用有限体积方法和中心差分进行空间离散,用Adams-Bashforth格式进行时间离散,用简单的Smagorinsky模型来作为次网格湍流模型。用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压力方程以提高计算效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3.
等几何分析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数值方法,它将几何模型和计算模型统一起来,从而消除了传统方法中二次建模的冗余过程,同时也消除了网格离散过程中几何模型和计算模型的非一致性.将此方法扩展到静电场问题,利用几何等参思想构造域内变量场分布,通过加权余量法将控制微分方程弱化为等几何离散方程,对于强制边界条件,通过分组的方式得以施加.将矩形域内静电场问题的计算结果和传统的有限元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自由度少、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应用其求解椭圆微带线的特征阻抗.  相似文献   

4.
基于CAD技术实现汽车电磁兼容的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利用CAD技术进行复杂目标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建模的方法,通过CAD技术建立起目标的几何-电磁参数描述文件,进行网格剖分后得到目标的FDTD离散化模型,最后利用此方法建立了某型汽车的FDTD离散化模型,并对其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模拟仿真,所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得到了利用三维CAD软件建立斜交轴线齿轮主、从动线齿精确几何模型的条件,即线齿曲面中任一截面都垂直于其接触线;据此修正了从动线齿中心线方程,进而推导得到了斜交轴线齿轮主、从动线齿曲面方程.应用三维CAD软件对线齿轮进行几何建模和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文中提出的线齿几何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文中提出的线齿曲面精确几何模型构建方法为线齿轮弹流润滑理论研究打下了几何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续几何均值回复模型,通过时间离散化导出对应的随机差分方程,得到了一个非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贝叶斯推断得到各个参数的估计及后验分布.蒙特卡洛模拟的试验结果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以日元对人民币双边名义日汇率的单步向前预测为例,分别与ARMA-GARCH模型、非线性ARI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几何均值回复模型预测效果略好于非线性ARI模型,显著优于ARMA-GARCH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down-and-out离散障碍期权定价问题的求解精度,降低计算复杂度,本文提出一种具有离散时间参数的障碍期权偏微分布朗模型的Romberg求解方法.首先,本文将down-and-out离散障碍期权问题建模为带有时间参数的几何Brownian运动模型,该模型采用与时间无关的对应时间变换进行偏微分方程的期权定价;然后将得到的时间独立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简单的热传导方程的积分形式,并给出了离散障碍期权定价定理;最后,采用Romberg求解方法,本文对离散障碍期权Brownian模型进行了求解.数值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离散点的点域绘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以离散的点构造三维物体的几何模型, 以每个离 散点为圆心, 构造不同半径的圆, 覆盖在三维几何模型表面, 从而绘制该几何模型表示的几 何物体的真实感图形. 该方法与传统的多边形网格方法相比, 具有存储量小、 计算量小、 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在线天线阵方向图综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具有任意几何参数的线天线阵方向图综合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而灵活,是传统遗传算法的一种改进。应用这种方法,以降低线天线阵的旁瓣辐射为优化目标,对线天线阵的方向图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所得结果和Chebyshev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新方法综合结果和Chebyshev方法所得结果相近。针对同一问题,还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同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表明改进方法特别适用于参数连续变化的问题。然而,对这一改进算法加入量化过程后同样可应用于离散参数的优化问题中。  相似文献   

10.
对仿型复杂的物体进行数控加工,可通过测量系统对物体几何形状进行仿型测量从而完成几何形状的数字化,测量后得到的数据往往有各种各样的误差,此类数字化数据的预处理是提高最终加工精度和成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封闭曲面实物模型为对象,采用弦高差方法对数据异常点进行剔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减测量头半径算法用于离散数据的处理,将奇异值分解降噪方法应用到测量数据的平滑处理,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曲率的特征点提取和离散数据简化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处理测量数据有很好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噪声和曲线拐点处的轨迹误差。  相似文献   

