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释放核能     
能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能源技术的变革,常常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以前,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来自太阳。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提供了风能水力,柴薪食粮。阳光孕育万物,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充满生机。它还造就了深藏地下的煤和石油,这些化石燃料成为机器的能源,为产业革命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直到今天还在支撑着人类的繁荣。 从微观尺度来看,在利用太阳能的时候,无论光合作用、消化过程或是煤和石油的燃烧,伴生的能量转换都发生在原子的外层电子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万物生长靠太阳。今天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那有没有可能让人类首次在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永久性地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呢?答案是有,并且已经曙光初现了,这个曙光,就是核聚变,俗称"人造小太阳"。  相似文献   

3.
正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当人类发现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核聚变)之后,便找到了无限能源的可能性。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在实验室里复制一个"太阳",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人类未来的能源出路。更重要的是,核聚变技术是一项几乎完美的技术,不会产生污染且近乎于无限使用。未来一旦掌握这项技术,人类将踏入无限能源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对生物钟的探索,从好奇出发······宇宙中,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依靠太阳给予的能量,繁衍出无数生命。与此同时,地球的自转,也造就了昼夜更替、日出日落的精彩景象。地球上,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他动植物,甚至包括最古老的古细菌,也都需要适应和遵循这种自然规律。在年年岁岁的循环往复中,聪明的人类窥探到了这种宇  相似文献   

5.
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把地球比作我们的母亲,那么太阳便是地球的母亲:因为地球生长万物所需要的能量除了地热外,都来源于太阳。人们在对太阳感恩之余也不免猜测,这一团可望而不可及的天火,究竟是由什么物质所组成的?古代的人们虽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但丰富的想象力造就了关于太阳的种种神话,  相似文献   

6.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之源,因此,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科学家一直渴望在地球上制造出小太阳。经过多年酝酿,由中国、日本、韩  相似文献   

7.
来自海洋的能源—OTE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海洋的能源──OTEC刘旭东编译海洋,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吸收了蔚为壮观的太阳能源:每年相当于37万亿千瓦——是全世界人类所用电力总量的4000倍。在典型的卫平方英里的洋面——所孕含的能量超过7000桶石油。自从最古老的水车诞生以来,人类...  相似文献   

8.
直到现在,太阳为我们创造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都是来自地球上有生命的物质。每年,人类用沉重的劳动开采出30多亿吨矿物燃料,而当利用核燃料来生产同样多的能量时,只需1,500吨铀或钍,而铀和钍在地球上的储量并不很少。那末,难道不可以不利用太阳的这一小部分储存起来的能量(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在地球上建造自己的太阳吗?如果我们学会控制热核反应,那么我们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事实上,实现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看来并不是这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能源主要都源于核能,您会相信吗? 太阳能 太阳能非常巨大。理论计算表明,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多万吨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累积一年下来约合170万亿吨煤的热量,现在人类活动一年消耗的能量还不及它的万分之一。太阳能到达地球表面后,被植物吸收的只占千分之一二,并转变成化学能贮存起来,其余绝大部分都转换成热,散发到宇宙空间去了。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的大部分能源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我们所利用的能源基本上来自于阳光。然而,美国科学家发现,太阳风暴中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太阳风暴中的能源,足可以让地球上的人类数百万年都没有能源匮乏之忧。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型太阳能发电站,正向地球发射着巨大的能量,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这个最早由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确实一直是科幻作家们主要的灵感来源。而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科学家们正在将这一理想变为现实,目前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欧洲航天局正在筹集资金为这个项目提供支持,并预测我们从太空获得的首个能源将是太阳发出的"能量光束"。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     
太阳会不会燃烧尽? 地球上的生物是靠了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生存、发展的,没有了太阳,也就没有了一切。那么,光芒四射的太阳会不会有一天能量耗尽?那时太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太阳是个什么样的星体。 太阳的半径约有70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它是一个巨大的气体团,其中3/4是氢气,1/4是氦。其他的元素都不到太阳整体的千分之一,加起来也只占2%。太阳中心的温度约1500万℃,表面温度约6000℃。 太阳为什么会在燃烧时放出耀眼的光芒呢?太阳的燃烧和地球上的物体的燃烧不一样。太阳是在中心部位进行氢原子变为氦原子的核聚变反应。在进行这种反应的同时,原子质量的一部分(约0.7%)变成了能量。太阳就是靠了这一部分能量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走出地球将是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人类向海洋、向太空中其他星球探取新能源、新资源的时代。"太阳核聚变"尽显威力我们每天迎接太阳,太阳给予  相似文献   

