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形势下,“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如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对此,本文从农业产业化这一层面,并结合凉山州的农村现状,对农业产业化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理论上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
杨丽莎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5-58
当前,困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从而困扰整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本文在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周玉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17(1):66-70
论述昌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困境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转移途径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努力搞好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4.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6.
王宗洪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本文认为困扰中国农村经济从而困扰整个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分析了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探讨——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满元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1):113-117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加以探讨.具体到广西而言,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源方面主要有三大特征: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动力源,工业化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二动力源,区域一体化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三动力源。为提升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的成效,实践中既需着眼内生性因素来完善内生性动力机制和着眼外生性因素来完善外生性动力机制,同时也需要建立产业转移承接的联动协调机制以及切实完善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通过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引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宏观经济环境、农民自身、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户籍制度、"留守老人"五个方面着手,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资本论》的相关知识,数据和折线图对这些问题加以说明,再以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必须联合多方面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最后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作用机理,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启动或推动当地工业化进程,并通过集群效应,加速资本积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安排更多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工业生产领域,逐步完成社会结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农民就近转移尤其需要政府的有效组织和引导,然而,学界近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认为,引导农民企业携带农民就近转入城镇、以“两地两换”方式引导农民向农村城镇转移、以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特别是初中后教育问题引导农民进城等,才是西部政府引导和组织农民就近转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我党和国家最为重视并努力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绝大多数的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极为突出,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国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有地方政府力量、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力量所起的作用明显强于国际产业转移中市场力量所起的作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能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而欠发达地区承接地在以上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在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发达地区部分产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欠发达地区承接地政府应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找准产业承接方向,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在思想观念、产业、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地进行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弱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其特点构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信阳市为例,选择1990、1995、2000、2003和2005年的数据对信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增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能力持续增强.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深入,“三农问题“也显得更为突出.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情势下,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体现了学者对九亿多农民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普遍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方法,便是加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拟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讨论状况进行综述,或能为该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点滴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目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黑龙江省是农业和矿产资源大省,又是老工业基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非常复杂。本文是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为黑龙江省解决其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一直是很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对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方面的研究却甚少,本文基于对贵州省惠水县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惠水县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其转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惠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62-65
浙江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都远远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但由于区域差异和历史的原因,浙江北部地区还存在受精劳动的过剩,并且转移难度在加大,针对浙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和转移现状,提出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小企业和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