11.
离散时间更新风险过程下所获得的结果一般都具有递归的属性而易于程序化,因此不但具有独立的研究意义,还可以作为连续时间更新过程相关结果的近似和上下界估计.研究具有一般索赔间隔时间的离散时间延迟更新过程,在索赔额服从几何分布时,利用Lundberg基本方程的根及期望贴现罚金函数所满足的更新方程,获得了期望贴现罚金函数的显示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朱夺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2):7853-7857,7861
传染病动力学是对传染病进行理论性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用微分方程建立连续型传染病模型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离散模型的较少。相对连续模型,离散模型能展示更丰富的动力学性态。许多无法求解或理论分析的连续模型往往需要化为离散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因此,建立和分析离散传染病模型就更加实用。在连续SIR传染病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具有分布时滞,常数出生率、死亡率的离散SIR传染病模型,讨论模型在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主要结论是当且仅当基本再生数小于等于时,系统存在唯一无病平衡点,且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规则推理的汽车冲压件成形工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冲压件产品模型的表达方法,即冲压件特征语义树.该方法从产品模型所包含的海量、离散、底层、冗余的几何、拓扑信息中提取出工艺设计者所关心的带有特定工程语义的高层几何、拓扑信息,因此,它既能够表达形状特征的高层几何、拓扑信息,又能够表达产品模型所包含的丰富工程信息.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规则的推理策略,即规则-语义推理策略,在冲压件特征语义树和工艺设计规则之间进行搜索、匹配.并基于冲压件特征语义树和规则—语义推理策略,提出一种新的冲压工艺性分析方法,避免了针对自由曲面模型的自动特征识别和针对产品模型的底层数据的推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和自然边界归化的非重叠型区域分解算法研究无界区域上平面弹性方程,该算法对求解无界区域平面弹性方程问题非常有效.给出连续和离散情形的D-N算法及其算法的收敛性分析,适当选取松弛因子,证明算法是几何收敛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被服务Buffer编号为离散标识,Buffer中待处理任务数为连续状态,建立了系统的代数微分方程模型,提出了三个Buffers切换到达系统不稳定周期轨道的一种基于混合状态的镇定控制方法。当Server服务于一个Buffer时,以此状态下在连续周期轨道上对应的2个顶点张成的一维线形子流型滑动目标,仅通过系统许可的对极限连续处理时间的控制,使系统镇定于周期轨道,并从系统的混合模型角度,分析了镇定方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混合动态起因于离散事件系统用于监控连续状态系统的行为。用抽象语言方法描述连续状态系统,通过对连续状态系统空间的一致性分划,抽象出离散事件对象模型。基于输入/输出观点简要地讨论了离散控制器综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 2 D线性连续 离散系统理论应用于连续线性迭代学习控制系统中 ,给出能很好反映迭代学习控制过程的数学模型 2 D线性连续 -离散系统Roessor模型。在 2 D系统理论上证明了D型闭环迭代学习控制律的收敛性。根据该理论设计的闭环迭代学习控制器 ,受到的限制较小。  相似文献   

18.
混合系统是一种离散和连续构件融合在一起的反应系统,通常以微分方程为连续模型,以离散事件系统或自动机为离散模型。本文概述了目前几个重要的混合计算模型,并通过扩充公平转换系统FTS,提出混合系统的一种新的计算模型-混合转换系统HTS。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连续化工生产过程中混杂的离散事件,提出了基于混合佩特里网的建模方法。且由于连续对象的数学模型越来越复杂化,要求越来越高,文中在佩特里网中引入人工神经元网络,以汽提塔液位控制为例,详细分析了连续过程和离散过程的混杂特性。  相似文献   

20.
电站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流量分布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同屏支管根数、屏的节距和三通引入管对管组的流量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提出和实际结构相一致的离散模型计算方法 ,预测管组中的流量分布 .对进口三通涡流区对集箱静压分布的影响 ,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以一台发生过超温爆管的锅炉再热器为例 ,分别应用离散模型计算方法和常用的连续模型计算方法 ,对管组的流量分布和炉内管壁温度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离散模型计算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相一致 ,改进了连续模型计算方法误差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