14.
秋慈 《科学之友》2022,(9):8-10
逐日追风,人类自古有之。身处太阳系之中,人类无法不对太阳系的中心——给地球带来光明与能量的太阳产生好奇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15.
太阳耀斑是太阳物理、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共同研究的对象,它在短暂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对星际空间以及地球周围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太阳耀斑研究不但对了解太阳能量发射机制有帮助,对人类生活环境变化的了解也有现实意义。本期《太阳耀斑中的快速涨落现象》对太阳耀斑中各种辐射的快速涨落的观测和理论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新世纪高科技与人类的日常生活 ——新世纪科普热点丛书简介 20世纪是人类驾驭着科技的能量一马平川的梦幻年代,人类的手中第一次握有了撬起地球的杠杆。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计算机产业的突飞猛进,数字化通信的无限延展,人类登上月球、开发宇宙的伟大进程,以及现代战神的流光铁甲、赫赫风采,一切都来自于集结着人类物质与精神能量的高科技,来自20世纪人类无休止的探索与创造。在一个高科技君临天下的时代,在一个新智慧群龙共起的社会,让我们共同关注科学的现在和未来。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跟上科学的脚步,科学普及出版社  相似文献   

17.
太阳的存在,为地球带来了光和热,为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孕育和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基本条件.人类使用的大部分能源都来自太阳.人类自诞生伊始,就充满了对太阳的敬畏.从古希腊神话到古玛雅守护神,都少不了太阳神的踪迹;而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也与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太阳,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确实是一个必不可少、赖以生存,同时又美丽而神秘的天体.然而在茫茫宇宙中,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它又是一个平庸无奇、微不足道的小家伙,仅仅是宇宙中数不胜数的恒星中的普通一员.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9,4(1):29-29
太阳是离我們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的强大幅射是地球上一切光和热的源泉。太阳的活动和变化对地球上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太阳活动剧烈时,破坏了地球上层大气的正常狀态,常常使短波无綫电的通訊中断,同时太阳的活动对地面上長期的气候也有着一些影响。为了使太阳工作直接为国計民生服务,全国各天文台、站的太阳工作者代表于1958年10月初在南京召开了太阳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在三年內做到能预报太阳短期活动和阐明長期活动的規律,使太阳工作作观测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9.
峻岭 《科学24小时》2006,(12):15-16
尽管科学界几乎一致认为,人类的发展正在扰乱地球的气候,加快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是一些科学家表示,要确定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的确切原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大多数气象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尤其是燃烧矿物燃料,增加了诸如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层排放的水平,而温室气体能捕捉住太阳的能量,造成地球气温升高。科学家的纪录表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大约1摄氏度。很多科学家估计,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持续上升,本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会升高多达6摄氏度。全球变暖趋势的怀疑者争辩说,没有办法衡量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造成…  相似文献   

20.
太阳每天向地球倾泻成万倍于人类活动所需的能量,人们需要解决如何廉价地开发太阳能的问题。而自然界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太阳能电池”就长在树上,绿叶的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几乎为一切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着能源。的确,人们可以从植物得到启迪:如何充分利用太阳光。差不多所有商品太阳能电池均系由无定形硅制成,问题在于硅的加工费用很大,而且这种电地转换效率不是很高,一般仅能转化13~16%的日光为电能。因此,使用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依然不失为比较切合实际的获取能量之途。但如果能廉价地大批最生产太阳能电池,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