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催化剂种类对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以K2CO3、Ca(OH)2为催化剂制备RF炭气凝胶,相同条件下溶胶转变为凝胶的时间(tg)最低达到40min,且密度优于Na2CO3催化得到的RF气交,最低为0.047g/cm^3。TEM表征结果显示:Ca(OH)2催化得到的气凝胶具有纳米级网络结构,构成网络的球状颗粒均匀,平均直径5~10nm,网络结构优于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
亚临界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E-40(多聚硅氧烷)为硅源,HF为催化剂,采用异丁醇为干燥介质,用溶胶凝胶法在亚临界条件下制备了SiO2气凝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孔径分布测定仪、比表面积测试(BET)等方法对其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气凝胶具有纳米网络结构(平均颗粒大小约10nm,平均孔径为14.5nm)和大比表面积(约708.3m^2.g^-1)。由于亚临界干燥使得制备压力从6.4MPa降低到  相似文献   

3.
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室温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经室温超临界干燥(SCD)制备出具有nm结构的硅气凝胶超细粉,研究了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平均粒径约为4μm,而这些微粒则是由直径为10~100nm的SiO2原粒子和孔径为10~90nm的气孔构成的.在硅气凝胶中含有一定量的羟基,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比表面积高达546m2·g-1.  相似文献   

4.
用Sol-Gel法制备气敏传感器SnO2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机试剂(SnCl4.5H2O)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研制气敏传感的SnO2薄膜,研究了SnO2薄膜的电阻随掺杂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且用XRD对SnO2薄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晶粒尺寸的大小、薄膜的结构形态均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薄膜的电导及传感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纳米结构与分形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溶胶-凝胶法经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得的新型轻质纳米多孔材料。用BET、SEM、SAXS等手段研究了其纳米结构,发现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制备的气凝胶纳米结构不同,且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同时,对干燥过程、陈化过程等对气凝胶纳米结构的影响也作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干燥技术合成了不同组成的TiO2/SiO2气凝胶材料,通过模板剂正丁胺调变其孔结构和孔分布,利用N2吸附法、X-射线衍射法和激光拉曼光谱表征了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孔分布、晶相结构以及TiO2的分散状态,用流动法考察了在TiO2/SiO2气凝胶上CO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并讨论了结构调变对提高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孔固体新材料氧化硅气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低密度、高孔隙率的纳米非晶固态材料,也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介孔固体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品质优良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XRD、TEM、BET等手段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及力学性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CO气体敏感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者当前CO敏元件的研究进展,采用SnO2材料和γ-Fe2O3材料研制的旁热式CO气敏元件的基本特性,以及用SnO2.lnO3材料制作的常温电阻型和振荡型气敏元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碳气凝胶的制备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和间苯二酚溶胶凝胶制备有机气凝胶(OA),将有机气凝胶在半密封的情况下干燥,再在高温下碳化,制备得到碳气凝胶(CA),并分析了有机气凝胶的形成机理.通过红外(IR)、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考察了有机气凝胶到碳气凝胶的结构变化,从具有丰富的官能团结构的有机物,最后碳化得到具有纳米尺度、无序的、连续三维网络结构的碳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自制Zr(OC3H7)4和Y(CH3COO)3为原料,应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YSZ(ZrO2-9mol%Y2O3)凝胶和超细粉末.研究了Sol-Gel形成机理以及pH值对胶凝时间和凝胶结构的影响.通过TG-DTA、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从干凝胶到YSZ超细粉末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实验证明: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钇稳定立方相ZrO2的合成温度在47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块状低密度C/SiO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CO2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间苯二酚甲醛/SiO2(RF/SiO2)复合气凝胶,RF/SiO2气凝胶高温炭化得到块状低密度C/SiO2复合气凝胶研究反应物质量分数对溶胶凝胶过程和热处理过程的影响,考察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SiO2复合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质量分数为13%时,RF/SiO2气凝胶受热处理工艺的影响较小,炭化温度升高至1200℃对C/SiO2气凝胶网络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疏水型SiO2气凝胶的常压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聚硅E-40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表面修饰等工艺,在常压条件下制备了高气孔率的疏水性SiO2气凝胶.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1、3C,29Si核磁共振谱以及孔径分布仪,表征测试其结构和吸附特性.研究结果显示,SiO2气凝胶具有纳米多孔结构,且有较好的疏水特性,吸附性能较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颗粒更为优越,再吸附容量基本不变,是一种极好的高吸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用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铁溶液为原料,以丙酮或酒精作为溶剂、氢氟酸或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溶液-凝胶法制备内含金属铁离子的SiO2气凝胶,并与其它制备SiO2气凝胶的方法做了实验比较,发现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速度快、凝固时间短的优点。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以及SEM分析了凝胶的结构和成分。  相似文献   

14.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用六亚甲基四胺为扩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着重考察了水解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二氧化硅气凝胶孔径的影响.采用FTIR、SEM、TG-DTA、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骨架结构和表面基团、结构形貌和分散性、热稳定性和孔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六亚甲基四胺扩孔后的样品保持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骨架结构以及良好的分散性、热稳定性、孔径较大;同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径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解时间为24h左右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径不再变大.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耐热Al_2O_3气凝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民 《河南科学》2002,20(3):239-241
以铝、正丁醇、正硅酸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N2 萃取干燥工艺制备了含SiO2 (10mol%)的耐热Al2 O3 气凝胶 ,并用XRD和BET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其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6.
炭气凝胶三维电极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自制的炭气凝胶用作三维电极装置的粒子电极并处理模拟苯酚废水,研究了压缩空气流速、进水pH值、溶液初始浓度及固液比等各种因素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发现:炭气凝胶三维电极对苯酚有很好的催化氧化去除效果,去除率最高可达97.5%,浓度可低至4 mg/L,循环50次后,COD去除率仍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根据仿生棉花“轻柔飘逸”的特性,制备了具有超轻、超疏水、弹性和可折叠性能的一种新型纳米纤丝化纤维素(NFC)气凝胶。将废弃的枯落竹叶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获得纯化的枯落竹叶纤维素。纤维素通过超声处理,可以将纤维素束分散成纳米纤维素纤维,经过冷冻干燥,制备NFC气凝胶。再通过MTMS处理,制备出具有这些性能的NFC气凝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得接触角为15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弥散X射线分析(EDS)对纯化的纤维素和制备的气凝胶的表面形貌和能谱进行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枯落竹叶、纯化后的纤维素和获得的气凝胶进行官能团分析。该研究所用试剂均为绿色环保,为绿色气凝胶的制备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铝、正丁醇、乙酰乙酸乙酯(EtAC)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N2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轻质纳米介孔固体A l2O3气凝胶,并对其光致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薄膜表面形貌,通过测量薄膜表面水滴直径计算接触角的方法研究了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发现磁控溅射制备的TiO2薄膜在紫外灯照射下有明显亲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